阿寧與大象屁股

文/徐君蓉

阿寧(自閉兒)來到豐原市私立「蒲公英托兒所」已經過了一個學期,蒲公英的人、事、物都是他熟悉的。在經過小班與中班的生活後,阿寧要上大班了,在大班生活中他會接觸新老師與新朋友,在短短一年的大班生活中他與周遭的人、事、物也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火花,阿寧身邊的老師、同學也在這些火花中獲得了許多新體驗。

8月新學期開始,阿寧接觸我們班,在生活的適應上並無特別的狀況,與孩子間的互動並不多,最主要的互動對象仍然是以我為主,其他時間例如玩玩具時間大多都是單獨一人玩,在邀請之下會與孩子共同玩一份玩具,但彼此之間是無互動與交集的。當發現這樣的情形時,就會邀請班上幼兒與他一起玩,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除此之外,阿寧的爸爸媽媽想出了一個很棒的方法,就是將班上的成員一一拍攝下來,在家中利用圖像的記憶加深阿寧對班上小朋友的印象,藉以幫助他更快熟悉班上的同學。在家庭與學校密切的合作下,他很快地熟悉了一部份幼兒,與孩子的互動上也有了很明顯的進步。

開學之初,除了與孩子的互動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之外,阿寧的「午睡」則是另一個困擾。午睡房微弱的光線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讓孩子們很快地進入夢鄉,唯有阿寧張著大眼四處搜尋,翻來覆去好一陣子,就是不想閉上眼睛好好休息。雖然他並不會出聲音打擾別人,但是希望他能在午睡時間裡休息一下,因此邀請他躺在我的旁邊陪他慢慢入睡。開學一個禮拜,阿寧午睡的情況依然未獲改善,為此詢問帶過他的老師,以瞭解他之前午睡的狀況。老師表示,阿寧之前的午睡眠情況很好,時間到了就會慢慢入睡,並不會像現在翻來覆去,久久不能入睡。終於在某天的午睡時間發現了影響阿寧午睡的原因,這天午睡時老師因為忘記放音樂,結果發現阿寧竟然很快就入睡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故意在午睡時間內不放音樂,結果他依然很快就入睡了。這下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以為音樂能幫助孩子入睡,沒想到卻是影響他入睡的原因。有些自閉症的孩子對某些聲音的確會特別敏感,這一次的事件對我來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在未來接觸到這類幼兒時會更細心地察覺到細微的部分。

時序進入秋天,中國的三大節日之一「中秋節」也即將到來,家長送給孩子們的柚子一個個放在小矮櫃上,準備在適當的時間裡進行分享。某天發現阿寧站在小矮櫃前,連他最愛的玩具都無法吸引他,正當覺得奇怪時,只見他將這些大大小小的柚子按照順序排列著,每一顆柚子都有其一定的位置,這些柚子顯然已成了阿寧練習分辦大小排出序列的教具。當他發現這些不按大小順序排列的柚子時,竟會主動將它們排整齊,一方面覺得阿寧的動作好可愛,另一方面也讓人擔心如此強烈的秩序感是否會影響以後的生活。果然不出我所料,在進行自由操作練習前,執意要將自己的名牌掛在固定的位子,若其他幼兒正巧掛在這個位子上,他會將幼兒的名牌拿走,將自己的名牌放上去。當他為自己建立一套固定的模式後,要做改變似乎並不容易,但是也發現經過幾次的堅持,他也可以接受放在其他位置。

開學3個月後,漸漸發現阿寧的專注力一天比一天更進步。一日在日常區進行操作時他選擇一份「串手環」的工作,教具的內容物有各種顏色的小珠子及細鐵絲,要將這些小珠子串入鐵絲中,需要較長時間的專注與手眼協調的能力,才能完成一個小手環。在進行此項教具的操作時,阿寧整整坐在位子上有30分鐘之久,這30分鐘裡他只專注地進行串珠子的工作,雖然之後只看到細細的鐵絲上只串了一點點珠子。當他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在他的臉上看到了挑戰自我成功的自信。愛現的阿寧,完成了漂亮的手環後,拿著手環到每一間教室跟其他老師們分享著自己的成品,最後,這個花了30分鐘完成的手環,他決定要帶回家送給媽媽。這一天的操作對他來說是一大突破。開學之初,阿寧的專注時間大約在10到15分鐘之間,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已經延長到30分鐘,往後的日子裡阿寧參與活動的時間都維持在30分鐘左右,被外界事物影響的情況也相對減少了許多。當初家人也很擔心他的專注力問題,接下來他將面對小學生活,延長他學習時間是絕對需要的。

一個禮拜的寒假結束了,經過一個學期,阿寧與班上孩子的互動有了更明顯的進步,除了會主動邀約孩子一起玩之外,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事也會主動關心,同時主動提出問句的情形大增,例如:畫畫時間阿寧在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後,會在教室裡看其他孩子畫畫,會問孩子畫什麼。

在與幼兒的互動中,刻意安排阿寧當小幫手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他會很樂於進行這項工作。在發美勞材料時,發現阿寧會先叫出自己比較熟悉的幼兒姓名,對於不熟悉的幼兒需要從旁協助。另外他可以很完整地將事情傳達給第三個人,與大班孩子所能完成的能力是相當的。

大班的幼兒開始進行注音符號的書寫與繪畫日記兩項作業,阿寧與其他孩子一樣也有自己的作業,尤其在繪畫的部分,他常以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與小昆蟲做為繪畫的主題,從他的繪畫當中更可以發現他是一個很單純的孩子。某日的繪畫日記阿寧用簡單的線條畫了一個主題,媽媽在他完成這項作品時在一旁加上了繪畫的主題,看了媽媽所寫的主題後讓人忍不住地大笑,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清楚的圖像,原來阿寧這次的繪畫主題就是「大象的屁股」,好有趣的主題!而且只用了簡單的線條,就將「大象的屁股」畫出來了。與繪畫日記相比之下,注音作業相對地不受阿寧的喜愛,使用鉛筆書寫注音對他來說,是一項難度很高的工作。每一次在書寫注音作業時,都需要家人在一旁陪伴他、鼓勵他,才可以在固定的格子裡寫出注音,每每與阿寧的父母談到他的情況時,都讓老師深深地感受到父母親在阿寧的身上花許多心思,讓他的生活更加正常化。

每個學期固定舉辦的家長聯誼活動,在涼爽的夏夜裡,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苗栗勝興車站附近的山區,這次的家長聯誼主要藉著「賞螢」的活動,拉近班上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彼此有機會認識。對小昆蟲、小動物熱愛的阿寧,早在活動進行的前幾週就已經非常期待。這一天終於到來,一行人花了約一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寧靜的鄉間,活動前的行前教育讓大家做了最好的準備,阿寧記住了在行前教育中所交代的事:手電筒要加上玻璃紙減低光線的刺激、一定要跟著爸爸媽媽……,他都記住了。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阿寧靜靜地觀察著這些黑夜裡的小精靈,透過實際的觀察讓大家對螢火蟲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即使活動結束後,大家仍然常會提起當天的賞螢活動,阿寧也會主動翻閱在教室裡有關螢火蟲的書籍。

在短短一年的大班生活中,阿寧的成長與進步依然深刻地留在腦海裡,翻開筆記,這些生活上的小故事彷彿就像前幾天發生的事,一直到現在,看到留在筆記中阿寧的大作「大象的屁股」依然驚喜。回想起畢業典禮當天,阿寧輕拍著老師的背、安慰著老師不要哭的景象依然感動。感謝阿寧帶來了愛的禮物,讓我們一同成長。

 


×    ×    ×    ×    ×    ×
阿寧的回應與叮嚀

文/傅秀媚

『如果,有一天我的小孩子能夠跟一般的小朋友一樣,背起書包,輕聲的跟我說:「媽媽,我要上學去了。」即使是一句很普通的話,上一個很普通的學校,我想,我都會非常非常的高興。』這也許就是許許多多發展遲緩或特殊兒童家長的心聲,但是對一個特殊兒童來講,要進入一般的幼托園所就讀,其實是充滿困難的。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很清楚的閱讀到一位自閉症的孩子在家長、老師以及園所的配合之下,如何的從踏進一般幼托園所開始,到最後終於看見他的成長,這是一段非常艱辛的路程。任何一個融合教育的成功,都不是單獨只靠一方面就可以的。

學前階段是最佳融合時機,是因為學前階段是較容易將特殊幼兒學習目標融入課程當中,而且在學前階段並無課業壓力,也能多提供機會讓幼兒彼此互動,建立自然友誼。在學前階段多以遊戲的課程型態進行教學,在無課業壓力之下,特殊幼兒能夠在融合環境中自在的學習基本能力。

從社會能力方面,融合教育可提供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有更多互動的機會(毛連塭,1994),許多研究中,也發現融合教育可促進特殊幼兒同儕互動的機會。特殊幼兒透過同儕刺激,各方面的領域發展皆有所進步。張翠娥(1999)歸納出特殊幼兒在融合班級的學習成效,包括「語言方面有進步、較能遵守常規、專注力較持久、有較高層次的社會互動、生活自理能力與獨立性以及學習方面都有進展」。由此可見學前融合教育對於特殊幼兒收穫頗豐,連帶不僅影響特殊幼兒,一般幼兒也深受其惠。一般幼兒如在學校懂得照顧特殊幼兒,相對也會擴及對家人(邱麗娃,1999),此外,特殊幼兒安置在普通班,很少會發生一般幼兒從特殊幼兒身上習得不適當的行為。

在整篇文章當中,我們看到了成功的融合教育必須要有許多的配合事項,首先是家長的態度。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媽媽從一開始可能有一些懷疑、一些猶豫、一些害怕,不曉得自己的小孩子在進入一般幼托園所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當然,家長的期望永遠都是孩子可以在一個環境當中,不但他個人的能力能有所提升,也期望他的社會能力能有所表現。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是相當漫長的,媽媽不斷的付出,也充分的配合,最後我們才能看到,孩子在這整個過程當中的成長。

其次是老師的態度。如果說一個特殊幼兒就讀於普通班,不會給老師帶來任何的困擾,那的確是騙人的,尤其像自閉症的孩子,因為他本身的特質,特別是在固執行為方面,往往都會造成帶班老師很大的挑戰。我們也可以看到,老師從一開始常常會感到不知該如何是好,到後來慢慢摸索出自己跟個案的相處,也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去追求一些新的資訊,所以,到最後可以有令人驚訝的結果。

最後,是在園所的部分。其實在融合教育的過程當中,最常遭遇到的阻礙,不是孩子本身的特質,也不是園所的老師願不願意接納,而是普通孩子的家長,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一群孩子的。因為普通孩子的家長,比起老師更沒有管道去獲知特殊孩子的特質,也因為不了解,所以,往往會有一些誤解,甚至於排斥。因此,園所就必須不斷的宣導、不斷的提供支持和鼓勵,這樣才能讓帶班的老師和一般兒童的家長能夠慢慢的去了解這群孩子,進而接納他們。在整篇故事的敘述當中,我們覺得非常欣慰的是,在家長、老師以及園所的充分配合之下,看到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如何在一個一般的幼托園所當中,不斷的蛻變、成長。我們也期望很多的幼托園所可以透過類似的方式進行融合,也希望所有的家長跟我們主角的媽媽一樣,一定要放開手,先踏出第一步,你才能夠替你的孩子尋找更廣闊的天空。

(作者徐君蓉為「蒲公英托兒所」老師,傅秀媚為台中教育大學早療研究所所長。本文轉載自「台中縣私立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2007年1月出版之《回歸——不一樣的孩子上學紀實》一書,感謝該中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