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儒會走路了!

文/鄭宗訓

自由落體

球池一向是昀儒(肢體障礙兒)的最愛,每次一到球池玩,都掩不住他的興奮及喜悅,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情……

多好聽的故事,讓昀儒我(左方坐沙發椅者)都著迷了。

這一天,他一樣坐在遊戲架上和小朋友玩丟球的遊戲,小朋友會拿球給他,跟他玩互丟的遊戲。由於他的肢體穩定度尚不足,一旦坐不穩便會往後傾倒,平日我都會提醒他我要離開他背後了,請他要自己坐好,否則掉下去撞到可是會很痛的喔!而我認為平時都不會亂動的他,這一天,就在我離開他身後去撿球要和他互丟時,他竟從遊戲架上掉下去,幸好底下有著一大層厚厚的地墊,保護他的安全,讓他不致於受到傷害。當天,昀儒、我和小朋友都著實嚇了一大跳。

之後到球池玩,他記著過往的經驗,再也不敢到他掉落過的地方,也知道以後在高處玩時要格外小心一點,過了許久昀儒就忘記了,又會開始在球池內玩,小朋友們會用球把昀儒埋在裡頭,直到看不見昀儒。當小朋友說昀儒不見了,這時昀儒就「嘩!」的一聲衝出來,這樣的互動,讓小朋友和昀儒都玩得樂此不疲,笑得合不攏嘴。

原來如此

我一直以為昀儒是個話不多的小孩,所以在班上很少主動說話,如果說話時也都是跟女生說話比較多,但因這攸關「社會互動」和「認知」的兩種能力,而我一直以為昀儒是不知道怎麼回答或不知道怎麼發問。直到有一次,我有機會陪昀儒到「童綜合醫院」看醫生,在車上時,他的嘴巴像機關槍一樣,一直沒有停過。我和他坐在後座,他看著車窗外的景色,嘴巴一直嘟嚷著:「媽媽……媽媽……」然後,也會突然去問媽媽一些昨天的事情或什麼時候的事情,我心裡一直在想,他怎麼突然那麼多話,聽到我耳朵都有點痛了,而且他怎麼會記得住那麼多的事情?平時請他背個注音符號給小朋友聽、跟小朋友說話,彷彿要他的命一樣。

從這一天起,我對他的印象又改觀了,他跟一般小朋友一樣,只是需要多點鼓勵,也多些成功的機會及經驗吧!往後,在台中縣梧棲鎮「綠太陽托兒所」,我都會鼓勵昀儒去找小朋友說話,也會請小朋友幫我轉達事情給昀儒知道,增加他們在各方面自然的互動。

戰鬥男孩

每當到了「綠太陽托兒所」進行3C3Q(註)的課程活動時,昀儒就更開心了。他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組裝武器來對戰了,小朋友們紛紛組裝忍風劍(這應該是電視卡通中的情節),也會利用機會扮演角色,昀儒一貫的組裝起他的手槍,一組裝好就會跟小朋友來火拼,「碰!碰!碰!」童心大起的保育員也會不甘示弱組裝武器來跟他火拼,而且會故意把他的槍打敗,讓他必須花腦筋去想怎麼做出更特別的武器。

昀儒終究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每次的創作都越來越特別、越來越大,搭載的武器越來越多。有一天,昀儒和小朋友一起組合大砲,武器越來越強,就是為了打倒我們這些奇怪的大人,我們只好舉白旗投降,完全輸給小朋友的創意了。

我要站起來

在行動能力方面,昀儒的改變也很大,從不會走路而必須用爬行的方式,一直到最後半年可以透過助行器來輔助行走,進而不需要用輔具而能獨立走路,這種種的改變一直是我們的期望,但進步速度之快卻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一開始昀儒還不會走路,每次到「綠太陽托兒所」回歸,上下車都需要我們去抱他,昀儒就像無尾熊一樣,緊密地依賴在我們身上,從我們身上獲得安全感。隨著昀儒長大,我們也必須像大樹一般,壯大自己的枝葉,不然我們快要開始抱不動昀儒了。

慢慢的,昀儒更長大一些,透過藥物的治療及自己的努力,半年過後,昀儒能用助行器開始輔助行走,托兒所的小朋友們對昀儒可以站起來感到很神奇,用佩服又欣慰的態度更積極去協助昀儒,讓儒的腳步日漸穩健。

又過了半年,昀儒進步更多了,已經不需要輔具而能夠自己行走,但穩定度終究還不足,每次看他在走路,真的就像在打醉拳一樣,左搖搖右晃晃的,讓人在一旁看得有些心驚膽跳,有時明明快跌倒了,卻又可以若無其事的向前走去。前方看起來平穩無礙的路面,卻會突然聽到「碰!」的一聲,儒已經跪坐在地上了。幸而儒很勇敢,並不會被常常發生的跌倒所打擊,加上有護膝讓他穿戴,讓他免於變成一個「黑青小子」。

而小朋友則是更很好奇、更欣喜若狂了,有人還大叫著說:「昀儒會走路了、昀儒會走路了。」其中有位小朋友還做了一番解釋:「昀儒長大了,所以會走路了!」此時的我,對於小朋友的天真無邪心覺萬分感動!

昀儒從「綠太陽托兒所」畢業時,已能自己搖搖晃晃的行走。之後到家中附近的小學就讀時,聽說情況也不錯,數學還考了100分。我相信他會過得很好,只不過,請不要再讓我們為了你的吃飯擔心啦!

×    ×    ×    ×    ×    ×

昀儒的回應與叮嚀

文/莊瓊惠

行動能力是幼兒探索世界的基礎,肢體障礙幼兒在早期發展階段常因肢體上的缺陷,而限制其探索世界的機會,以致於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也因此深受影響。而重度肢體障礙之幼兒因動作表現有相當困難,常使人無法判斷其真實的智力,甚至誤認為是智力低下。昀儒在早期至「綠太陽托兒所」回歸學習時,由於肌肉張力過於低下,必須使用輪椅或經常需讓人抱著,在口語與肢體的回應上也非常有限,老師拿捏不到孩子的能力,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對孩子有正確的期望,實在叫一般幼兒園老師不知道該如何和昀儒互動。

還好有「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的協助,幫助老師瞭解孩子過去的行為能力,知道昀儒的認知能力是正常的。在這樣的基礎下,建議老師在教導昀儒認知概念的學習上,一般的孩子教什麼,昀儒就學什麼。只是昀儒因身體行動及控制的不易,所以很多時候老師要多花一點力氣帶著昀儒一起行動或者是探索。例如拔河比賽時,不但讓昀儒觀察其他孩子如何拔河,亦可以帶著昀儒去摸摸拔河的繩子,感受一下粗繩的重量及抓握的感覺。總之不要因孩子肢體上的缺陷,限制了學習的機會。

當然這時候復健治療還是要積極的介入,因為孩子的肢體動作越好,越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尤其幼兒時期大部分是透過感官操弄來探索世界。昀儒後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走路一直被認為是個奇蹟,這中間因為各種專業人員及老師在昀儒各方面的學習及治療上同時努力的介入,使得昀儒的進步如此驚人。昀儒在這段療育的黃金期,任何有助於他全面性的發展的學習都沒有錯過,才能有正常入小學普通班學習的今天。昀儒個案的成功代表早療服務的成功。

肢體障礙幼兒其實很早就發覺自己和他人的不一樣,特別是在與一般幼兒團體生活時。3、4歲的幼兒在大肌肉動作的發展上就顯得相當成熟,他們已能夠自如的移動且做不同的姿勢變化,而在幼兒園中需要身體移動的活動何其多,舉凡分享活動時走到老師那兒分享、活動教室更換時的移動、吃飯時排隊拿餐盤等,在在都需要大肢體的移動,每一次都會讓行動不方便的孩子察覺自己的落後而帶來自卑感,所以在團體活動時會顯得退縮。

因此對於肢體障礙的幼兒老師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心理,鼓勵他們走得快不是很重要,重要是他們願意參與的心與努力的過程,時時鼓勵幼兒看見自己的進步,不要和其他幼兒比較。也常常給幼兒有表現的機會,鼓勵其努力的成果,同時鼓勵其他幼兒放慢腳步和肢體障礙的孩子玩。其次注意園所的環境不要過多障礙或階梯,留意孩子經常跌倒的地方,可能便是需要調整的地方。肢體障礙幼兒也比較容易疲倦而發脾氣,老師可仔細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一天當中可鼓勵多休息幾次,但不是拿來做為逃避活動的藉口。

肢體障礙幼兒跌倒或挫折時,為了掩飾自己心中尷尬的感覺,常會使用搞笑的方法化解當時的氣氛,有時也會顯的過度堅強,裝作什麼也沒事的感覺,其實很可能負面的情緒已經產生。老師要隨時鼓勵孩子分享負面的情緒,常常和孩子談心,引導孩子正確情緒發洩的方法,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包括如何和其他幼兒互動,或調整活動課程。此外,也要刻意製造機會讓孩子成為班上的貢獻者,例如當老師的小幫手、當裁判或計分員,讓其他孩子覺得他也是有能力的人。

註:3C是教師、教具及學生三次元溝通概念,3Q則是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CQ創造力商數。教師透過教具引導學生思考、想像,創造,以建立自信心,享受團體對學習的樂趣。

(作者鄭宗訓為「台中縣私立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回歸特教老師,莊瓊惠為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本文轉載自「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2007年1月出版之《回歸——不一樣的孩子上學紀實》一書,感謝該中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