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光燈之外的小小照顧者

文/白睿婷

「我自己很重要,因為自己陪自己長大。」家中爸爸生病,個性獨立,生活受到旁系血親幫助的國二的男孩,成熟地說出這句。

當鎂光燈打在漸凍病友身上,大家給予所有必要的支持。然而,站在鎂光燈外,家屬並沒有過得比較好。曾經有位社工說過:「一人生病,影響的是全家人。」身為大人也許知道如何開口尋求支援,但因為病友子女的情感需求,從小較容易被忽略,在欠缺關注的狀況下,不容易表達與抒發自己的情緒。

協會自2006 年開始提供病友子女助學金,減緩經濟壓力以外,幫助孩子安心就學。近三年,每年平均有186 人次的申請,金額高達近九十萬。協會國際事務總監屈穎在參與國際交流過程中,發現台灣對於重症家庭子女的關注與資源相對缺乏,2018 年發起《夢想的音符》繪本計畫,喚醒社會大眾對漸凍子女的重視,也於會內推動青少年生活營,引領他們抒發對家人罹病的感受。

社工表示,通常爸爸或媽媽罹病後,大人忙於經濟與照顧,注意力不會放在孩子身上。服務過程,部分家庭甚至不會提到孩子的問題。而有社工則收到家屬的反應,女兒自從爸爸生病以後,常常會問:「為什麼不能出去玩?」年僅八歲的小女孩,去完同學家中,產生比較的心態,哭著回家。「他們缺乏傾聽和陪伴。」主辦三年子女生活營,社工孝慈經過深思,沉重地說。

 

媽媽,可以不要放棄我嗎?

我乘著早晨八點的高鐵,九點抵達台中,同社工與孩子們,直奔來來飯店,「勇攀高峰 青少年生活營」正式展開。本次活動總共六位孩子參加,最小國小五年級,最大國中三年級,這是全台第一個專為漸凍家庭青少年舉辦的營隊,本營隊已進行至第三年,社工與藝術治療師今年逐漸摸索出營隊可運行的方向。

藝術治療師只用三個小時,便讓營隊氣氛和樂融融。初次見面,治療師請孩子選取與自我意象相似的圖卡(例如選取長得跟自己很像的圖卡),進行深度自我介紹。孩子必須講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接下來肢體遊戲,治療師詢問許多情境題,例如:「假如你是老闆,希望找誰當員工?」孩子要去找「希望誰當員工」的那個人搭肩。治療師繼續問:「為什麼?」,引領孩子講出對方優點,進而認識同儕。下午最後一堂課心理劇,直攻入孩子的內心。孩子圍著半圈,中間放了兩張椅子,旁邊有許多不同色澤的布料。老師請孩子選擇一片「能夠代表某位家人意象」的布,放在其中一張椅子上,孩子坐在對面,假想要對這位家人說一句話。

心智年齡相當成熟的亮亮,成為第一個示範者。「爸爸,你不要把你做不到的成就,這些壓力放在我身上。」身形纖瘦的他說出此話時,顯得相當巨大。話語聽似輕盈,卻重重打入人心。課堂氣氛逐漸凝重,當問題越深入核心,人們通常會逃避,那是一股逼迫自己面對瘡疤與黑暗的歷程,因為他們或許從未覺察到這份情緒。現在不只幫助孩子意識「對家人的感受」,還幫助他們說出來。

身形矮小的弘弘,平常下課時間是個開心果,講話滔滔不絕、活潑開朗。這時他不發一語,經過老師鼓勵,他鼓起勇氣走上台,坐在那張黑椅,聲音極度害怕且小聲。他想對媽媽說:「可以多給我一點鼓勵嗎?」

阿明,他的眼淚在眼珠理打轉。早上自我介紹,他給予自己負面評價,認為那是大人眼裡自己的模樣。「媽媽,可以不要放棄我嗎?」家裡爸爸生病,媽媽是照顧者,迫於照顧與經濟壓力,他像是被家人遺棄,或是被逼迫成長,總覺得自己很差勁,內心缺乏愛的他眼裡泛著淚。最後他拿了紅色的布,要送給媽媽:「希望媽媽不要放棄,要堅持下去。」他年僅十二歲,渴望的是愛與關注。

當治療師說,要想一句話送給家人,有位小男孩舉起右手,從椅子跳起來,大喊:「我有一句話要給(生病的)爸爸!」他選擇藍色的布,誠懇的說出:「爸爸,請你對我寬容一點,請你不要每次都罵我。」小男孩停頓一會,繼續說:「加油喔!」

(本文轉載自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見凍雙月刊15,作者為協會企劃部工作人員,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