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與人的「對」話

標竿營成員於台大校園前合照,有人手持標語,有人手持旗子

標竿營成員與殘盟參與教育平權遊行活動

文/葉建宏

我與障礙權利行動者標竿營的交集,從一開始是第一屆的成員,爾後成為第三屆的觀察員,甚至成了第四屆的小組帶領人,一路上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在不斷的學習中,與標竿營的營隊經驗著每一個階段的成長與變化,現在要從細細的回顧中,寫下一些感受與心得,實在是一個很感恩的過程。

在這之前我沒有過參加營隊的經驗,所以對於營隊的想像像是停留在一群人圍著營火的想像裡頭,但是現在回想標竿營確實是讓我們圍繞著在障礙運動中世代傳承的薪火,藉由障礙運動的先行者們的帶領,透過營隊活動的方式,傳遞倡議運動的行動策略。

回顧我自己第一次參加標竿營的時候,其實就是一股腦少不經事的熱情,期待可以藉由參加來為自己的障礙族群帶來一些變化;接著就不約而同的發現,原來所有來參加的成員都是這樣的想法,只是大家都有各自想像的期待,與各自認為需要盡力的議題,所以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如何整合彼此的想法,透過團隊進行的方式,把議題聚焦成為具體的行動策略。

但這樣的學習過程,並不是乏善可陳的技巧講授課程,而是透過許多的有趣的團體遊戲的方式,讓我們去經歷營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如何把個人的權利與其他人之間,嘗試做出一種交換與彙整,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經驗,就是希望大家能透過這種小組進行的方式,一起共同運作一個議題,來讓我們慢慢的經歷與小組中每一個人在思想上與行動中的凝聚,因為在倡議的這一條路上,我們不僅只是需要有前瞻性的想法或政策性的建言,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同儕之間的共同相互組織與彼此激盪的力量。

所以,這種與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從看見彼此想法的出入開始,再逐步釐清相互之間的在意的價值與判斷基準為何,最後成功整合出大家共同的意見,或者是立場分明的相互拉鋸,但仍在合作關係中往前。

而這些看似無形的學習,卻在往後我的團體工作時,不斷的印證這是一個很扎實有效的學習經驗。而現在回顧參加標竿營隊的當時,主辦單位與帶領的先進們,並不是以一種教條式的填鴨方式,來讓我們僅是一種知識性的理解,而是透過後續的行動小組讓我們經歷倡議實作的過程,並也不是以行動成果的價值來作為是否完成目標的考量,反倒是讓我們很真實的在經歷與營隊成員中每一個人的互相激盪與拉扯,深刻的體會到任何理想的實現,都是需要與多數人對話與說服的,如何看待營隊中每個人的價值與回應需求,其實都是在養成一種與社會對話的能力。

我們都在學習一件簡單但是複雜的事,就是與人的對話與偕同。當身心障礙的議題不再只是一種少數人問題的時候,就越是凸顯這一個營隊所要培力給新世代障礙者的意義與價值。

(本期專題與照片由中華民國殘障聯盟提供,更多身心障礙權利的議題,請參閱殘盟的人權部落格:Right Here, Right Now!身心障礙者權利大躍進以及第四屆 障礙權利行動者標竿營簡章)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