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竿營的二三事

講師王榮章於大螢幕前授課,學員坐在對面的椅子上聆聽。

講師與成員討論權利的意涵

文/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因為學校的課程都沒有提供聽打員或手語翻譯,我不知道台上老師在講什麼,小組討論時也不曉得可以怎麼參與…

從小開班會、幹部選舉和點名上台發表時,講台總是有高差,所以我永遠都不會擔任主席或上台發言;老師也都認為我無法完成分配的工作,所以一直都沒有我能參與的份…

我為了尊重老闆和同事,總是主動說出我的病情讓他們理解,但後果就是拒絕我的應徵,連進一步想了解我的態度都沒有…

家裡附近沒有無障礙公車,復康巴士難預約又很貴,出門只能由家人協助,長久下來我心裡不好意思,家人也勸我就不要出門了…

這些生活樣貌,只是台灣身心障礙者處境的冰山一角,因為時常遭受到社會的歧視與不平等的待遇,導致機會的缺乏、能力無處展現、甚至不斷地被否定與拒絕,使得障礙者在投入及參與社會時,因此漸趨消極,因此我們在爭取、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的路途中,也發現大部份的權利爭取與表達需求,都是透過專業人員或家屬來協助身心障礙者代言與發聲,也間接導致身心障礙者成為處於障礙情境的真正的障礙者。

我們(殘障聯盟),在中華聯合勸募協會的支持下,在過去四年裡,連續舉辦了四屆權利標竿營-一個身心障礙青年的培力營隊,我們相信這些夥伴只要有足夠的支持,並有機會與管道,都可以清楚表達自身需要,使處於障礙情境中的公民就能由自身權利為出發點,不再需要他人代言與協助,為障礙群體發聲,讓障礙者更成為實質的公民。

我們相信類似的障礙情境,更能讓當事人理解,故由已具有倡議經驗的資深障礙講師,透過一系列的培力及課程,提升參與者對自身權利的了解與認識,增進參與者對社會倡導與權利發聲的能力。並且為了能讓參與者更了解倡議的本質,我們也同步規劃一系列的行動小組實作演練,讓大家自己擬定目標、自己擬定議題方向、自己規劃行動策略,透過團隊合作、分析歸納進而實際參與,更深刻地了解如何倡議、如何行動。

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0個對權利議題與行動倡議有興趣的夥伴參與,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可能,也了解到培力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價值:有的夥伴在自己的生活及社區中實踐倡議,影響著自己的家人與同儕;有的夥伴在活動參與中看到支持服務的可能性,回到校園內爭取更多的就學支持;有的夥伴進到就業場域中,將課程所學的權利觀念與行動技巧落實在工作中;有的夥伴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儕,積極參與各種社會議題,在各個領域中發光發熱。

本次的主題報導,我們邀請到幾位歷屆參與過標竿營的成員,他們有的是學生,有的在就業,有的從成員開始參與,在第四屆成為了講師。他們的故事,將會告訴我們:原本的生活處境為何、為什麼參與了標竿營、在這之中發現了什麼、而權利對於他們而言有多重要,事不宜遲,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本期專題與照片由中華民國殘障聯盟提供,更多身心障礙權利的議題,請參閱殘盟的人權部落格:Right Here, Right Now!身心障礙者權利大躍進,以及第四屆 障礙權利行動者標竿營簡章)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