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顧問/賴有信
伯樂你在何方
拿出紅筆在週口求才廣告欄尋找合適的就業機會圈選:「呼叫千里馬請回答」、「良禽擇木而棲」、「有請高手虛位以待」等動人文案看了叫人窩心,翻了半天怎麼老是那些職缺反覆出現,但符合自己的卻又寥寥無幾,仔細比對應具條件總少一兩項,這星期又沒得圈了,槓龜多次不免不解,以前紅圈無數,大圈小圈圈得不亦樂乎,應徵時還可挑三揀四,偶有對方害怕錯失人才還捧上求職交通費,曾幾何時對方眼界變刁,面談時收起可鞠的笑容,怎會如此呢?呼叫伯樂,你在何方?
看完報紙看電視,新聞主播說去年台灣失業率創歷年新高,二十多萬人失業在家,這又是怎回事?原來是不景氣減少就業機會,有人因高學歷失業,有人因裁員被解雇,手中飯碗雖不理想卻棄不得,不但不能衝動離職,還要感激老板收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鬱卒啦!沒工作好像沒自由沒尊嚴,這不是政府說「安啦免驚啦,問題沒外國嚴重」就可釋懷,因此學習如何在就業市場上成為主力搶手貨,是現代上班族不敢輕忽的課題。
人力市場優勢商品
現在就業之所以愈難,肇因全球經貿自由化相互競爭有限資源所致,許多公司變小,用人不多,晉升機會少,職位不再有保障,大量使用新科技,每人要單獨解決問題,又要能團隊合作,彈性大、創意高,終生還得學習,因此難說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確保就業優勢,組織用人必有取捨,雖無定論,但不外乎下列指標:
- 目前市場的最愛
學歷:科系主修最佳,相關次之。
經歷:層級、時間、任務要能符合。
能力:主要、次要能力兼備,有證更佳。
年齡:最多35歲。
成就:有權威推介、比賽得名次、媒體評論、作品、優秀事蹟等,成冊更佳。
興趣:願意學習、就職意願高。
期待:薪水、加班、調動最好能配合機構。
性向:具群性、積極性、創造性、彈性。
性別:符合特殊工作要求。
- 一般優勢特性
適配性:能滿足社會需要,能為組織創造效益。
稀有性:人才供給少,培育不易或耗時耗費,領域特殊。
不可替代性:專業程度高,不因變遷而遭淘汰。
多元性:跨越多種領域,組織安排容易,本輕利厚。
- 未來企業用人標準
學習力強
專業
具溝通技巧
能管理人員
適應力強
能發揮團體工作績效
具影響力
總之具備生涯能力(一般知能、社會技巧、專業知能、謀職能力)必能在競爭中成為常勝軍。
主涯接力發展歷程與可能因境
在生涯早期對工作能力的學習是經過認知、試探、準備等三個階段奠下基礎,進入就業工作階段時經由職前訓練補足工作所需能力,再由在職訓練使能力不斷精進,加上為將來任務而儲備的第二專長、特殊技能訓練,使得工作能力更加成熟完備,但有些人則在科技及組織變遷後,又得面臨生涯適應階段的補救教學或轉業訓練,因此無論個人或組織均在教育訓練上投注可觀成本,但是人力資源的效益卻不見得充分發揮,如只針對教育訓練上的問題分析,以下困境可能值得我們注意:
缺乏目標--盲目跟隨潮流接受過多而無用的訓練
缺乏計劃--未謀定而後動,冒進結果效率不高
缺乏行動--如其應為而末為,空有計劃徒生挫折
缺乏檢討--拖延問題解決時機,減少效益,浪費成本
缺乏毅力--逃避挫折,三分熱度,草草了之自我成長努力方向
經濟高度發展的結果不一定是充分就業,反而先看到的是高消費高物價時代的提早到達,個人與組織均有責任為上班族創造更佳的經濟報酬,尤其上班族的自我發展更應被重視,四個基本方向值得大家努力。
- 成長取向、終身學習
沒有成熟的人,哪來豐功偉業?懂得善用資源豐富各種能力,磨練個性,吸收新知,使自己早日學徒變顧問,起初笨拙困勉,後來熟練反射,最後成為一個自由充實的個體。
- 生涯規劃、適性發展
了解自己興趣、能力、性向、價值觀所在,認識變動中的職業世界有何機會,為自己訂下適切目標,有計畫地促其實現,這需要生涯規畫正確知能。
- 廣結善緣、相互成全
朋友是世上自己給自己的最佳禮物,也是事業好幫手,獨樂不如眾樂,培養良好人際技巧,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提攜並進,共創事業高峰,共享美好人生。
- 自我挑戰、激發潛能
成長不應設限,成就不應設防,主動創造機會歷練身心,向不可能挑戰,建立自信,突破生涯困境,過一個自我肯定的人生。
結語:那美好的戰我己經打完
未來社會高度競爭,專業分工,能力分化,高負擔高報酬,人力自然兩極發展,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組織理性評估績效,絕無僥倖,不適者淘汰,形成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就業市場,唯有勇敢投入的人才能全身而退,成為萬方矚目的焦點。做一個高附加價值的人是我們未來唯一的選擇。要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栽,先苦後樂,先勞後逸,今天蹲得低,明天才跳得高,現在不用腦,將來只好用腳跑,對嗎?以此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