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忌諱談死?

 

文/郭慧娟

 

從小到大,很少有人教我們怎麼「面對死亡」。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家中長輩看到路上有人辦喪事,馬上將自己拉開,然後說:「頭不要轉過去,不要看!」路過路邊搭棚辦喪事,則繞道而行,儘量遠避,將「死亡」視作可怕、晦氣的事。

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探望生重病的親戚或朋友,明明知道對方已經不久人世了,卻完全避談跟死亡有關的話題,大多是這樣慰問的:「很快就好了,好好休養。」「別說喪氣話,下禮拜就出院了。」「沒事的,你很健康的。」「別想那些有的沒有的,很快就回家了。」「什麼死不死的,別亂說話。」其實,病人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探病的人也很清楚病人的狀況,但是,能不面對就不面對。大家的心態都是:「在死亡面前,我們能說什麼呢?」

還有更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家中的長輩想要談身後事,晚輩或家人會說:「好好兒的說這些幹嘛!」或說:「哎呀!恁會呷到百二,免想太多!」

我有一位學長,某天回家和媽媽聊天,聊著聊著就講到死亡的事,他很自然地問媽媽對死亡的想法,還問身後想怎樣辦喪事,只見媽媽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發火怒道:「你是怎麼了,去讀了生死學,就變成這個樣,真是的!」

我曾經和一位老爺爺聊天,這個老爺爺很無奈地跟我說,他每一次只要認真地跟他的子女談身後事,孩子們沒有一個願意好好地聽他說,大部分都會回說:「哎!爸爸,您好好地講那些做什麼。」

在第一場活動上,有一位在學校教授生死學的老師跟大家說,我們的社會太忌諱談死亡,他說他曾經幫學校規劃殯葬課程,學校要他避用「死亡」或「殯葬」等名稱;殯葬單位也盡量改名像「生命禮儀管理所」或「羽化館」等;還有許多民眾盡量不經過殯儀館或火化場,特別繞道而行;經過辦喪事的喪家時習慣性地將頭轉開,或叫孩子轉過頭去別看;很多人不上醫院探病,避諱進喪宅,不到殯儀館。他認為,死亡沒有什麼好恐懼的,人人都會面對,人人也都應該要學習面對。

過去二十年來,我不斷地思考這個議題:我們為什麼避諱談死亡?這樣的態度有沒有可能改變?要如何改變?我先從我的家族開始觀察與溝通,試著跟家族裡的老、中、青、幼四代去談死亡,理解他們對死亡的觀念與態度,發現其實要改變面對死亡的態度沒有想像中地難,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容易。

我覺得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受幾個層面影響:一是文化層面,二是社會心理層面,三是認知及感受層面。而且大多數人因為別人都這樣做,就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讓自己儘量「不聽、不說、不看」,認為這樣比較安全,也比較沒事。有趣的是,很多人也知道這是「自欺欺人」,那只是心理感覺而已。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成功逃過「面對死亡」這件事。

 

備受煎熬的父親

有一次,在一個活動上,一位朋友說他的孩子得了罕見疾病,情況不是很好,生命已進入倒數。

他內心無法接受,一直抱怨老天,既然賜給他這個小寶貝,為何又要奪走?如果這樣,當初就不要給他就好了。他一直問信仰的神:「為什麼要這樣待我?為什麼?孩子何辜?何苦折磨他?」

他說,過去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努力延長孩子的生命,一直在抱怨和悲傷中度過。除了這樣,他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好做的呢?震驚、憤怒、抱怨、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他的心情就這樣一直來回擺盪,備受煎熬。

透過活動中死亡議題的引導與思考,並聽到大家的生死經驗分享,這位男士突然驚覺:「我是不是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事情?」「花所有的精力在抗拒死亡、悲傷即將失落的感情,為什麼不珍惜這剩下的每一天及每一分鐘?」「與其以後回憶起來只有痛苦,不如創造最後生命的美好回憶!」

他很感性地跟大家分享:「啊!我突然感覺輕鬆許多,差點錯過,差點造成更多遺憾。」「是的,與其抗拒,不如正向面對!」在場聆聽他說這些話的朋友們,用敬佩的眼神看著他,心中暖暖的,紛紛為他和孩子加油,也給他和家人滿滿的祝福。

 

孩子有完成生命功課嗎?

對於死亡,我們其實是有心理預設與期待的。

例如:我們希望能活得老又長壽,高壽死亡是值得慶賀的好事;活到老才應該死,年紀大死亡比較沒有遺憾,也比較不感到痛苦。反之,只要不是活到「老」才走的,都不符合我們的心理期待,所以,我們不能接受,承受的失落與痛苦也會加劇。

曾經有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他親人離世的生命經歷。他說侄子廿多歲時車禍喪生,他的哥哥至今無法接受,一直陷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中,他看了也很不忍,但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稍減他內心的喪慟。

這位朋友敞開心胸與我對談,我很真誠且直接地請問他:「你覺得你的侄子那麼年輕就走了,他有完成他人生的功課嗎?」「他是意外死亡的,一般都認為沒有善終,你覺得他的死亡是痛苦的嗎?」

這位朋友很認真地思考,這樣回答我:「我覺得他有完成他的人生功課。」「我看過他發生車禍整個過程的錄影帶,覺得他沒有受到什麼痛苦就走了。」

當他說這些話時,我們兩個互相注視對方,各自陷入靜默的沈思。我想到大家常說的一句話:「棺材不是裝老人,而是裝死人的。」死亡不是老人的權利,任何年齡、身分、性別、職業的人都可能面臨,而我們一般人的心理預設和期待,又是我們不願正視死亡的態度與藉口?

我心想:「這社會有多少人受著這樣的苦?覺得自己的親人在不該死亡的年齡走了,陷在無法拔脫的悲傷中……」

 

向檢察官自首的男子

曾經有一次,我在一個社團辦公室和朋友聊天。正在講話時,一位年約卅歲的男子敲門進來,這位長相斯文、看起來受過高等教育的男士,詢問的問題卻讓我們驚異不已。

這名男士先是眼神在我和朋友中間來回探巡,略為猶豫後,把頭轉向我,遲疑地張口問:「我可以……請問……一個問題嗎?」我輕輕地點點頭,很好奇他要問什麼樣的問題。

這位略顯憂鬱的男士看我們態度和善,便放心地道出他想要詢問的問題:「請問你們知道國內有沒有地方可以提供冰存屍體的地方?」我的朋友以為他是單純需要冰存屍體的冰櫃或太平間之類的資訊,便好意地告訴他可能要洽詢殯儀館或禮儀業者。

這位男士急著解釋:「不是的,不是那種冰存,而是我聽說國外有專門提供冰存死者的公司,冰存個一、二十年,等未來科技或醫療進步時,再解凍進行治療。你們知道國內有這樣的公司嗎?」

聽完他的問題,我的朋友露出略不耐煩的態度,直接跟他說,國內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公司,人死不能復生,並要這名男士面對父親已經死亡的事實,不要再做無謂地詢問和奔走,好好幫父親辦好後事比較實際。

看到朋友不以為然的態度,那位男士十分沮喪,我看了覺得不忍,便問他:「你和父親感情很好,是嗎?」他點點頭說:「因為我沒有把父親照顧好,他才會死,真的很希望爸爸能有機會再活過來,我相信未來的科技會有辦法的。國內真的沒有這樣的高科技公司?生物都可以複製了,人也該會有機會死而復生……」

言談中發現,這位男士家境不錯,也受過高等教育,他知道國外先進的死亡資訊,對生命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期待,但是,也隱約感覺他和現實略有脫節,好似活在一個不真實的虛擬狀況中。

後來,轉輾獲知,他認為父親是因他疏忽致死,還主動向地檢署「自首」。檢察官在偵查庭上勸他,父親的死責任不在他,請他不要繼續陷在不真實的喪親悲哀中,當然案件最後是不起訴結案。

蘋果手機創辦人賈伯斯曾說過:「死亡是生命最好的發明。」其實不只是死亡,從生到老到病到死,每一個階段都是生命的自然過程,各有奧妙美好之處,只看我們自己如何面對、欣賞、甚至享受。

死亡既是你我都逃不掉的事,與其逃避,不如正向面對。一味地逃避閃躲、忌諱否認,只是達到表面的壓抑效果,反倒更增焦慮與恐懼,無益生命進展。正向面對死亡的各種可能,才能坦然地生活,並激發出生命的成長火花。

(本文摘錄自《台灣死亡咖啡館—故事版》    一書第013~019頁,感謝「白象文化」 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