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慧娟
我的阿姨在先生過世後一段時間,幾乎天天失眠,有段時間難以入睡,有時候睡到半夜即驚醒,這樣的情況大約持續一個多月才慢慢好轉。
一位伯父在太太驟然過世後,每天早上五點就在悲哀感覺中醒過來,他常一遍遍回想太太死亡時的情景,不斷地回想當時他如果做了什麼,就可以避免太太的死亡。日復一日,生活過得恍恍惚惚,無法好好工作,兩個月後失眠現象才慢慢好轉。
還有一位女士是在先生死後,要帶著狗上床,才能克服獨眠的恐懼,狗的鼻息給了她很大的安慰,這樣的情形持續了一年,她才能獨自入眠。她說:「那段時間她總是害怕著,害怕做夢、害怕獨眠,甚至也害怕自己不再醒來。」
另外一位朋友在喪夫後,覺得自己好孤單,她不願出門,也害怕出門,總是告訴家人:「我覺得好孤單」、「他死後我的世界好像也結束了」、「一出門別人好像都用異樣眼光看我……」。
活動中我常問大家:「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家庭,喪親後每個人都是各自療傷,並且靠『時間』來療癒悲傷,家庭的支持力量在哪裡?」很多人聽了都頗有所感地點點頭。
不想拜爺爺的小男孩
這是活動後一位女士分享的故事。
小凱五歲時爺爺過世了。爺爺生前和奶奶雖不跟小凱一家住在一起,但離得很近,小凱有大半時間都跟爺爺奶奶住,雙方很親,感情非常好。
爺爺是罹患癌症去世的,檢查出來即是淋巴癌末期,一個多月後就走了,家人感覺錯愕,也很不捨。尤其是奶奶,老伴在那麼短的時間離她而去,讓她痛不欲生,家人雖陪在身旁,但仍悲慟不已,後來,還請回跟著孩子定居國外的小姨,陪奶奶住了近半年,奶奶才逐漸走出喪夫悲痛。
小凱的父母擔心孩子承受不住爺爺過世的消息,一直沒有跟孩子好好談爺爺辭世之事,不得不跟孩子說時,總是輕描淡寫,儘量以「正面」言詞告訴孩子「爺爺去了天堂」、「沒有病痛」、「一切都好了」之類的表述。孩子總是默默地聽,有時若有所思,有時點點頭,看小凱沒有多說什麼,父母感覺很放心,因為知道得少或許痛苦也會少一點。
從爺爺過世那一年起,不管是爺爺誕辰、忌日、清明或年節,只要是家人說要去拜爺爺,小凱就會拒絕。他總跟爸媽說:「我不想去拜爺爺。」一次兩次之後,家人也不再勉強他,只當孩子覺得無趣而不想跟著外出。
慢慢的,只要是聽家人說要去拜爺爺,小凱就會做噩夢,夢見爺爺突然不見了,他怎麼找也找不到,全家人也跟著一起找,但怎麼樣都找不回爺爺。但小凱沒有跟任何人說,也不想說。
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兩年,直到爺爺過世後第三年暑假,小凱到姑媽家小住半個月,跟姑媽及表哥同睡一房,姑姑發現小凱連續兩天做噩夢,經不斷耐心詢問,小凱這才告訴向來疼愛他的姑姑,總是會夢見爺爺不見了的事。
小凱的姑姑將此事告知小凱的父母,這才帶孩子去看精神科及心理醫師,經過多次諮詢與輔導,家人陪伴小凱真實地面對爺爺過世的事,小凱慢慢地不再做噩夢,也願意一起去拜爺爺了。
喪禮後我崩潰了
在一場活動中,有一位先生分享的生死故事,以及講述出男性的喪親悲傷心情,也讓我印象深刻。
這位先生說,他們家有六個兄弟姊妹,爸爸媽媽還在世時,兄弟姊妹們感情還算不錯,至少沒有到不和的地步。平日裡大家也互有來往,他一直覺得家庭感情跟別人比,算是和樂令人羨慕的。
但爸爸過世後一切就都變了。他怎麼樣都想不到,兄弟姊妹們竟然為了財產,一夕間翻臉,竟似仇人。
這位先生難過地說,他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遽變」,雖知道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面,朋友或職場上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或爭名奪利之事也常上演,但從小一起長大數十年,感情深厚的手足,怎麼可能為了父親留下的財產而翻臉?這是他想不到,也無法接受的事。
辦完喪禮後,他得了憂鬱症,長達三年,整個情緒陷入深深的憂鬱中。每每想到亡父,想到這破碎的家庭,想到互如仇人般的手足,他的心好痛、好痛,家庭的情感價值一夕破裂,真讓他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阿離無聲的吶喊
這也是活動中分享的生命故事。
阿離三十多歲時喪夫,頭三年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過的。
當時孩子還小,她一人一方面要撐起家中經濟,又得撫養兩名幼子,夫家長輩有時又暗示希望她不要再嫁,能守節一輩子,令她悲慟萬分,只能在夜半無人時,蒙著被子敲心搥肺,流著眼淚無言的吶喊。
阿離說:「這個社會對喪偶的女人有太多的『期待』和束縛。」
從她的先生臥病開始,家族人就要求她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先生,但是卻未給予充分的支援,她要煩惱經濟問題,要照顧先生,還要照顧孩子們;先生過世後,家庭的經濟重擔完全落到她身上,又得撫養兩名幼子,同樣也未獲得任何支援和協助。
她的婆婆和公公甚至在兒子過世沒多久,很直接地告訴她:「孩子還小,希望妳能專心照顧孩子,不要想著再找對象或再嫁,這樣孩子才能好好成長。」
面對這一切,阿離只能默默地承受,她心想:「我還能怎樣呢?這一切都是我的命。」走過喪夫五年,她感覺自己像死了一次,又重新活了過來。
喪親悲傷的情緒反應,具有高度的個別化現象,會影響喪親者的生理、心理和生活,悲傷的性質及強度也會隨著時間、情境的不同而改變。一般來說,喪親悲傷因人而異,通常至少要三個月、半年至一年才能逐漸平復,喪親者要走出喪親悲傷,是需要一段調適期,喪親的失落感必須面對和處理,家人宜彼此鼓勵表達心情,將潛藏的情緒或疚責感帶到可察覺的意識層面,並且互相傾訴抒發,發揮家庭支持力量。
(本文摘錄自《台灣死亡咖啡館—故事版》 一書第108~113頁,感謝「白象文化」 慨允轉載。)
Tags: 台灣死亡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