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各
通常教育宣導影片,很難獲得網友的關注,然而最近出現一個不尋常的現象,有一支國家教育研究院發行的性別平等教學影片變成網路熱門話題,影片一個月之內累積了30幾萬觀看人次及700多個評論!經常需要做宣導工作的NPO夥伴們,看到這種成果,可能會很羨慕吧?

工作坊分組練習時,講師參與討論
事實上,這支影片之所以得到網友的注意,是因為網友們不斷Kuso改編這支影片及影片擷取圖的結果,光是YouTube就有20幾個Kuso版本。這部影片名為「如果早知道 男生也會被性侵」,敘訴青少年阿瑋被自稱杰哥的歹徒誘騙回家,趁其酒醉後性侵,藉此宣導性侵受害者不分性別、受害者應報警、主動尋求協助。然而,沒想到劇中阿瑋被性侵的台詞『杰哥不要』及阿瑋被杰哥性侵的劇情,竟然成為網友Kuso改編的笑點,臉書上甚至還出現4個以「杰哥不要」為主題的粉絲頁!
曾經做過性侵害防治議題及為性侵受害者募款的我,看到這一個現象真是不勝唏噓。性侵受害者常被汙名化,因此受害者願意主動求助的意願非常低,現在有個性侵議題影片變成網路笑話了,受害者還會有勇氣主動求救嗎?可是,這個宣導影片為何變成網友Kuso的對象呢?有一說,因為飾演杰哥的演員,是個喜劇演員。
然而,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真實感,影片裡的劇情、對白、演出等皆不自然,甚至誇張造作,使得影片與宣導的原意產生「違和感」,讓網友不禁地挑剔不合理的劇情或誇張造作的表演來挖苦取笑。製作教育宣導影片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描述受害者或個案的境遇及受害情境,因為表演容易失真,所以我從不敢以劇情及演出的方式呈現。
累積多年公益行銷的經驗,我歸納出一個心得,能夠傳達受害者/個案真實的情感與感受,社會大眾才得以瞭解、進入受害者/個案的生命故事,進而同理、接受。換句話說,我好似在從事一種社會運動,透過述說生命故事,讓社會大眾感同身受個案的境遇,進而影響其投入社會整體提昇運動的願意。
我認為協助NPO夥伴集體成長,也可以是一種社會運動。2011年開拓文教基金會的夥伴打電話給我,她希望我可以分享網路行銷的工作經驗,協助身心障礙團體舉辦聯合活動,我們交換協助NPO夥伴的意見與熱情之後,結果原本2小時的專講分享變成了4周16小時的網路行銷工作坊。那一次的經驗非常棒,每周我都可明顯看到NPO夥伴們的成長,同時,夥伴們也完成很有創意的活動主題規劃及執行。
今年2月,開拓夥伴又打電話給我,這次規劃了利用影像作品,聯合身障服務團體舉辦母親節「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活動,希望我能協助團體用影像說故事及行銷,公民新聞平台的王建雄老師則教授影像拍攝及製作技巧,讓每個團體在工作坊結束後完成一支影片參與聯合活動。
然而參與工作坊的十幾個團體中,只有一兩個曾有參與影片製作的經驗,其他團體則是從來沒有參與、拍攝或製作影片的經驗。我過去從事紀錄片及廣告片製作多年,心裡很清楚夥伴們既要優先兼顧崗位的工作,還得在極短的時間內上課學習、發想規劃、寫腳本、收集資料或採訪、拍攝及完成影片製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即使是非常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籌劃,所以我不斷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認真鬼上身給夥伴們壓力,必須平常心看待大家的作品,雖然只有非專業的拍攝技術及影片製作能力,但只要著重於找出動人的故事主題及事先做好腳本企劃,忠實傳達當事人的情感與感受,影片裡的真實生命故事還是可以打動人的!這就像歌唱比賽節目裡的評審常說的,「歌聲不動人,我就會要求你的Pitch精準;但是如果我被你的歌聲感動,Pitch不準也沒關係了!」
第一堂課先苦後甘,雖然大部分的夥伴不熟悉企劃主題發想的工作,有些人原本設定的主題需要做改變,但夥伴們還是逐漸找到說故事的方法及重點,一整天的課程上完後我幾乎虛脫,但看到夥伴們好認真的態度讓我十分感動。夥伴們課程結束後必須利用時間完成腳本郵寄給我,以便3周後開會討論故事腳本,開拓的工作人員擔心大家無法及時完成腳本,以致活動進度落後,因此不斷聯繫腳本進度,結果我們只收到3個腳本,讓她焦慮異常!沒想到會議當天,即使一兩夥伴腳本沒完成,或是腳本還是需要修飾調整,大家還是都把腳本帶來了,然而,即使多數腳本還沒到位,我發現幾乎每個故事主題,都擁有動人的特質,而且實實在在的感動了我。這次的會議,讓我看到,即使夥伴們時間不夠、信心不足、壓力好大,但他們還是十分認真沒有放棄精益求精,我覺得好被激勵到,因此請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會後再跟我線上討論。可是因為被打動了,我也越來越覺得患得患失起來!突然開始擔心,如果非專業的拍攝品質損傷了影片的感動力該怎麼辦?那豈不是好可惜?!
到了4/25看影片作品的當天,開拓夥伴們、建雄老師與我,還有所有的身心障礙服務團體夥伴一起看片,給每支片子回饋或建議。沒想到,我深深被打動到不斷流淚!由於當天戴口罩,我以為可以掩飾得很好沒人看見,沒想到,他們都聽出我的鼻音來了!雖然我也常說,「動人就好,Pitch不準也沒關係了!」但事實上,我不曾親身經歷過,一支非專業製作的影片,甚至有著各式各樣的瑕疵,竟然有如此感人的力道!當下,我所有的專業訓練在那一刻化為幻影,所謂專業的價值觀也霎那間翻轉了,我深深覺得被教育到,不由得對每個夥伴鞠躬道謝,感謝他們給我這個機會學習,感謝他們給我這個機會參與,讓我有了新的看見與領悟。原來,就算我竭盡所能,再多的專業訓練也無法讓我做到夥伴們所能做到的,今後我當更謙虛謹慎的審視我在NPO的工作…
真實的故事最能感動人心,天然ㄟ尚好!
(本文作者為「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影像活動暨工作坊講師駱安玲,由廣告界轉戰非營利組織,以專業募款人自許,擁有商業背景卻也有非營利組織的實務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