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美梅
記得當年懷第二胎的時候,醫生發現胸椎的地方有腫瘤,在生產完畢時,兒子還未滿月的狀態下,醫生就說要馬上動刀,不然就是要面對生與死的問題,手術後,命是保住了,同時下半身也癱瘓了。
癱瘓後,磨難接踵而來,手術後不久,丈夫也拋妻棄子離家出走,當時女兒才7歲,兒子還在襁褓中,當下的我,真的覺得天地無助,也害怕面對人群。
那時的我,不得不放棄傷後的黃金恢復期,一是因為復健費用龐大,二是小孩都還年幼開銷又大。
古語有云-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當時的我只能每天拼命的接手工活來做,同時照顧好一對兒女,孩子入睡後,強忍著淚水和苦痛,在家裡練站做復健,這就是我每天的日常。
感恩的是,兩個孩子成長過程雖然艱辛,但也算平穩,當然孩子也希望我能夠走出家門,接觸外界多交朋友, 這樣的因緣際會, 於2016年開始接觸協會,加入小作所,開始學習油畫與手作。
幸運的是!於2020年,因協會的牽線與幫助,讓我成為長庚簽約的畫家,對一個身障者而言,能有一個固定的工作,一份安穩的薪水,真的是很棒很美好的一件事。
這二十多年走來,人情冷暖道不盡,一對兒女皆已成年,並都有好的歸宿,自己也希望能夠多幫助傷友,只要有機會,就會跟著協會一同出外訪視傷友。
雖然一個人的棉薄之力很渺小,但只要你願意付出,就一定會有大大的收穫,艱辛與黑暗我都已跨越,希望我的歡樂與棉薄之力,能慢慢渲染–每一個孤單無助的角落。
(本文轉載自社團法人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第118期會訊,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Tags: 265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