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來了!

文/歐明彥

5秒、4、3、2、1,我睜開雙眼,看著一片藍天,陽光刺入我的眼,柏油路面燙進我的背,我想爬起來,卻發現自己動彈不得,我在哪裡?然後腦中開始閃過片段,我騎著摩托車經過十字路口,一台銀色廂型車從對向左轉,停在我面前,我按住煞車,低下頭看著儀表板,時速60,再一次抬頭看,銀色佔滿我的視線,我喊了一聲:shit,然後黑幕。

「我是歐明彥,今年32歲,C5脊髓損傷者,工作三年半離職自助旅行一年後在越南騎摩托車出車禍,受傷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現在在沙鹿租房子復健,有空也會到愛心家園上課,找社工、傷友聊天、諮商。」

「要加油,認真復健,不要偷懶,你一定會好,會走路,知道嗎?你還年輕,不要放棄,未來還要娶妻生小孩。」

這段對話成了受傷以後我的基本自我介紹,和與我對話人的反應。

一開始我都會說:「矮厚麥完全啦(台),我連自己都顧不好了,怎麼敢想娶妻,生小孩也養不起」。

然後心裡一面想著你又不是醫生,連醫生都不敢說我會好;你也不會通靈,又不知道我想不想要小孩,甚至都還不知道我喜歡男生還是女生。

但現在我只會說:「謝謝」然後試著把話題帶開,或是開著我的電動輪椅逃離現場。因為我知道,他們是好意,是出於善的;或者單純不知道該如何開啟與身障者的對話,而自然而然的照著公式,把對話導向他們認為對我最好的嚮往:努力復健,站起來,娶妻生子,像正常人一樣。

正常,這兩個字對身心障礙者多麼沈重啊!受傷不久我聽話的拼了命復健,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是運動,不敢休息,朝著看不到的成果努力,擔心一旦停下來我的哪一根神經會接不到我的大腦,慢慢壞死,深怕錯過所謂的復健「黃金期」,但什麼是黃金期?有多久?我不知道,反正做就對了,做了晚上就會好睡,不用盯著天花板,整夜玩著電動床打發漫漫長夜。

「睏袂起丟洗某吿操啦」是很多人面對我的困境會掛在嘴邊的話,這句話背後的意涵就是,睡不著是你的錯,因為你不夠認真,不夠拼,但我就算白天運動到體力透支還是睡不好,怎麼辦呢?怎麼辦?如果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變回以前的自己呢?怎麼辦?如果每天罰站再多小時腳還是會軟呢?怎麼辦?如果手不停練習還是無法彈鋼琴呢?再怎麼用力撒尿還是無法尿過牆呢?是不是代表我還不夠努力?還沒有通過菩薩、老天的考驗?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那時的我充滿各種懷疑。

如果我有機會坐時光機回到剛受傷不久的時候,去見那個躺在復健病床,無法動彈但依然很帥的自己,我會告訴他:「不要急,不要緊張,很不幸你已經受傷了,沒有人可以體會你現在的痛苦,你的人生就此改變,復健很重要,但是累了就要休息,不要勉強自己,一步一步來,先把你的褥瘡和尿液感染治好,然後聽從復健師的指導,雖然很慢,但你會越來越好。站得起來、可以走路當然很好,但如果不行,不要責怪自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在受傷的當下已經決定了你的傷害程度。還有別忘了媽媽一直在妳身邊,她的痛苦不會比你少,她一定是除了你以外最無法接受的人,也許她現在還不了解你的傷勢,但隨著時間過去她會慢慢理解和接受的,你只需要耐心。從此之後你多了一個身障者的角色,衛福部統計,截至2020年度第二季,台灣的身心障礙者約119萬人,佔總人口數5.05%,而且逐年成長。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殘疾報告統計,地球上約有10億人以上有殘疾,佔地球人總數15%,一樣逐年成長。所以你並不孤獨,這個世界正張開雙手準備迎接更多的身障人士,有好多人願意幫助你,有好多資源可以使用,但是前提是你必須把門打開,讓他們進來,心理的復健與身體的復健一樣重要,絕對絕對不要把自己關在病房跟家裡,要活得夠帥喔。好了,我要回去一年後的時間了,喔對了,2020年3月會有個全球性的傳染病叫covid-19,記得戴口罩還有把你所有錢壓在台積電。」

生活自理與身體照護是身障者一輩子的課題,在這一年多來,我把自己當成一個復健上班族,朝九晚五,假日休息,並且就和大部分職員一樣,每一季度都設定自己的目標,從一開始的自己翻身、坐起、坐輪椅出門、吃冰、抱抱小狗、打電動,自己挖鼻孔~啊舒服,隨著持續復健身體的進步,可以自己穿衣穿褲穿襪穿鞋洗澡,這些以前完全不需思考就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現在卻變得充滿挑戰。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的在很早期就接受到了中脊協會、山海屯協會的關懷,每一次的課程、每一次的外出聯誼,對當時只能躲在醫院復健的我來說,都意義重大。透過協會介紹和傷友的交流,我了解到原來受傷後人生不是只有瑜珈墊、站立桌、信望愛,還可以學習、運動、比賽、旅遊、賺錢。

2020年7月底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不帶看護一個人到台北參觀輔具展,過夜。自從受傷後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獨處過,身體的不方便導致家人與看護隨時需要為我擔心,深怕我一個不小心跌倒或是在床上划手機太久沒有電。

出發前的兩個禮拜我告訴我的看護,接下來妳都不要理我,就坐沙發翹腳嗑瓜子就好;我告訴復健師,我想加強自理的訓練;協會的社工們、柯大哥帶我去看傷友們如何生活,與我討論和鼓勵我勇敢去做,在這段期間給了我許多幫助。

終於這一天到來,我一人開著電輪出門,像一個社會新鮮人一樣要迎接受傷後的第一次面試,這次沒有考官,沒有白臉黑臉,表現好壞只有自己知道。出門不久我深深吸了一口氣,享受著這一口沒人跟我共享的空氣,啊~乾淨!接下來我坐了火車、高鐵、捷運,開心的參觀著輔具展;po IG;忘了吃午飯;不停的說話;與朋友晚餐;不停的說話;回飯店休息;起床,遇到挫折,解決;去101參觀,人太多作罷;跟另一群朋友見面;一邊吃著鼎泰豐小籠包,一邊聽著誰要結婚了,誰變胖了。

這些話題,像前女友一樣,好熟悉又好陌生,原來,坐了輪椅,一樣可以進餐廳,一樣有朋友,一樣會被小籠包湯汁燙到。原本以為會面對的關注眼光,有,但大部分都是關注在是否該提供協助上,以及我的外表。

台北還是一樣,一樣人潮擁擠,一樣充滿驚奇,一樣天龍,一樣不是我的家。唯一不同的,只有人人臉上多了一片口罩,我終於體認到,只要我敢出去,一切如常。所有的害怕與擔心,都是自己心中的小劇場,沒有如果、沒有但是,關掉劇場,開除演員,出門,就會活得有尊嚴,就有目標。

兩天一夜的小旅遊結束了,我從車站出來慢慢的往家裡前進,天氣陰陰的,我抬頭看,天空飄著綿綿細雨,我想著未來的人生,我還有夢想,還想旅遊;還想工作;想開車;想看100部電影;還想對人說著冷笑話然後被罵白癡、不好笑,卻一邊嘴角上揚。我低下頭,幾滴水珠落在我的褲子上,這才發現原來落下的不是雨水,而是從我臉頰滑下的淚水。

5秒、4、3、2、1,我睜開雙眼,早上了,我用著復健師教我的動作起身、坐輪椅,刷牙洗臉,一樣是9點的復康巴士到醫院,但今天有點不一樣,我知道我已經準備好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不再這麼害怕與自卑了,在我的內心,我站起來了。

(本文轉載自社團法人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第115期會訊,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