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疫情蔓延時

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正對著筆電螢幕參與經壓團體的視訊活動

北中南家屬紓壓團體從實體活動改成線上視訊活動,工作同仁全程陪伴。

採訪整理/屈穎

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大家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衝擊和影響。協會在第一時間調整工作模式,雖然原本的到宅服務與社工定期訪視暫時停止,但協會與病友和家屬的聯繫不間斷,透過電話與網路傳遞溫暖與陪伴。

 

疫情造成的影響與協會的應變:

秘書長林麗華表示,之前已做過沙盤推演,為確保協會正常運作,兼顧同仁家庭與個人安全,因此當疫情升級後,協會立即公佈分流上班辦法,也向同仁說明分組背後的考量,希望大家不要私自調換。這幾個月下來,同仁們都非常配合。

募款部分,郵政劃撥捐款影響最明顯,回落約兩成;另外,由於很多店家關門,發票募集點變少,還有些原本放發票箱的地方改為放消毒用的酒精,再加上民眾減少出門消費,發票募集量銳減。相較於前兩個月,發票量少了一半。

在此也感謝收發票的志工夥伴,炎炎夏日,原本一趟路可以收取,但因店家暫停營業及改變作業,往往需要多跑一趟甚至撤回發票箱。此外,由於志工夥伴無法來協會幫忙整理發票及對獎,確實造成工作上一大負擔。最後,希望大家在網購或超商購物時,盡可能直接捐贈電子發票至621(諧音「留愛意」),會對協會幫助非常大。

 

面對病友和家屬的擔心,協會的協助:

社工部主任蘇麗梅提到疫情嚴痠期間:(一)物資買不到。大家擔心抽痰管、紗布、棉花棒等耗材買不到。協會找到友好醫材單位,不會因疫情哄抬價格,協會定期協助病友採購。(二)恐慌與焦慮。住在機構或醫院的病友,停止探視,家屬和病友都深受煎熬;居家病友,擔心染疫;看護人力空窗,無法接續等。這些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社工同仁盡量比平日更積極主動表達關心和問候,並舉辦網路家屬紓壓活動和互動團體,互相加油打氣。

此外,約有一半病友無法外出注射疫苗,但又不符合政府規定的到宅注射條件,協會積極聯絡1922、各地衛生局、區公所健康中心,讓病友可以順利完成二劑疫苗的注射。

 

疫情升級,協會活動首次嘗試在線直播:

企劃部主任陳光銘表示,原定6月份的記者會被迫取消,後改為在線直播,雖是首次嘗試,但得到大家的熱情支持。舞劇演出部分改為錄影提供在線觀賞;明年是協會25週年,雖然正在規劃一系列活動,由於疫情還不明朗,也會嘗試一些新的宣傳方式與渠道。

城中扶輪社捐贈的益生菌,工作同仁為病友包裝端午節禮物。

募款受疫情影響,依然提供病友經濟補助:

理事長沈心慧提到一線服務的社工同仁反應有部分病友家庭受到疫情影響失去收入,政府雖有補助專案,但緩不濟急,所以我們臨時制定《病友經濟補助-家庭防疫補助專案》。因為具有時間性,所以緊急召開常務理監事聯席通訊會議,快速通過,希望能在短的時間可以解病友家庭的燃眉之急。

突如其來的疫情嚴峻,突如其來的自主封城,突如其來的遠距教學,打亂了原來的生活規律,疏離了人與人的距離,可憐了原本就很辛苦的病友與家屬!孤獨無助更讓人慌了手腳!但,我們都在,溫暖也在,只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空間、不同傳達,仍舊可以互相支持,互相鼓勵著。亂了的秩序,在震動擺盪間,會逐步回歸正常。各種考驗,讓人措手不及,也讓人逼迫成長。一起應變,一起挺住,親愛的,打不倒的你!

(本文轉載自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2021年9月份季刊,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