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健康-防疫小撇步分享

一位長髮女傷友,戴著口罩,在洗手台前洗手

頸髓傷友學習洗手清潔,減少病菌孳生

文/余郡蓉、張祥雲、翁英欽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不便與衝擊,但同時給我們機會檢視過往對待身體的習慣,從中借鏡與調整。本文參採國內外防疫資訊與傷友實證經驗,整理出「防疫小撇步」,提醒傷友們更有意識面對大環境無所不在的致病源以保護自己。此外基金會為了幫助經年累月到處奔波訪視,或多或少產生身心耗損的醫訪員團隊,導入「身心平衡運動」,期望深度探索與釋放醫訪員身心壓力,期望未來更成熟時有機會推廣造福更多傷友。

 

重要「防疫小撇步」:

(一)勤洗手

  1. 一般版:洗手時機為接觸入口食物、幼童與孱弱者前,與碰觸過鼻涕、錢等易感染物之後,以及看病前後、如廁前後。回家後記得先洗手,不讓細菌在家作怪。政府宣導的濕洗手七字訣為內、外、夾、弓、大、立、完。而乾洗手則需準備75%酒精,塗滿雙手各部位。
  2. 手不便版:(1)雙手能自主濕洗手的頸髓傷友,手功能未必能做到七字訣,只要留意重點部位能以肥皂徹底清潔即可,含手背、手心、手指關節、指甲縫、手指間、手腕等六處,最後記得用肥皂泡沫抹抹水龍頭把手,用水全部沖淨後、再以擦手紙擦乾雙手。(2)若請他人協助濕洗手,照顧者得先清潔雙手,才不會把病菌傳播給傷友喔。(3)乾洗手:若廁所洗手台高度、洗手液或肥皂擺放位置並不適合自主濕洗手,可能造成受傷風險,旁邊恰巧無照顧者,建議以75%酒精塗滿六大重點部位稍微抹開,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須注意勿將酒精噴灑空中,避免不經意點燃釀災。
一位男性傷友試著用雙手戴口罩

對一些脊損傷友來說戴口罩是很困難的挑戰

(二)戴口罩

  1. 一般版:選擇外科口罩配戴,有色面朝外。鼻樑條朝上置與鼻部,輕壓鼻樑條以吻合臉型,口罩需與臉、鼻密合,完整罩住口鼻。配戴與摘下前,都需要清洗雙手,減少感染風險。口罩需存放乾燥通風處,若有髒汗、異味、破損、潮濕,須立即更換。
  2. 手不便版:手功能有限難自行穿戴的傷友,可請照顧者協助戴上,再自行調整舒適度。由於頸髓傷友呼吸系統損傷,長期戴口罩易呼吸不順,權宜之計是尋找鄰近開放空間,脫下口罩稍行換氣,深呼吸放鬆後再繼續戴上,但要留意周遭沒有其他人會受到影響。若完全不方便戴口罩,建議勤在家,不得已出門須與他人保持1.5公尺以上社交距離。

 

(三)量體溫

  1. 一般版: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而行,如進出大眾場合、大型營業場所等人群聚集、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下,容易有傳播風險,除配合落實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民眾避免前往該等場所,亦配合測量體溫與採取適當防護措施等。耳溫高於38度C、額溫高於37.5度C,則為發燒。
  2. 傷友版:受傷後因排汗不易,普遍體溫偏高,容易被認為發燒,進出公眾場合常被標定為須關注之對象。傷友通常可先至陰涼處休息10-20分鐘,或借助噴水、喝冷飲、吹冷氣等方式降溫,再量體溫。醫護人員建議,傷友可每日紀錄體溫,若發現偏離平時曲線,又或有尿路感染等前兆,建議盡快就醫或諮詢醫護人員,對自身健康更有敏感度。

 

「身心平衡」鬆一鬆:

目前傷友族群多以復健、推輪椅、競賽式運動作為鍛鍊體能方式,而面對長期累積的身心壓力、如影隨形的神經痛,現有方式則為服用相關藥物、轉移注意力、口語表達宣洩、少部分傷友有固定運動習慣等。

我們嘗試引進身心平衡活動,如自發性瑜珈、音樂律動,另闢新路。最大不同在於讓傷友正面覺知與接納身體痠痛點,練習傾聽身體並讓身體作主,不讓腦袋意識壓抑身體真實感受,透過活動中自發紓解痠痛,讓身心放鬆、不互相切割,最終能達到平衡。最棒的是,活動簡單便利,在家隨時隨地可做,容易讓傷友養成習慣持續實踐。

身心平衡運動至今(2020.08)進行四次,最近一次帶領者請大家畫出自己身體感受,傷友們學習聆聽常被忽略的身體感受,畫出可愛又真實的意向圖。帶領者再引導大家可以如何與這些痠痛點中的疲憊和壓力親密共存,進而紓解被我們標定為負向經驗的痠痛感。

畫紙上有一個蹲坐的人畫像,身體各部分用不同顏色的筆劃出不同圖樣線條,頭上寫著頭痛,眼睛部位寫著眼睛繃

身體感受圖:透過體驗後畫出有藝術且具創意的抽象圖

課程後傷友們分享:「我不知道原來身體真的會自己動,當身體向右伸展時,我還擔心會不會跌倒,但是身體到邊界就自己回來換伸展另一個方向,伸展後身體痠痛的地方都紓解開了,身體變得好輕鬆、心情也開心了起來。」「真的有放鬆到,是從身體到心理都放鬆,晚上睡眠變得深又熟,睡得非常好。」「在音樂律動中,我沒想過受傷後身體還能動這麼大的幅度,受傷5年以來第一次身體動到會喘,之前怎麼推輪椅都不會到這樣,有種舒暢感,之後身體平靜下來變得很放鬆。」

期望在創新嘗試中,累積更多實證經驗,考慮不同損傷部位、功能與傷齡等個別差異,逐步發展出適合傷友族群的身心療癒與體適能鍛鍊方式,促進健康指數,享受身心自由與喜悅的生活品質。

(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部主任余郡蓉、研究員張祥雲、社工員翁英欽,轉載自桃園市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友善新世界雜誌第19期,感謝中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