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昭偉
蔡傑小時候,只要想去某個地方、去看某個東西,就異常執著,非看到不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上一本書(《一路上,有我陪你》 2012年.時報出版)我有提到一件曾經讓我傷透腦筋的「ㄏㄚˊ ㄧㄝˋ」之謎。蔡傑很晚才學會說話,剛學會說話時,構音非常模糊難懂,他想去長庚醫院旁邊的公園,但卻講不清楚,只會一直重複「ㄏㄚˊ ㄧㄝˋ」、「ㄏㄚˊ ㄧㄝˋ」。大人無法理解,他又非去不可,一急起來就情緒失控。
我花費許多心力、時間,每天開車帶著他到處瞎轉找解答,日夜苦思,最後才「悟出」答案,解開糾纏好一段時間的「ㄏㄚˊ ㄧㄝˋ」魔咒。
蔡傑五歲時,我訓練他騎腳踏車時也是這樣,只要他騎到某一個地方,就是會停下車來,對著天空,瞇著眼睛,口中開始喃喃自語,彷彿在膜拜著某種神祇。
對於我們這種正常的地球人來說,這真的很令人費解,為什麼只要出去騎腳踏車,就「一定要」騎到這個地方、這個點,進行巫術般的「儀式」呢?如果我故意換個路線,他還是硬要繞去相同的地方,非得看到他要看的東西、進行完他怪異的「儀式」才肯罷休。
在他語言能力還相當薄弱的階段,類似情況層出不窮,如果沒讓他去看他想看的東西,肯定會鬧翻天。
而他喜歡看的東西,通常是一般人不會感興趣的。例如:汽車駕駛座上方的手把、馬路上的沙子、公車的排檔桿、磁磚的隙縫、火車、高鐵的鐵軌……我實在不曉得這些跟汽車相關的東西到底有何魅力?為何可以讓蔡傑這個自閉兒迷戀到無法自拔?弄到「非看不可」的地步?
如果孩子是好奇汽車的構造、原理也就罷了;但,孩子的腦袋結構並不是這樣,他只是純粹想「看」而已,也不想跟你討論,反正只要沒有「看」到,就崩潰抓狂。
帶孩子去看到他想看的東西以後,雖然會流露滿足的眼神與表情,但,這燦爛的一剎那,也就只有這短短的幾秒鐘,然後,就、沒、下、文、了……
換做是普通人,如果這麼強烈地想看什麼,一定說得出個理由吧?
但蔡傑卻不是這樣,純粹就是非看不可而已,沒有討論、沒有分享,當然更不可能會有什麼創造性的發展,這種「看」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我試圖引導他說出看的內容,希望帶出比較深入的討論,卻只是徒勞,而且還常常招致反效果,問得太多,只會讓他生氣而已。
有時候,我覺得我實在很「癡情」——孩子整天面無表情,都不跟你互動,沒有辦法發展出任何跟「人」有任何關係的興趣;親子之間也無法像一般人那樣親密地打成一片,只有「看到」某種他想看的東西時,才會有幾秒鐘浮現生動的表情。
而我,就只為了看到孩子那一瞬間生動的笑容,經常大老遠開著車帶孩子去看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你說我像不像那種挖空心思、散盡千金,只為博得冰山美人那嫣然一笑的癡情漢?
沒辦法,誰教他是我兒子,而我是他的爸爸呢?這是我們之間斬不斷的孽緣,我心甘情願。
後來,隨著我給予蔡傑各種多樣化的訓練,刺激強度也不斷的提高、再提高,他開始有了很多想說話的動機,語言也有了突破。
雖然經過幾年之後,他依然還是保有過去那種「一定要看」的偏執傾向,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與調整,非看不可的僵化行為逐漸有所改善,孩子慢慢學會了忍耐,不再因為沒有看到某樣東西而隨便發脾氣。
從小到大,孩子一直對交通工具情有獨鍾,只要搭高鐵、搭公車,就會浮現幸福無比的表情。我雖然很喜歡看他這種神情,但也有一點微妙的吃味;這孩子對車子,好像永遠比對父母親熱情……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好幾次,我跟蔡傑一起搭高鐵時,孩子總是跟我重複提:「想看高鐵的駕駛是怎麼開車的。」這對他來說很重要,只要搭高鐵,他就一定會跟我提到這件事。如果在他小時候,他想看的東西就一定得看到,否則就抓狂給你看,但因為他現在大了,學會忍耐了,就算沒有看到,也不會隨便亂生氣,我也就沒特別帶他去看。
我對看高鐵駕駛的想法,其實就像一般人一樣,覺得那個有什麼好看的?就算看了,又能怎樣?你又不能上去開。而且,我實在很懶得拖著一大堆行李,陪他走到第一車廂去看,然後再折回自己的座位,太麻煩了。
沒想到,蔡傑這「非看不可」的執念,還真是強大無比。
有一天,我們又一起去搭高鐵,那一次,我要蔡傑自己去買票。之前經過很多次的訓練,他終於可以一個人買票了,雖然時間花得稍微久了一點,但至少成功買回車票了,我非常開心。
蔡傑買完票,很高興的拿給我看,當我看到車票的號碼時,忍不住愣了一下。
第一車1B,第一車1C,不會吧?第一車?
我因為演講的緣故,經常搭高鐵往返,一般而言,除非遇到特定假日或座位很滿,否則售票人員通常都盡可能將坐位安排在距離月臺出口比較近的車廂,如此,旅客就不用走太遠。過去,我搭高鐵拿到的車票號碼,多半都落在第五、六、七、八節車廂,從來沒拿過第一節車廂或第十二節車廂(最後一節)的車票。
現在又不是熱門的時段,有那麼多空位,售票人員怎麼會安排我們坐第一節車廂的座位呢?
我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只是有些納悶,停頓了一下,我才恍然大悟,那是因為,蔡傑要滿足自己那「非看不可」的願望—想看高鐵駕駛怎麼開車,這兩張車票,是距離駕駛最接近的座位。
我也終於明白,他為什麼剛剛買個票,要跟售票人員周旋那麼久了。
雖然還是非看不可,但這次,他可是自己解決問題、實現願望呢。
畢竟他的語言模式還是有點怪異,跟一般人不太一樣,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跟售票人員溝通的,總之,他辦到了!
(作者為自閉症兒家長,孩子3歲時辭去營造公司工程師的工作,一肩扛起教育責任,專心致力研究自閉症。本文摘錄自《這一刻,我們緊緊相依:地球人老爸與星星少年的成長日記》 一書第P.80~84 頁,感謝「時報文化」 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
Tags: 地球人老爸與星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