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昭偉
就資質而言,蔡傑的確只有五十分,但他秉性純真良善,在我心中,他是一百分的孩子。
一般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為了得到大人的稱讚,他們會願意去做一些討大人歡心的事,大人也可以用讚美建立孩子的信心,引導孩子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不過,這個規則僅適用於「正常」孩子,對於我們這種孩子,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我說再多的讚美,都好像是對牛彈琴。
以前蔡傑在念幼稚園的階段,我常常鼓勵與稱讚他,但因為他程度太低,聽不太懂,口頭的稱讚對他而言實在難以理解,完全沒有效果。如果希望他按照我的意思做,得要實質的獎勵才有用,像是吃得到、看得到,而且可以馬上感受到的東西,才能產生效果。
我常常覺得我其實不是在養人類小孩,而是在養一隻毛小孩,而且還是比較不那麼靈光的毛小孩。
很多聰明的毛小孩是聽得懂讚美的,會想辦法討好主人,唉,為什麼蔡傑明明是個人類孩子,但卻對讚美完全無感呢?
我一直期盼孩子可以「進化」成一般人類,可以聽懂稱讚的話,可以因為稱讚而露出喜悅的表情。
一般孩子大概不到三歲,就會對大人的稱讚露出開心的表情,而蔡傑應該是上國中之後,才漸漸開始有這樣的反應。
特別是我開始走上演講之路後,這個轉變愈來愈明顯。有一段時間我常常帶著孩子一起去演講,讓他旁聽爸爸講他的故事給大家聽,慢慢地,他好像知道爸爸在做什麼事情,偶爾也會跟我討論演講的內容。
因為每次演講我都是站在臺上,就好像學校老師一樣,彷彿高高在上,他開始對這個形象的爸爸產生了崇拜的感覺。
進入到這個階段後,這個笨鳥慢飛的孩子,彷彿終於「進化」了。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開始變得比較重視,而我對他的稱讚也開始產生效果,只要我講幾句鼓勵的話,他就會雀躍不已。
有一次在家裡,他自己一個人在房間念故事書,我看到他主動去讀書,覺得很高興,於是大大稱讚他,他因此興奮了好幾天,只要媽媽下班,他就會一直黏著媽媽問道:「我是不是會自動自發?」「我有自己念故事,有沒有很棒?」
這意味著,他是「在意」大人的評價的,讚美是有效果的!
從那一次之後,蔡傑都會刻意表現給我看,無論我在打電腦或是在睡覺,他動不動就會拿故事書在我面前開始念起來,實在是很可愛。
蔡傑的耳朵很敏銳,只要有腳步聲靠近,他就能夠判斷等一下是誰會上來他的房間。好幾次晚上我回到家,還沒走到樓上,在樓梯間就已經聽到蔡傑念故事的聲音了,每一次我都會特別去鼓勵他。
我心知肚明,他是故意念給我聽的,蔡傑是個很單純的孩子,我如果沒上去樓上,他就會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我離開到樓下去了,他也就不念了。
雖然嚴格說起來他只是假裝在念故事,但我並不想太早去拆穿他,畢竟這也是人類的社交技巧之一;起碼他願意為了得到肯定而求表現,而不是跟小時候一樣,像根木頭,對什麼都沒感覺。我很高興,他確實又進階了,隨著經驗累積,一點一滴慢慢進化出屬於「地球人」的特質。
偶爾孩子心情好的時候,也會主動跟我聊一聊,有一天晚上,他跟我聊了一個多小時,討論了很多事情,也聊得很開心,言語間,明顯能感受到他非常重視我給他的鼓勵與肯定。
最後我問了蔡傑一句:「你來打分數,你覺得我是幾分的爸爸?」
蔡傑很快地回答:「一百分的爸爸。」
我又反問了一句:「那你覺得……你是幾分的兒子?」
他想了一下,小聲地說:「五十分。」
傑媽本來躺在床上滑手機,並沒有參與我們父子的對話,但她一聽到蔡傑說他自己是五十分的兒子,慈母心疼了,連忙打岔:「為什麼打這麼低?五十分是不及格耶!你至少可以打六十分啊。」
蔡傑回答:「因為不夠聰明,我要一直進步。」
嗯,他也知道自己不夠聰明,有自知之明,是一件好事,但我也忍不住有一點揪心:「爸爸覺得有時候你是五十分,但,有時候你是一百分的兒子。」
我不只是為了鼓勵他才這麼說,我說的是真心話,就資質而言,蔡傑的確只有五十分,但他秉性純真良善,在我心中,他是一百分的孩子。
我看傑媽又繼續滑她的手機,於是,我又再補問蔡傑一個問題:「你覺得媽媽……應該是幾分的媽媽?」我怕蔡傑不會回答,還設法引導他:「你覺得是六十分?還是七十分?」
蔡傑的回答,讓媽媽立刻放下手機,衝過來擁抱他。
他說:「一百一十分的媽媽。」
看來這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傻呀!
(作者為自閉症兒家長,孩子3歲時辭去營造公司工程師的工作,一肩扛起教育責任,專心致力研究自閉症。本文摘錄自《這一刻,我們緊緊相依:地球人老爸與星星少年的成長日記》 一書第P.140~144頁,感謝「時報文化」 慨允轉載。)
Tags: 地球人老爸與星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