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在全球華人的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但對於我來說卻是與平常沒太大差異的日子,也許是因為我自身障礙的關係,以至於哪裡都去不了,更別提在外面到處去遊玩了。
我媽媽雖然學歷並不高,但是從小在家的時間裡,她都會教導我們家的小孩,即便在外面,也千萬不要麻煩到人家,甚至是朋友,因為她說人情債是很難還的,所以能盡量不要欠任何人人情是最好的。
因為媽媽的關係我從小的個性變得就算有朋友邀約,我也會選擇不跨出家門,只因為不想造成他人的負擔,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我是障礙者,基於上述的二個原因,我小時候的朋友幾乎是零。
八歲那年我離開了原生家庭,踏上一個人獨自在外面學校的生活,因為上課的學校與我家距離非常遙遠,也因此當時的我跟家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在學生時代,學校的放假時段,我非常討厭寒、暑假,每當學校開始寒、暑假時,我就一定要回到那個像是牢籠的家,只因為若我一回到家的話,我就變得不像是我自已,只能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地方裡,每天期待著開學的來臨,當然討厭放假的日子,過年也在其中。
「過年」在我小時候的感覺,是非常無聊的,而且必須照著家人的決定過著每一天,完全沒有自主的生活,所以我相當厭惡放假的生活。在我爸還未過世之前,過年期間都必須要回到奶奶的三合院,那個時候的我,並沒有任何移動輔具,每天只能在客廳裡面,看著家人或親戚忙進忙出、小朋友在庭院跑來跑去,唯有吃飯時間才會被抱到大廚房裡跟著家人吃飯,而吃飯時也沒辦法自己選擇要吃什麼菜,家人挾什麼菜我就吃,當時覺得時間可否調快一點,盡早結束這樣乏味的日子。
而現在的過年,雖然不會像以前一樣需要回到奶奶家,不過我媽媽家是舊式公寓,且在二樓,每當我出入家門都需要家人協助、背上背下極為不便,如果沒有需要的話,盡可能的就不會出門,因此每次在過年期間,我也不會特別出門遊玩,只要想到每次出門時,家人都需要協助我,會造成家人的負擔,這也不是我想要的;基於以上種種因素,造成了我每當過年時期,回到媽媽家後,都不會想出門的主要原因。(文/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洪宗賢)
Tags: 228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