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部位極重度的頸髓傷友,狀況就有如美國的「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受傷一樣,頸部以下功能完全喪失,只有頭部還能活動;是脊髓傷友中的重度傷者。潛能發展中心專為高部位極重度頸髓傷友建構的「頸髓社區家園」居住空間,於2014年開使著手規劃建蓋,於2015年10月改建完成。從中心到頸髓家園,乘坐電動輪椅只需約莫15分鐘的距離。
在中心的訓練課程中,頸髓班的每位學員,都會配置一台電動輪椅,訓練傷友自行操作,讓手部功能比較不好的學員,在無法考取摩托車駕照的情況下,仍然能自己控制電動輪椅,使用代步,以方便在往來中心-頸髓家園之間,就如同學校-宿舍。讓傷友能在重傷友,仍然保有邁向融入社區生活、自力更生、重新面對職場、回歸社會方面的目標。
我自己就是155期頸髓班的學員。第一次前往頸髓家園,由生活重建訓練老師,每天帶領著訓練來回往返。一開始聽到中心安排,一但開始上課後,便要居住在頸髓家園,心裡是非常排斥的,因為在心裡層面還是無法跨出面對人群的恐懼,及交通上不方便的來回問題。又更擔心如果遇上天氣冷、颳風下雨,身體會會出現僵硬、張力、手指冰冷,無法操作電動輪椅的不適反應時,該怎麼解決。煩惱了許多,還是決定讓自己挑戰看看不同的生活。
入住後觀察環境,頸髓家園的一樓為訓練場地,有包括如綁沙包、有氧運動等設備,來加強訓練我們的手部肌耐力靈活度。二~四層樓皆為三房一廳二衛的休息場所,每層樓皆有洗烘乾機、冰箱、洗碗槽、微波爐、電鍋、電磁爐……等等常見的家庭生活用品,假日我們便可以到鄰近的生鮮超市購買食材,由手部靈活的學員親自下廚,或者是指示看護煮晚餐。三五好友齊聚用餐,就像重回家庭的溫馨感覺。很多傷友,在車禍受傷後,因為坐輪椅的關係,原來的家如果沒電梯,就再也回不去了,之後再也無法和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一起享受用餐話圍爐的時刻。頸髓家園的設計,重新帶入了家的感覺,讓我們好像重新找到一個家,和同學們成為新的家人。
家園的訓練過程,還有一項重要的課程,就是在沒有看護的陪同下,獨自去購買晚餐。我們會請看護先把錢放在身上,然後找尋晚餐吃什麼,自己前往購買。店家其實都會很熱心的幫忙,主動幫忙拿錢找錢,再把我們要購買的食物掛在不易掉落的輪椅上。然後再駕駛電動輪椅,回到家園,和其他學員一起準備晚餐。這樣的訓練目的在了解:我是可以自力更生的,不畏懼;就算沒有看護的陪同,很多事也可以靠自己完成。
家園附近的民族路上,有低底盤公車可以乘坐到中壢市區。我第一次體驗,在假日休閒時間,獨自一人與看護坐上公車,前往中壢市區。其間不但司機熱心的幫忙,乘客主動的讓位,還協助推我上公車。我感覺只要敢出門,人間處處有溫暖,即可以體驗都市探險,也讓自己面對另一種末名的挑戰,建立更多自信心。
二個月的居住期間,每天老師上下課都陪同在身邊,關心我們的安全。中心老師的用心,無私的教導,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最後每個學員,都可以進步到可以不用成群結隊或是老師的陪同,自己獨自完成從中心至家園的往返。這樣的進步,即使在受傷嚴重的頸髓學員身上,都能看得見。我喜歡這樣自力生活的感覺,更敞開心扉,不再畏懼,不必把自己關在房間,勇敢的跨出人生的另一步,面對原本陌生的人群,體驗新社區的共同居住生活。
隨者時間過去,漸漸的,我開始喜歡上中心安排的頸髓社區家園居住。我很喜歡自己一個人在家園附近逛逛,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也喜歡在沒有看護的陪同下自己購物,與社區的鄰居講話互動;更喜歡往桃園市區跑跑看看,就如同從前一般。因為我不再害怕,如果能把原本封閉的心靈敞開,就如過去身為直立人一樣,只要心態無殘缺,就有機會認識到障礙其實不困難,難的只是自己的心態想法。重新慢慢的認識自己、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心情是愉悅的,也是來到頸髓家園後最大的收穫了。(文/基礎電腦班學員 劉品吟)
(本文轉載自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友善新世界雜誌第9期,感謝中心慨允轉載。)
Tags: 223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