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於2016年暑假邀請新光醫院臨床心理師張嘉紋心理師,為北智協所服務的特教生辦理暑期的人際成長團體,透過活動的策略引導孩子們了解自己、看見自己,進而學習與他人的互動,從實際的情境模擬讓他們發出自己的主見,孩子們從一開始卻步、害羞地個性而不知道如何開口與他人溝通,漸漸的自信心提升、與他人互動,從活動中學習到許多人際互動的方法,透過8次的團體孩子們也成長許多。本文為張嘉紋心理師給與孩子及其家長的回饋與建議。
文/新光醫院臨床心理師 張嘉紋
很開心也很榮幸在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社工員的邀請下,有機會與這群孩子一起共度八次團體的時間,一同相處與遊戲。剛開始時,從孩子對團體的期待就可以發現,孩子們很希望可以來到團體學習交朋友,也希望透過團體的學習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這種對人際的渴望是學齡期孩子很常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除了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與認同外,也漸漸希望在同儕團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面對孩子的期待,我們試著在團體中安排了各種性質的活動,包含自主的創作、分組的競賽、分組的非競賽、小組合作及大團體合作等,讓孩子從各種的嘗試中學習人際互動的技巧,並且不斷的練習如何讚美他人以及肯定自己。從團體的初期孩子們對彼此不熟悉,到團體的中後期,大家會提早來到,並且一起互動、留下聯絡彼此的方式,不只學習了更多的人際互動技巧,也在團體中認識了新的朋友,從比較拘謹漸漸變得放鬆,這些在在都是孩子的進步,看在老師的眼中,是感到欣喜與安慰的。
雖然本次團體的人數不多,算是小團體的形式,但仍可以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孩子善於口語表達,有的孩子善於作畫,有的需要比較多的引導,有的則喜歡成為團體的目光焦點,這些特色都是值得被鼓勵的,無論孩子帶著什麼特色來到,只要將自己的特色運用在適當的地方都能成為優勢!
給家長們的小建議:
- 發現孩子的長處,善用孩子的優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需要父母努力仔細的去尋找,很多時候孩子的長處藏在缺點的背後,像是:愛講話的孩子有著能言善道的優勢、害羞的孩子有著敏銳觀察的優勢,而父母要能從生活中觀察到孩子的優勢,才能進一步的引導孩子善用自己的優勢。
- 說而言不如起而行:對這些孩子來說,往往聽覺的學習比不上視覺的學習來得快,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幫助孩子學習時,用說的不如用做的,讓孩子看到、操作到,這樣的學習會較快而且深刻,因此在幫孩子選擇課程時,也可以多利用操作性的課程來取代念、讀、背等課程,較有利孩子學習。
- 鼓勵永遠不嫌多:對孩子來說,日常生活總有許多挫折的經驗,像是功課寫不完、考試考不好、做錯事被處罰…等等,然而每個人(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是需要被鼓勵或稱讚的,當生活中的讚美跟處罰(責罵)之間失去了平衡,孩子容易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容易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家長們可以試試看讓每天當中對孩子的讚美跟處罰(責罵)一樣多,甚至更多,如此一來孩子對自己會更有自信,也會更有動力表現好、獲得更多的讚美,這何嘗不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本文原載於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好文分享」專欄,本期專題由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提供,感謝協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