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台北客家文化園區舉辦2016年「非營利組織資訊科技運用座談會」系列活動第三場,由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李怡志(Richy Li)分享非營利組織網站的內容與策略,有57個團體共78人出席。
李怡志指出,無論是商業公司,或是非營利組織,網站內容策略規畫都要回到讀者的需求:閱聽人需要什麼內容、在什麼情況下會用到這些內容,以及用什麼載具閱讀這些內容;尤其現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內容提供者如何在這麼小的載具下提供訊息,跟過去的做法已經完全不同。他強調:過去組織與捐款者、支持者之間的默契已不存在,NPO的工作人員在做內容策畫時不要假設閱聽人都了解你在做什麼。
他進一步說明,不是所有的訊息傳播都是透過網路,以捐款者而言,不同的年齡層使用的渠道會不一樣,例如與年長的捐款者溝通,報紙、電視或LINE可能是主要管道;如果是青少年,Instagram可能是主要的管道。內容形式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溝通對象是上班族,就可以用複雜文字跟大圖表來呈現,因為辦公室的上班族都使用大螢幕。
李怡志強調,面對新力量,組織要思考如何提供閱聽人短期參與的機會,即便只是按讚、分享也都是參與,或者開放組織產出的內容讓閱聽人有條件地改做、重組,都是很好的參與方式;組織要調整思維,不要擔心資料被改、不要假設只有我們組織可以做最好,而是用另一個角度思考:會不會有一天有人會拿這些資料去做更好的事?有什麼東西是我可以公開,而別人可以在這基礎上去應用的?
以下為5月18日座談會內容摘要:
新力量崛起:
在早期技術限制下,傳統的消費者只能做一件事-消費,科技不發達,使用者很難與組織互動,但現在新力量崛起,組織要思考:
- 機構有沒有什麼內容可以借助消費者的分享,達到傳播與力量?
- 我跟我的支持者要怎麼互動?
- 這件事要如何被分享,或哪些事應該被分享、並促成分享?
- NPO工作人員不要只是服務做得開心就好。
案例一: Everytown
關注美國槍枝氾濫問題的Eveytown,早期的行銷方式以單向溝通為主,讓使用者無法參與,但經過大調整後,網站所做的內容全轉變成「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以宣傳影片為例,它讓使用者可以參與,並且引導閱聽人到可以留資料的頁面,鼓勵閱聽人分享;社群媒體若只是當媒體經營,僅貼文、貼資料,效果有限;「社群媒體的經營,貼文資料要為社群服務,為社群而做」。
此外,everytown的網站上也有年報、報告可以讓大家下載,以及大量圖卡讓人分享,組織若是希望大家參與你的社會運動,就要提供可以參與的機制。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
目的是「傳播出去後閱聽人可以回來做我們希望他做的事情;透過精心產製的內容來達成目的」。把組織的服務具像化,觸動使用者的情緒,讓閱聽人幫你轉貼、傳播,不要只講服務了多少個案、遍及多少鄉鎮。
影片舉例:麥當勞母親節影片,這支影片沒賣任何東西,但因為感動人心,反而達到對品牌形象加分的效果。
此外,數位內容的敘事尺度也有分別,不要用類比媒體的內容與閱聽人溝通,例如「馬政府在8年內增加到130個免簽證國」;而是改用微觀的方式、與閱聽人有關聯/切身感的方式來進行敘事:「你去過哪些國家?你喜歡哪些國家?你知道在政府的努力下,減少了多少簽證費?」等等。
另一個例子是Everytown的網站可以讓你輸入住家地址,查詢住家十哩內是否有槍枝販賣的商店,因為以美國人的生活經驗來說,十哩內若有槍枝販賣的商店,被槍殺的機率很高。這樣的設計反而比每一州的槍枝使用報告更能引起注意。
案例二:Charity Water
Charity Water的行銷能量來自捐款者,也就是說支持者是他最大的傳播者。Charity Water網站特性:漂亮的首頁、高級的周邊商品、數據資料確實的專案說明、透明的組織介紹(甚至員工年薪多少都有揭露)、精美年報、blog、每周專欄;組織內每個人都經營twitter,包括CEO。台灣NPO假設我們跟社會大眾之間有默契存在,所以我們就不用說明清楚,但Charity Water認為這個默契是不存在的,所以網站策略規畫的出發點是「要怎麼說才能說服你」。
此外,Charity Water大量使用影音呼籲人們參與行動(call to action)、讓使用者自動加入宣傳組織業務的行列,例如寄送精美的感謝函、卡片、贊助證明書(內含捐贈蓋井的照片,上面會有捐贈者的名字,並且有Google Map的座標定位,告訴大家這口井服務了多少人)給捐贈者,讓每一口井、每個案例都有載點可以被分享,所做過的每個案子都可以被追查。收到精美報告的捐贈者,很輕易就可以自己拍照上傳到網路,協助宣傳。
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特性
先確認我的組織會接觸到哪些人,針對這群人說話、提供資訊。經營 FB 粉絲團,不一定要追求粉絲數,但要經營找尋真的粉絲,例如雖然只有100人,但這100人真地很喜歡我、會為我傳播,這樣的品質比數量來得重要。
社群是什麼?所有人都活在社群當中,萬事萬物彼此連結,連結可以是任何形態,如朋友、校友、共同聽一場座談會的連結,各種人的連結所形成的各式社群(community),你的訊息只要進入這個社群的其中一人,沒多久就會擴散到整個社群。
社群可以分為「興趣社群」與「人際社群」,如果經營的是「興趣社群」,你的角色可以是扮演消息靈通者或專家,可以只轉貼相關資訊而不用自己產生資訊。如果是「人際社群」,那你只要命中這個社群中的一個人,其他人也會看到你的訊息。
讓支持者幫你幕款:讓支持者認同你進而幫你辦活動募款,例如 Second Harvest,開放許多支持者(Second Harvest Hero)認同食物銀行的理念,共同參與募款活動。
相關資料請參見:網路星期二–李怡志:非營利組織網站內容與策略
會後問答
- 組織在內容產製上給的資源非常少,人力有限無法專職做內容或傳播,更難產製資料讓參與者再製或傳播,可以如何改善?
組織要思考人力配置的調整,減少對傳統媒體溝通的人力成本,增加對網路媒體的溝通投資。可以考慮把重點人力都放在FB上,經營臉書粉絲團,辦完活動後上傳照片就tag某些人,尤其是重量級人物或意見領袖,通常他們就會再轉貼活動照片。
若組織人力真的很少,就要思考你真正面對的社群是誰,定期產出足夠好的內容來經營社群。除了自製外,也可以策展、轉訊息就好。例如我經營了一個「新媒體研究所」社群,自己也沒有時間時常更新,當初的設計是讓別人一起來發文,我只做到盡量吸引人來貼文,並負責篩選好文來發佈。
不一定要經營粉絲頁,可以經營社團。找到合適的管理員,把權力分享出去,包括邀請其他人、支持者、志工一起協力經營你的社群、網站,把經營權、管理權跟支持者一起分享。
另一種方式是與友善的社團、團體交換連結,增加彼此的支持者。如果組織的性質屬於專業性社團,可以每天設計字卡、持續餵訊息給社群。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針對不同的專案、社群(原住民、客家)經營了 10 個粉絲團,有時會想需要經營這麼多嗎?
每一個社群分開經營,會比通通放在一個粉絲頁經營來得精準、接觸到更多人。閱聽人只要加入其中幾個,就容易培養出一群對環資關心、有興趣的社群。傳統媒體以內容分類,但社群媒體是以族群分類,經營時要考慮到不同社群的興趣跟需要。
幾次上課都提到要有故事觸動人心,但為顧及個案隱私權,很難找到符合媒體需要的素材。
這跟社群媒體沒有關係,所有的媒體不行就是不行,你只能化名化名再化名,可以從個案的服務過程摘出小故事,去個人化來寫。
- 在粉絲頁的經營上,無論用什麼口氣貼文,粉絲轉貼、分享後,不會留言討論,很難引起粉絲間的互動。
互動有時不會發生在你的頁面上,有時是轉走在粉絲自己的面頁,看不到不代表這篇文章沒有互動。如果對方是意見領袖就不會在你的粉絲頁談什麼。可以找同事幫忙反串,為了對話來留言,先設計樁腳,經營時回應也要非常及時密切。
至於如何引發別人回應,對話需要經過設計,不要把話都講完。例如:可以用「你今天吃黃豆了嗎?吃基改真的好嗎?你會擔心吃到基改黃豆會怎樣嗎?」做為轉貼論述性強的基改新聞時的引言。
Tags: NPO資訊運用, 內容行銷, 故事行銷, 李怡志, 社群媒體經營, 社群行銷, 網路行銷, 非營利組織資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