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身心內科

文/陳三能

一、身心內科的工作介紹

  在國內,身心內科的醫師其實就是精神科專科醫師,不過身心內科通常是綜合醫院中的一科,診治的患者和精神科醫院或精神科病房的患者可能很不相同。舉幾個最近的案例:

  1. 醫院某行政主管突然發現血壓偏高,開始求醫服藥,但量得血壓一次比一次高,藥物根本不能控制。醫師安排許多檢查,最後建議血管攝影排除是否有腎臟或腎上腺問題。最後沒有辦法姑且到身心內科看看。經會談了解,此主管律己甚嚴,考上研究所,且最近負責承辦對外之教育訓練課程,回家做家務仍要一絲不茍。評估後認為其壓力太大,血壓升高可能與焦慮有關。停用其高血壓藥物,另投予抗焦慮藥物短期使用,血壓很快恢復正常。

     

  2. 一職業婦女因感覺腦力減退而求診,半年來曾在他院接受多種檢查,包括腦波、電腦斷層,但是都正常。會談中不斷自責半年前因發現先生外遇而要求離婚,認為自己對不起孩子,想和前夫復合,但前夫不願意。患者覺得自己不能專注於工作,對自己信心盡失,時常昏睡,醒來精神一樣很差。經診斷是憂鬱症,給予抗鬱藥物並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三週後有明顯改善,目前仍持續治療。

     

  3. 一男性公務員主訴是十多年來一直困擾於陣發性喉嚨異物感,自述看過所有耳鼻喉診所,但是都無效。患者起初否認有任何相關壓力或事件,但給予抗鬱藥物之後,喉嚨異物感改善九成。後來才透露長期有和同事人際間的困難,且太太從來不聽他的大小意見,他覺得日子很難過。

 

二、放鬆不只是一種治療程序,更是一種技能

  常有人問,現代環境壓力是不是愈來愈大?現代人是不是較容易得精神疾病?其實同樣的壓力,可能會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常視你如何反應、如何看待壓力而定。但若長期處在相當壓力下而不知調節,則此人身心一定會受到傷害。常見到具攻擊性和競爭性的患者,強烈需要控制環境,集中注意外在的事物,而很少留心辨認內在事件。他們通常不知如何放鬆,放鬆或放手對他們而言是不自然的。他們認為坐著不動(冥想),不太可能導致成就,他們應該要能夠忽略身體感覺的存在,不停往前推進。這些現代人可能很少作夢,很難感知那些伴隨情緒或壓力經驗而來的身體感覺,然而,一旦出現症狀時,他們卻會過度專注在身體感覺上。

  沒有所謂「正確」的因應方法可以適用於所有的壓力情境,也沒有一套可以通用於任何人的放鬆技術,放鬆專家發明放鬆技術原本不是為了拿來做為治療工具。專家相信,重覆地練習鬆弛可引導認知改變。

三、生活品質

  治療或因應疾病不能不考慮個體的獨特性,同樣的疾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抱怨和主訴,有不同擔憂、感受,有不同的生活改變。藥物可能控制了癲癇發作,但患者可能仍無法有正常功能,仍感受不到幸福、愉快。許多新藥與新治療的研發,已經引進生活品質的概念,患者在求診過程中,應該勇於表達觀點,不要認為自己的感覺、想法不重要。治療的一方可以學習了解到,生理徵象無法做為判斷病況的單一標準,患者所有的表現都是複雜的認知、覺知現象,而且是一種超越生物機制的複雜心理社會歷程。

四、精神藥物治療

  相較於他類藥物,大眾對精神科藥物的看法顯然非常兩極。藥物可能停止干擾性思想、減輕心理痛苦、振奮低落的情緒、增進自尊、提供希望等等……。看診過程中,提供患者藥物治療的選擇,有人感到如釋重負,因為他們的症狀是源於某些可以被藥物矯正的「化學不平衡」,而與性格或某些他們可能必須負責的因素無關。有人卻認為自己應該控制自己的感覺、想法,應該能控制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不想讓藥物控制自己。

五、諮商及心理治療

  我們的角色是協助病患找到合適的希望,例如,如果病患帶著不真實的期待來找我們,像是希望完全治癒疾病,我們不會試圖打消他們對這種可能性的信念。我們也不會擬定未經證明的治療方式來加強這種信念,如果病患感到絕望,我們不會鼓勵這種絕望,但也不會只是用傷心的同情式點頭來反應。我們和病患一起努力來了解絕望及其功能,然後我們努力協助病患找到絕望之外的可能方法,如果治療或疾病免除的希望無法持續,那麼病痛的減輕、醫病溝通、家庭關係和個人滿意,都可以是共同努力的目標。

(作者為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醫師。本文由「高雄市超越巔峰關懷協會」提供。)

 

Tags: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