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台中啟聰學校巡輔班/陳玉菁

緣起

  今年二月,是我生命中的一大轉變,從高職幼保科轉任中聰巡迴輔導工作。由於時間的匆促、工作的繁重,我實在沒有太多惶恐的機會。經由龐雜的個案資料彙整、相關資料的收錄整理,和不斷的研讀與請益諸先進,終而對於聽障生的巡迴輔導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輪廓。隨著風塵僕僕南征北討的訪視腳步,踏遍了城鎮鄉村、大街小巷,我竭盡所能地提供服務,由中吸取了豐足的經驗,也更貼近了輔導區的每一個孩子。感謝這一段與龍族同行相伴的日子,雖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心中卻是歡愉踏實的!只因真心喜愛,使我源源不絕!

所見,所思,所感

陪他走過孤寂之路 家庭教育的重要
  在訪視輔導中,普遍發現源於聽力受損,所衍生出溝通、學習、人際交往,以至於心理、行為各方面的問題,其間卻顯示出極大的個別差異。聽障程度與其學校適應、成就表現,以及自我形象等卻無絕對的相關,更大的影響,應視其早期的溝通訓練、適時適切的教育安置,和家長的處遇而定。有的學生,因未能及早發現聽力障礙,父母又缺乏相關知能,疏於聽力保健及聽能溝通訓練,甚或安置在啟智班就讀,以致於在回歸正常班級之後,產生極大的適應困難,而有溝通障礙、孤獨、自閉、學習困難,導致自我貶抑的現象。相反的,有些幸運的孩子,則在家庭與學校密切合作之下,自幼即在無盡的關注及正確的導引中,渡過了漫長的孤寂之路,而能沈穩、踏實地邁向獨立,進入有聲有愛的世界。由此可見,及早發現,做好親職教育、善用資源、推廣聽障理念,確實是聽障學生回歸主流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這也是巡輔工作向下紮根、向外拓展責無旁貸的當務之急。

良好的第一次接觸 新生就學輔導
  今天,普遍存在於時下一般年輕學子的同儕認同、異性好奇、升學壓力及親子衝突……等特質,在這群孩子身上並無二致。然而由於聽覺受損、溝通有礙,除極少數適應良好之外,大多數聽障生在新環境的適應上產生極大的衝擊,初時不僅鎮日枯坐,聽不懂也跟不上,造成課業學習上極大的困擾,一連串挫折、貶低、消極……等負面情緒更是接踵而來。在學生、家長、學校三者皆未有萬全準備之下,聽障生面對新環境的重大挑戰,是可想而知的。故而,對於聽障生的新生就學輔導,巡輔工作可以

舉辦研習活動提供老師聽障生的學習特性、溝通原則……等,以順利達成師生的第一次接觸。
建議普通班導師(教師),宜儘量口齒清晰、說話速度、聲調合宜、且富熱忱、有耐心,能同理聽障生的內心世界。(三)協助實施班級輔導,或舉辦聽障週活動,宣導聽障理念,拉近其與聽能者之差距,方可真正協助其展開新生活。
升學不是唯一的路 生涯輔導
  此外,在接觸中,我也見到了球藝精湛、電腦奇才、鍾情音樂……卻苦惱於學業成績低落而徘徊於留級邊緣……或因忙於補習而精疲力竭的孩子...。今天日益高漲的升學壓力,在聽障生回歸主流後,也無一倖免!就是歷盡千辛萬苦,擠進窄門,離鄉背井的無依,課業及人際的適應……,也是揮之不去的夢魘。由於大學生活適應困難而休學、退學者不乏其人。今天,社會的潮流與家長的期許,導致學校教育完全忽略了因材施教應有的尊重與開放,孩子因此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我們必須認清 永遠無法教會老鷹游泳、玫瑰種子也絕不可能開出綠豆芽;然則,展其所長,因勢利導,老鷹將飛得更高更遠;玫瑰花朵也將愈燦爛芬芳!因而在回歸主流後,更該協助家長與孩子,真誠面對自已,接納聽障的事實,培養彈性而開放的生活態度、發現興趣、習得一技之長、做好生涯規劃,以及在其升學、就業之後的追蹤輔導,並與大學輔導中心或家庭職場做好轉銜、聯繫,在在都是巡迴輔導的重點工作。

珍重耳朵,鍾愛一生 聽力保健與溝通訓練
  另外,與聽障者最切身的聽力保健及助聽器使用與維護上,也常見孩子因為配戴不適、或自卑等原因,而有疏忽或不戴的情形,不僅影響溝通,且有聽力減退之虞。多數聽障生在團體中也常因口齒不清、表達困難,甚少開口。因而在人際交往、分組討論中產生極大因擾。針對此等問題,唯有透過宣導,一再提醒,並與家庭、學校密切配合,安排支持性溫暖的情境、設計結構性、系統化的活動,讓孩子有接受聽覺剌激的習慣,及開口說的機會,以協助其告別無聲的世界,走向多采的人生。

建議

  聽障生回歸普通學校,享受了更多社會互動、語言學習的機會,在連續而不分離的前提下,尊重每個孩子的個別情況,施以個人、家庭、學校,以至於社區必要的協助與宣導,正是巡輔教師的職責。在深入瞭解現況之後,個人發現可著力的方向確實很多。現階段,可由下列幾點著手:

針對聽障生的心理、學習、溝通等特質,提供輔導方針與技巧,對普遍及個殊現象,進行個別輔導。
對於聽障生所需之語言治療、說話訓練、聽能、讀唇(話)訓練……等,提供必要之協助,以補一般學校資源不足之憾。
加強親職教育及社會(區)宣導,結合社區資源(如聲暉協進會)、大專院校特教中心,提供課業輔導、團康活動...等。
主動出擊,結合各區家長、學校及學生的力量,將經驗分享、傳承、力量集中。如升學、就業資訊的共享等。
提供研習進修之機會,落實巡輔班教師的專業性,以求在聽能、口語訓練及助聽器使用,或升學、學習、人際、生涯等輔導上個人知能之專精,俾提供適時適切的諮詢服務。
建議由教育廳發文各校,排定固定巡輔時間,成為資源班之課程之一,使師生正視巡輔功能,而能針對不同之困難及需求,實施個別化教學,提供長期、適切之服務。
結語
  在投入巡輔工作的四個月中,深切感受到溝通交流、經驗分享的豐碩喜樂!集思廣益的結果,愈接近問題,也更拉近了彼此,從而在學生、家庭及學校間匯集出一致的力量,引領孩子在有聲有愛的世界活得更自在、昂揚。巡輔工作更是一種「助人成長、自我成長」的雙贏經驗,在一次次模擬無聲的情境,及訪談一位位引頸期盼的個案中,只覺付出太少,而獲得更多。在生活的體驗及生命的追求上更深刻地感受「一步一腳印」的智慧,而孩子們的成長,正是我願意付出、努力的活力泉源,深信「一粒麥子不死」,我願化作那埋入泥土中的種子!

一九九七.六、十二于中聰巡輔班     

(本文選自聲暉雙月刊,由臺中縣聲暉協進會提供)

 

Tags: ,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