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遲緩兒童快樂學習法寶

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Q1:如何選擇托兒所或幼稚園?

  如果您是居住在臺北市,臺北市目前已經開辦多元化托育措施,可以在每年的六月參加統一的分發,報名可向臺北市社會局五科查詢。

  如果您想自己找托兒所或不得不自己找托兒所,請您可以:

  • 視孩子的特性,考量托兒所或幼稚園的大小,如果孩子有比較好動的現象,您應選擇班級較小、人數較少的托兒所或幼稚園,人數每班不要超過30人。
  • 環境的安全性、器材設置的安全性也應以無毒質料為宜。
  • 活動空間,應以足夠孩子活動為原則
  • 所(園)長對發展遲緩孩子有最起碼的了解,願意溝通,鼓勵家長參與態度者佳。

 

Q2:怎樣找適當的托兒所或幼稚園?

  •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孩子學習成長的環境。
  • 多方打聽目前各托兒所或幼稚園的服務方式
  • 以離家近或離公司近為考量的範圍,列出考慮名單。
  • 親自拜訪,瞭解學校的作息及托育方式。
  • 和家人商量(或和個案管理員討論)後決定。
  • 試讀、試托,在試讀試托期間要主動與所(園)方連繫,瞭解適應情形,如遇困難,應先進行溝通,試提改變的可能性,和保育老師共同解決問題,若無法改變再考慮是否換個環境。

 

Q3:老師(保育人員)一直抱怨孩子的行為表現時,應怎麼辦?

  • 當老師(保育人員)一直向家長抱怨或不斷只陳述孩子的不適應行為時,通常家長有二種反應,一是不斷的向老師對不起,另一種是漠視老師的指責,這二種反應其實都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
  • 當老師(保育人員)出現上述狀況時,多半是老師(保育人員)面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時,無力招架所致。可能是因為班級人數過多,也可能是老師缺乏相關專業知能及人員的支持所致。此時和老師進行任何說明和辯論是無效的。
  • 良性的處理方式:可請老師再詳細描述行為發生時候的情境,家長也可回想在孩子生活上是否亦曾出現過,或從未出現過,然後和教師說明或請教有沒有可以處理或應對的方法建議。當家長以孩子的問題解決為主要的溝通重點時,衝突就比較不會出現。家長也可適時給予老師鼓舞或分享自己的處理方式。
  • 如果您已經察覺當下情緒反應已經有些被激動,就不要急著當下要討論,可以先帶孩子離開,另外再找機會溝通。
  • 當所有的溝通都遭到拒絕或負向情緒反應時,那麼您可能就要考慮尋求行政支持,或是重新安置。
  • 通常這樣的問題多半都與情緒相關,因此,要避免情緒的渲染,以問題解決為主。

 

Q4:當孩子回來,告訴家長在校被欺侮時,怎麼辦?

  由於發展上的限制,常常孩子會遭到同儕排擠的情形,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您可以:

  • 主動找老師詢問當時狀況,並請老師擔任中間人,製造成功的同儕互動機會,改善原來的關係。
  • 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認知,而導致孩子自己愈來愈退縮的情形,父母親可以利用說故事的方式,或扮演的方式,說明同儕的行為和孩子本身的好壞沒有關係,和其他小朋友以及自己對發展遲緩的認識不夠有關,鼓勵您的寶寶找到自己的優點,表現自己的優點來建立其他友伴的關係。

 

Q5:孩子非常活潑、好動,無法專心上課,怎麼辦?
  孩子在校如果一直好動,老師認為孩子很故意,家長要注意觀察:

  • 是不是上課的內容太難,或是孩子沒辦法理解,沒事好做,只好搗蛋。
  • 是不是孩子的人際互動方式,總是以搗蛋、好動、分心來引發大人或同伴的注意。
  • 是不是孩子真的有不自主、無法克制的行為出現等。

  在觀察的過程中,可商請老師一同協助,對於實在無法克制者,可能要進一步徵詢醫療人員是否需接受藥物的治療;對於分心是為引起大人或同伴的注意方面,可以透過行為改變的方式,鼓勵以適當的方式來表達;對於上課不專心者,可以商請老師調整座位或放慢解說速度,調整對孩子要求期待水準等來進行處理。

Q6:若遇到托兒所或幼稚園中其他家長的排斥時,該怎麼辦?

  首先,父母親要先給自己一個信心,每一位孩子都有選擇學習環境的權利,您也是一樣。另外,如果其他家長會排斥,這主要是因為對發展遲緩孩子的不瞭解,所以您可以透過老師或所(園)方向其他家長說明孩子的狀況,也可以主動向其他家長表示友善,並表現出自己也是努力的在為孩子的成長努力,同時也表現期待並感謝他們的諒解和接納。此外,孩子外表的行為舉止也會影響其他家長的印象,因此對孩子儀容,一定要協助儘可能的維持整潔,這也是一個可行之道。

Q7: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得到適當的教導?

  要瞭解孩子的學習,父母親可以:

  • 定期的和老師討論孩子的問題及詢問孩子的學習狀況,如果時間許可,盡量自己接送孩子,利用接送時和老師溝通,如果無法自己接送的,可以用電話或聯絡簿,或參加園(所)方舉行的母姊會或教學參觀活動,透過這樣的機會和老師溝通。
  • 觀察其他小朋友的反應,透過其他小朋友對自己孩子的反應,可以得知學校生活的大概。
  • 留意孩子是否有學習的作品帶回來或是學校有沒有為孩子訂定輔導計畫或是個別化教育計畫。

 

Q8:發現孩子不喜歡上學該如何協助?

  如果孩子表現出不愛上學時,父母親要主動的瞭解孩子的學習情形,是不是在學校受到什麼樣的挫折?是人際關係,還是跟不上進度?通常和學習挫折、人際困擾的影響最大,父母親可一方面鼓勵孩子上學,另一方面和老師討論溝通找出可以修正的方式,重新建立孩子上學的成功經驗。

 

Tags: , ,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