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愛又溫馨的農場

文/劉文谷

滿懷著對農藝的熱愛與憧憬,2001年加入「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這個大家庭後,我開始和「信望愛休閒農場」結下不解之緣。雖然發展中心主任說,這是一塊可以讓我實現理想的夢土,但我很明白這是一份重責大任,因除了要耕耘好一塊地之外,重要的是要帶領這一群身心障礙朋友一同工作與學習。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嶄新的任務,也是一個考驗,因為當時的我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並不多,不過,我不慌,因為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氛圍讓我知道,我一定可以適應得很好。

在對身心障礙學員有深入瞭解的發展中心眾多前輩的帶領下,「信望愛休閒農場」從規劃開始,從初時的荒蕪歷經多年來的墾殖,使命不曾改變,工作方向在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下,終於有了今日的光景--一個可愛又溫馨的「信望愛休閒農場」。

目前農場的工作人員共有9位,除本身任職專案經理一職外,尚有5名多元就業方案留用人員,1名社區弱勢青年以及2名97年度多元就業方案人員。除了我以外的8名人員中,就有3位身心障礙者以及4位中高齡就業人員。

在農場的經營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應該就是「人力」的部分。因為即便大家都很努力的工作,卻無法克服先天上的限制,使得部分一般人容易做到的事,他們卻要加倍付出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例如肢體障礙的員工,兩、三個人的產能才能抵上一個一般人,心智障礙的員工,在學習工作技巧以及工作判斷上,本來就相當困難,甚至有些工作是身障者根本無法達成的。為了改善這個情形,我們改採中高齡失業者與身心障礙者搭配工作,這個方法,不僅讓身障者不易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也提供了鄰近地區的中高齡失業者的工作機會。經過多年的輔導與訓練,工作人員在工作技能上已漸漸成熟,身障者和中高齡失業者之間的工作配合也產生了默契,所以農作栽培方面算是漸入佳境。

農場經營的第二個困難點為「銷售通路」,因切花市場幾達飽和,而所合作的花店需求量異動不大,無法有效提升銷量,為此,農場特地參與內政部所推動之「優先採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或團體生產物品及服務辦法」,提供公部門所需之各式植栽及綠美化等服務,故收入來源由切花轉以各式盆栽及農產品代售為主。

為了達到自給自足以及融入社會的經營目標,農場由單純生產花卉模式,開始轉型為推動教育導覽與農村體驗之休閒農場,這又讓原本就較弱勢的工作人員,面臨了一個全新的挑戰。要由單純的農作生產轉變成直接面對客人提供服務,需要更多心思、更專業化的訓練。因此,為了符合轉型需求,我們挑選了適合的工作人員,提供不一樣的職能訓練,例如:導覽解說訓練、農村體驗活動帶領訓練以及廚藝訓練,希望藉由不斷訓練與操作,讓工作人員能力更提升,農場也能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而這樣的成果,不只是單純經濟上收入的增加而已,也讓社會大眾看到身心障礙者努力灌溉的成果。

第三個困難,也是目前最急需改善的「設備設施」方面。因原本只是單純農作生產,所以並無其他休閒設備設施,然而開始進行教育導覽及農村體驗後,為了要提供遊客更舒適休閒遊憩的空間,因此設備設施的改善,是絕對必要的。目前初期已改善焢窯區域,由原本無法抵擋風雨的簡易棚架,到目前已在園區內增建一座鐵皮涼亭,供雨天活動使用。

但是,這樣的硬體設備對一個希望提供身心障礙者訓練的場所來說,仍是極度不足的,所以得依靠發展中心持續的募款,讓社會善心人士的捐贈繼續協助發展中心的學習訓練,也幫助農場的綜合服務建設,希望發展中心為身心障礙者訓練種下的希望種子,能夠持續不斷的往下紮根、向上成長。

(作者為「信望愛休閒農場」專案經理。本文由「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提供,感謝該中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