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個遲語兒

文/黃雅慧

當別人家的同齡的孩子,嘰哩呱啦的童言童語,Kris 卻還是「一ㄧㄚㄚ」的。

長輩一直告訴我:「男孩子語言發展本來就是比較慢」、「先會走路的小孩語言發展會慢些」、「大隻雞慢啼」,我無法寬心,引頸企盼 Kris 的開口。

2006年4月帶著19個月大的 Kris 開始一連串的檢查,認知評估、會復健科、會語言治療師、聽力檢查……,報告出來診斷是語言發展遲緩,伴隨輕度認知遲緩,原因不明,給的建議是語言治療及提早進入團體生活(幼兒園)增加語言剌激。

該年10月Kris 開始了早期療育。

每個星期五上午固定的請了假,帶 Kris 去接受早療課程。

台南縣「伯利恆文教基金會」早療組的陳美榛老師一開始邊和孩子建立感情邊評估孩子的狀況,再依評估後的資料,針對 Kris 在發展上的不足,設計了一份屬於 Kris 的課程。上課時可以看到老師的用心,事前就準備好的教材,細心溫柔的引導 Kris 進入課程。即使孩子遇挫折鬧彆扭或抗拒課程,她也能輕易的化解,讓 Kris 心甘情願的回到位置,繼續課程。

整套課程裡不僅是孩子上課,老師也教媽媽如何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東西做教材(如衣夾子、湯瓢……),替孩子做訓練。平常在家裡和 Kris 也能依樣畫葫蘆:媽媽煮飯,Kris在水槽邊拿湯瓢摇水玩;媽媽晾衣, Kris 跟著在旁玩衣夾子……。日常生活裡,我們開心的「玩」著老師所教的課程,不需要很刻意的安排。

Kris 的求知慾很強,每天做最多的事就是指著不同的東西,要媽媽告訴他那是什麼。

美榛老師說,他想知道就不斷的告訴他……。

我不停的和 Kris 說話。開車時,告訴他沿途遇見的:這是挖士機、一台貨車過去了、這是學校、紅燈了要停下來……。他也喜歡玩翻書找食物的遊戲,不斷的重覆,樂此不疲。從遊戲裡學習, 是Kris 喜歡的方式。

Kris 的認知其實是ok的,就是沒辦法用最簡單的方式——語言,讓別人知道Kris是會的。當時能說出的語彙,10根手指頭就數得出來。當媽媽的有時會因擔心產生了負面情緒,對著 Kris 大發脾氣。我覺得孤單,覺得無力,好想知道 Kris 何時才肯說話?

我的疑問、我的擔心,美榛老師看到了,她遞了本書《遲語天才~愛因斯坦症候群》給我。有群孩子就像愛因斯坦,資質聰穎卻慢說話,他們也像愛因斯坦一樣被貼上「自閉症」或「注意力欠缺症」的標籤。作者認為早點發現孩子的問題、更加注意孩子的身心發展,但不要太早為孩子貼上標籤,畢竟每個孩子的發展是有差異性,並為遲語兒的父母提供不同的參考。翻完書,希望 Kris 就是那群小孩的一份子,有一天就會說話了,媽媽也就釋懷了。

Kris 漸漸有些音出來了,我開始試著把他的音變成語彙。

誘導他開口練習說話,遊戲是個很好的方法。2007年3月的一個午后,開始讓 Kris 練習坐馬桶,和「馬桶先生」培養感情。然後就是那麼的偶然,Kris發出「一」的音,媽媽順口說了:「1-1-1」,Kris也跟著唸:「1-1-1」。靈機一動,媽媽唸了:「2-2-2」,Kris也跟著唸:「2-2-2」,接著是「3-3-3」、「4-4-4」、「5-5-5」……。那一天在遊戲的情境裡,Kris 會了「1、2、5」。一星期後他會回應媽媽的話,說「好」,看著 DVD 影片裡的老虎,說出了「虎」。再來是會回答「是」,學鴨子、學小雞叫……。3月底他已經會數1、2、3、4、5、6、7、8、9、10了(6、9的音還不準)。5月時終於正式的叫「媽-媽」了,盼好久了,那種感覺——好感動、好滿足!

2007年5月,回醫院做一年一度的評估,那一天他極度的不合作,全是陌生的阿姨叔叔,他拒絕作答。評估書上的診斷是:語言發展遲緩,伴隨輕度認知遲緩。

日常生活裡所觀察到的 Kris 只是說話慢了點,但並沒有認知的問題。對醫院說出了我的疑惑——針對孩子當時所處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工作人員,在不合作的情形,所下的「認知遲緩」的診斷,似乎缺乏可信度?

院方回答我,那是一個國際化評估工具(我很清楚,我學過這方面的課程),僅能依他所見小孩的情形下診斷。他們認為,其實把孩子設定在較差的診斷,及時把握住幼兒的療育時機,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這樣的解釋——沒錯,但不完全正確。因為孩子的不合作與注意力不足,所以影響了它的效力,所下的診斷就缺乏可信度。建立了孩子的信任感,再施以評估,並參考各方的資料,所得的結果才是客觀的。早期發現發展障礙所缺陷的功能,早日進行必要的療育訓練是必然的,但準確的診斷,減少資源的浪費,減少媽媽的不必要擔憂,不是更好嗎?

Kris 在2007年6月進入「伯利恆文教基金會」的慈母幼稚園。一開始有點不適應團體生活,每天都得上演一齣和媽媽難分難捨的戲碼,但回家時就像隻快樂的小鳥,拉著媽媽不停的唸著童謠,唱著兒歌,語彙更是增加了許多,也開始用「句子」和媽媽交談。早療課程也隨著 Kris 進入了學校,美榛老師每個星期五背著重重的教具到學校為 Kris 上課,繼續誘導孩子在團體裡肯開口說話,和他人正常的溝通。我只能用「進步神速」來形容 Kris 上幼兒園這段時間的情形。

Kris 說了話,爸爸說他心裡的大石終於落了地。媽媽也是。

在遇到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難時,除了告訴自已要勇敢,但身旁的人給的愛和支持是少不了的。

我深信我是幸運的,遇到這麼好的一群人(早期療育工作人員)指引方向,帶我們穿越困境,在低谷裡努力的往上爬。也期待和 Kris 一樣的遲語兒,能同我們一般的幸運,接受早期治療,把握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時間,及早啟動孩子與外在世界溝通的關鍵管道,早日帶領孩子走上正常溝通的康莊大道。

謝謝伯利恆的老師、社工師——所有關心 Kris 的天使。

(作者為「伯利恆文教基金會」慈母幼稚園學生家長。本文轉載自2007年9月伯利恆會訊第37期,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