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同理與支持的關懷訪視服務

中心工作人員與服務使用者在院子裏的大樹下乘涼

文/編輯部

社工業務必要的服務項目之一即為「訪視」,它是和案家及服務對象建立關係最重要的第一步,藉由會談的過程蒐集並了解受訪者或其家庭相關之資料,以提供、連結需要之協助來幫助案家。家庭訪視前需要做許多前置作業,於家系資料與生態系統及訪視目的應先行了解,再確定區域、案家聯繫、路線搜尋、需求評估、物資裝箱…等。

載著物資前往探視小柏,小柏媽媽開心的出來迎接,社工揮著手打招呼:「小柏媽媽,今天沒出門上班嗎?」,與小柏相依的媽媽說:「疫情期間,計程車生意減少,但至少能降低染疫風險;小柏在家喜歡看電視、喜歡在社區小巷走動,但至少在安全區域內。」

邊說邊走到自己種植的大樹前,媽媽抬頭看向大樹說:「這是我種的大樹,在樹下乘涼非常舒服(邀請一同走至大樹下);這是我種的桂皮,燉雞湯很好喝喔~(拔幾片給社工轉交給家園料理)。」媽媽淘淘不絕的分享了30分鐘,甚至暢聊到想邀請社工一同用餐繼續聊。

媽媽帶著微笑,淡淡的說:「小柏的阿嬤走了後,在家很少有人跟我聊天了。」小柏家生活樸實,媽媽只希望小柏能身體健康、平安學習。關懷訪視並不是只有針對服務對象來解決問題,有時家長需要有人傾聽與互動,能同理家長的辛勞,這也是一種心理、情緒之家庭陪伴支持;社工要走時,依舊叮嚀著小柏,要多幫忙媽媽做家事喔,媽媽帶著溫和的笑容叮嚀著社工路途平安!

(本文轉載自財團法人台東縣私立牧心智能發展中心臉書,感謝中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