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他做得到

瑞復益智中心 謝淑雲

---介紹一位模範勞工的訓練過程---
  親愛的讀者,請您跟隨我,我將要帶您去參觀一個奇蹟。到了,這是台南市南區的一個開放式的國宅社區-建南國宅。首先看看社區中二條交叉的道路,是不是很乾淨?同意吧。行走在馬路上時,請順便瞄瞄臨近道路被水泥矮籬圈圍住的四處草皮庭院,庭院中的樹木您當然看到了,樹下面的草皮給您的感覺如何?是不是雜草蕪蔓?沒有啊,觸目所及只是稀稀疏疏長不及踝的草在風中搖擺。那麼請問庭院中稀疏的草皮傳達給您的是什麼訊息?對了,這表示在它們還來不及繁衍長大以前就被無情的鋤頭給鋤掉了。請再繼續跟著我漫步前進,走下馬路旁的斜坡道進入偌大的地下停車場,如何?陽光照射不到的地下停車場,竟然看不到蜘蛛網,斜坡道和停車場的地面上也看不到紙屑煙蒂。很難得,是不是?地下停車場內有三扇鐵門分別通往25號、27號和29號的住戶的樓梯,想不想盡去瞧瞧?看完了,順便也看看55號、2號、4號、28號和30號的公共樓梯,好嗎?OK社區內的公共樓梯全部看完了,如何?樓梯間看不到蜘蛛網,同時入口的大門、窗戶、梯級和扶手也都很乾淨。阿!對了,停車場內正對著斜坡道不是有一間附有廁所的小辦公室嗎?對了,就是您曾借用上廁所的那一間,整理的還好吧?豈只還好,是真好。

  「真的嗎?所有這些工作真的都是剛才我們在2號樓梯間碰見的那個看起來很老實的心智障礙男生一個人獨力完成的嗎?」您瞪大眼睛發出疑問,「正是,所有這些工作確確實實都是他一個人獨力完成的。」我驕傲地回答著:「更難得的是他在這裡工作至今已滿一年,絕大多數的住戶對他的工作表現都很滿意。這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接下來您一定會急著發問:「他怎麼做得到?」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八十六年十二月中旬,不斷接到台南市智障者福利家長協進會、台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和一位陌生婦女的電話,三處電話傳遞的是共同的訊息,請中心的職業輔導組的就業服務員幫忙輔導本文的主角育弓(假名)再就業,因為他在該年的四月被洗車場的老闆資遣後,八個月來一直找不到工作而賦閒在家。原來那位陌生婦女是本文主角育弓的母親,電話中的口氣非常誠懇而急迫,我約他們於本中心校慶當天在中心見面。初步會面的印象為案主育弓是一位年齡二十出頭的中度心智障礙者,高高瘦瘦的但骨架粗大,靦腆害羞,相當乖巧,問他話語時,發現他僅會鸚鵡式的答話,從他們母子間的互動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從生活起居到舉止行動完全接受母親安排,受到母親過度保護的大男生。

  接案後,就服員到案家拜訪晤談並進一步評估育弓的工作能力,發現他有工作意願和動機,溫和有禮,能夠接受指令行事;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完全不識字(包括文字和數字);不會數數;不會使用金錢購物;不會過馬路;不會撘公車;沒有方向感;缺乏機動變通能力;缺乏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精細動作也不好。根據前述種種,比較適合案主的工作為工廠作業員、包裝員、搬運工、洗車工和做固定工作的清潔工。概略目標既定,便朝這幾個方向幫案主尋求工作機會。正好建南國宅原來的環境清潔維護工(也是由本中心輔導的一位朱姓案主)要轉業,雇主仍願意保留工作機會給心智障礙朋友,在徵得案母和雇主的同意後,由育弓接替這個缺,預定在八十七年二月二日開始上班,每星期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六小時。工作敲定後,就服員和行政督導便根據雇主的需求和案主的基礎能力磋商研討而擬定案主的就業服務計劃。計畫內容如下:

就業前的準備訓練(包括交通訓練):因為案主賦閒在家已超過半年,筋骨長期不勞動恐怕都生鏽了,此就業前的準備訓練可說是一種暖身運動,目的是讓案主的筋骨活絡起來,工作意願甦醒過來;同時趁此機會訓練案主過馬路、撘24路公車和到站上下車的能力。就業前的準備訓練預計在八十七年一月份內進行,訓練地點就擇定在職場–建南國宅。
就業後的工作適應能力訓練:從正式上班的八十七年二月二日開始,訓練地點就在職場現場。訓練內容為:

  1. 任務的教導:第一段所提的那些工作內容的教導;清潔工具和園藝工具的正確使用的教導;正確清潔技巧的教導;正確的工具歸位的教導。
  2. 工作環境的適應訓練:協助案主逐步認識廣大的工作環境、工作範圍、用餐的地點、午休的地點和盥洗的地方。
  3. 交通能力的的繼續加強。
  4. 職場上自我照顧能力的教導:譬如午餐時到哪裡用餐、如何點餐;下雨天做園藝和清掃馬路工作時要換穿膠鞋戴斗笠甚至穿上雨衣;夏天做園藝工作和清掃馬路時必須戴上袖套和斗笠;隨時準備一瓶水在工作車上以為解渴之用。夏天流汗多,訓練案主用完午餐後要換一件乾淨的上衣再午休。
  5. 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導案主當垃圾袋或洗廁所用的鹽酸沒有時,該去 找誰(主任委員)請求補充用品。
  6. 人際關係建立的訓練:譬如訓練案主上下公車要微笑向司機先生問好道再見;就服員訓練案主搭公車時,要抓住機會向公車司機與每天同時搭乘公車的乘客介紹有關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的種種業務、稍微介紹案主的一些狀況,則司機與乘客自然而然會變成案主撘乘公車的自然支持者。訓練案主在工作現場碰見社區居住戶要打招呼,就服員要以身作則,則將來當就服員撤離而案主單獨作業時,碰見突發狀況如下大雨會有人自動呼喚案主進入屋內避雨,否則案主必定會冒著大雨繼續工作,因為案主是那種一旦被制約訓練成某種模式後則必定不敢有絲毫違背的那一類型。
  7. 獨立完成工作及持續工作的能力訓練。
  8. 職務再設計:從第一段可以了解國宅的環境清潔維護工作實在繁雜,沒有經過職務再設計,案主壓根兒無法勝任工作。為案主所作的職務再設計真是五花八門包括設計文字式總工作表、照片式總工作表、項鍊式單日工作表;在各樓層的最底層大門口牆壁上黏貼各樓層的門牌號碼(已經放大)以供案主辨認;在樓梯的梯級上貼上換水的標誌提示案主應該換水;使用在不同時刻會響的鬧鐘來提示案主何時該停止草皮的整理工作、何時該停止地下室的清掃工作及提示案主午休結束要開始下午的工作了。工具車的備置以方便案主的工作並節省案主的體力和時間。種種的設計、規劃和策略的使用在在考驗著就服員的智慧,對就服員的腦力也是絕大的挑戰。
  9. 工作表使用的訓練:訓練案主怎麼看總工作表、怎麼翻閱總工作表、怎麼使用項鍊式工作表和怎麼依據工作表行事而完成每天的工作流程。
  10. 各種提示輔具的使用訓練及看到輔具該有什麼正確反應的訓練。

  總之,對於本案主而言,其工作適應能力的訓練真是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就服員經過三個月非常辛苦的職場上一對一的密集輔導,這當中工作表方面也經過幾次修改,加上二個月密集的追蹤輔導及以後稀疏的不定期的追蹤輔導,案主終能愉快的勝任該國宅的清潔維護工作。

  24路車的公車司機有些較敏感較具社會關懷意識的注意到案主的由無而有,注意到案主的成長,曾經對筆者說:「老師,你們的工作真是有意義,值得尊敬。」但我心中非常清楚心智障礙者的社區化就業服務工作唯有在雇主、就服員、案主、家長和社會各方面通力合作下才有可能創造成功,才有可能創造奇蹟,才有可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本文由瑞復益智中心提供)

 

Tags: , , ,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