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一畝希望的花圃——推行「居家電腦職訓」感言

文/鄭錦華

  因工作的關係,我結識了許多身心障礙朋友,其中許多重度肢障者,因為生病或意外造成身體的癱瘓。殘酷的打擊,不但導致他們在生理及心理嚴重受創,同時必須面臨現實生活的考驗。社會的資源有限,社福津貼的補助僅能滿足他們基本生活的需求,而頓失生命意義的空虛和無助,更造成難以彌補之遺憾。

  身為一個社會工作者,我屢屢思索,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累積多年從事身心障礙者職訓的經驗,以及對運用軟體趨勢的了解之後,幫助重度肢障者在家學習電腦的構想逐日成形。

  規劃如何在家學習電腦並非易事,第一步的思考就是如何在廣泛的電腦領域中,挑選合適的學習課程,並同時考慮未來的就業問題。第二步是要如何進行教學?提供什麼樣的教材?

  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尋找有相同共識的工作團隊,共同參與計劃案的執行。

  因此,「台北市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決定以「多媒體網頁設計」系列課程作為教學主軸,旨於推廣肢體重殘者「在家學習,居家就業」的模式,讓身障者的受教和就業機會不受限於大環境重重障礙的限制。

  工作團隊決定以製作教學光碟,將授課軟體採步驟式的示範教學,來引發學員產生學習興趣,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透過互動式的介面,老師擷取螢幕操作畫面,並配合聲音講解,讓學員感覺身臨其境,彷若老師就在身邊耳提面命。

  初期製作這些教材是非常辛苦的,我們必須找到教學經驗豐富,願意投注時間的講師。由於毫無參考模式可循,一切只能摸索測試,授課老師經常需獨自面對一台電腦,模擬學生聽課的實況;而錄製的過程常會舌頭打結,為了錄一小段而重錄二十幾次是稀鬆平常的事,因此每一份教材的完成都是老師辛苦的結晶。老師們不僅熱心投入,並常常主動為學員解決問題。我深深的感受到,若沒有這些專業老師的教學熱忱,計畫案根本無法推行。

  許多學員不但求知若渴,而且具有求好心切的工作態度,為了一項作業,他們往往需花費好幾天的時間完成。以頸椎高部位受傷的琇鄉而言,別人只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她卻必須花上一天的時間。他們對作品的要求,絲毫不打折,一般人或許會同情他們的不方便,他們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們追求的是成為一個真正經得起職場考驗的設計師。

  在計畫執行過程中,雖然與學員之間見面的機會不多,但我們透過每月面授課程,網路Q&A,E-MAIL等多樣性的交流管道,不但可瞭解他們的學習情形。也可讓學生按圖索驥,求助有門;師生間互動密度並不亞於機構式職訓的互動關係,實質的交流和輔導,更有助維繫學員們學習的原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出身於「居家職訓」模式學習有成的兩位助教,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盡責認真,不僅獲得到學員的肯定;也為老師與學員間溝通的橋樑。他們將所學回饋給學員,同時幫助自己的技術更上一層樓。

  執行這個計畫並非毫無挫折,最大的問題主要來自於學員的持續性。有過職訓經驗的朋友,大致都可瞭解,即使面授式教學,要維持全體學員保持一定的出席率,都是蠻困難的事,更何況是居家的學習模式。雖然經過職訓前的評估及面談,但學員產生學習鬆懈甚至中途放棄都是無法避免的。

  2001年4月起將近八個月的學習非常的辛苦,學員不但要研習課程教材、還要繳交各種實習作業,壓力相當大,但仍有半數的人完成職訓。要保持這樣的耐力,我深信連一般人都不見得能夠做到。

  職訓的最終目的即為輔導就業,由於居家重殘者不便對外接洽業務,「勝利設計」接案中心因之而成立。期待透過機構,對外承接業務,轉發給學員製作,讓居家職訓的學員晉升為SOHO族。除了業務的開發之外,接案中心也肩負著為學員作品把關的工作,並規劃在職進修課程。我們的長程目標是訓練學員能夠完全獨立工作。

  「因才適性」,或許有人適合從事多媒體相關設計工作,有人不適合,但居家職訓的最大價值,也是最初的立意,就是幫助身心障礙者找到生活的目標。

  我們樂於看到學員在生活態度上的轉變,有什麼事比帶給他們「希望」更有意義?學習成為他們生活的重心,就如同幫助他們開了一扇窗,窗外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全憑個人領略,但視野一旦寬廣,也會漸漸的推開陰霾,讓人生過得更有價值。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社工員) 

 

Tags: , , ,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