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幸福

文/謝其濬

幸福,是一個美好的字眼。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追求幸福,然而,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盡相同。

事實上,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對於幸福的看法,也會有所變化。一開始通常是野心很大,往往在經歷一番人生的波折後,才會回頭檢視,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那麼,在乃馨和患有心臟病的女兒家瑜的眼中,什麼才是她們要的幸福呢?

乃馨是靜宜大學外文系畢業,有教師資格,從事美語教學的工作,她和在國營事業任職的丈夫白手起家,從零開始,奮力打拚,目標當然不外是追求更美好的物質生活。

婚後,乃馨滿腦子想的仍是「賺錢」兩個字。她到處接課,即使當了媽媽,大女兒家瑜滿月後,她便把孩子交給保母照顧,自己全心衝刺事業。

不過,家瑜六個月時,有一次發燒不退,保母帶著她到處求醫,狀況仍不見改善,乃馨索性把孩子送到台中榮總檢查,請醫師找出發燒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檢查結果出爐,家瑜患有心室中膈缺損,用比較淺白的方式說,就是心臟有破洞。

孩子的病,對於過去人生相對順遂的乃馨來說,是一大打擊。從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她全身發軟,幾乎無法站立,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診療間。震憾之餘,乃馨對於上天如此安排,充滿了怨懟,她自認從小到大,都規規矩矩做人,平時也會見義勇為,為什麼好心沒有好報,她們母女要承受這種命運?

翻騰的情緒一時難以平復,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寶貝女兒有病在身,必須進行開心手術才能救命,否則大概僅能活到六歲。

不過,家瑜當時太過瘦小,醫師建議孩子體重增加到九公斤後再進行手術。於是,乃馨暫時放下事業,用心照顧孩子,才發現家瑜很不好帶,晚上幾乎每個小時都醒來一次,讓乃馨也無法好好睡覺,而之前帶她的保母人很好,都沒抱怨過這件事。

大概在家瑜九到十個月時,體重到達差不多可以開刀的標準,便到台大醫院接受開心手術,由張重義醫師操刀。手術之後,家瑜一改之前瘦弱的模樣,健康狀況漸漸有了起色,到了就讀幼稚園時,她還是班上最高的孩子。

不過,即使做過手術,家瑜平日的作息仍需小心,不能激烈運動,也不能熬夜,否則第二天,臉色就會蒼白得嚇人。愛女心切的乃馨,當然不希望孩子在學校出狀況,就跑去跟學校老師溝通,讓家瑜上體育課時,可以在旁邊休息,雖是一番好意,結果卻成為家瑜成長過程中的困擾。

落寞的體育課

午後的校園,操場上,正在上體育課的同學,傳來陣陣笑聲。

家瑜坐在樹蔭底下,手上攤開一本書,看著同學充滿活力的身影,心中感到有點落寞。

在母親的保護下,家瑜進入小學後,上體育課時都有﹁豁免權﹂,久而久之,幾乎每種運動項目,她都不擅長。有時候看見同學玩得那麼開心,她也會若有所失,升上國中後,老師在她體力能夠負荷的狀況下,要求她也要上體育課,由於她的運動神經實在太不發達了,每次遇到了要分組時,同學都不願意跟她同一組,讓家瑜心裡很受傷。

不過,家瑜雖然運動項目不在行,卻有塗塗寫寫的天分。

原來,在心臟手術之後,雖然解除了心臟病的警報,她還是很容易生病,經常住院,..每一個活在世間的日子,除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也能夠對他人伸出援手,這就是一種最踏實的幸福。

每次在病床上閒來無事,她就沉浸在文學作品中。相較於同年齡的青少年愛看的輕小說,家瑜愛看國外的翻譯小說,書看多了,寫起文章來,更顯得敏感早熟。

考完國中基測的某一天,家瑜突然心有所感,便把自己的心情寫成一篇帶了點奇幻色彩的小說《約定好的幸福》,還找了朋友排版,請影印店印製了幾本,算是成長階段的紀念。

故事中,女主角小羽正是一名患有心臟病的女孩,巧遇男主角龍兒,龍兒給小羽頗多鼓勵。然而,兩人出遊時遭遇車禍,小羽獲救,龍兒卻陷入昏迷。事實上,龍兒是在另一個世界守護著她。最後,龍兒的母親同意將兒子的心臟捐出,移植給小羽,讓她有機會去追求她幸福的人生。

故事和人物雖是虛構,不過,也融入了很多家瑜現實生活的寫照,包括她在體育課上的不愉快經驗。

事實上,家瑜寫這篇小說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抒發那份鬱悶的心情。寫作成為家瑜情緒最好的出口,當記憶化成了白紙黑字,似乎也就可以從心頭放下,繼續往前走下去。

為他人帶來幸福

接受採訪時,笑聲爽朗的乃馨透露,得知家瑜有心臟病後,她曾有三年左右的時間,身陷負面情緒中,走不出來。

孩子的病,讓她成了驚弓之鳥,只要家瑜有任何一點不對勁,她就會非常緊張焦慮。家瑜的外婆發現女兒連眼神都異於往常,覺得再這樣下去,當母親的會先精神崩潰,便把家瑜接到鄉下住,讓乃馨可以稍微喘一口氣。

原本怨天尤人的乃馨,漸漸體會出上天對自己仍然相當眷顧。雖說孩子的病,是她人生中較大的挫折,但是她還是有母親和家人可以依靠,此時乃馨才感受到,自己其實是個幸福的人。

原來,幸福並非來自金錢的追逐,而是在生命轉折處,有人願意陪你一起度過難關。

領悟出幸福的真諦後,乃馨期許自己也能夠當個為他人帶來幸福的人,像她現在開家教班,遇到家境較清寒的學生,在學費上會給予優惠,工作之餘,她也開始到一些公益團體做志工服務。

而家瑜升上高中後,因為上的是特教班,班上有一些聽障的學生,他們聽講時會比較吃力,家瑜便自願幫他們抄上課筆記,由於彼此相處融洽,也觸發了未來想念特教系的想法,特別是聽障相關的特教。

家瑜把自己的病,看成是另一種生命的洗禮,由於能夠對弱勢者感同身受,她才能理解助人的價值,這也讓她想要更用功求學,在有所成就後,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在家瑜寫的小說《約定好的幸福》中,小羽和龍兒曾經彼此用手指打勾勾,約定好,一定不能忘記現在擁有的幸福。而身為作者的她,和母親一起,在每一個活在世間的日子,除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也能夠對他人伸出援手,這就是一種最踏實的幸福。

(本文摘錄自《愛,在每個心跳》一書139~146頁,感謝「天下遠見」 慨允轉載。本書為「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創立40週年紀念特輯。)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