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秀端
在慈濟靜思堂裡的講臺上,面對臺下五、六百位聽眾,小芬(化名)眼眶噙淚地分享:「我真的不願再回想,那的確是一場噩夢!」見她泣不成聲,陪伴的志工趕緊跑上臺去,給她一個愛的擁抱。直到情緒平復之後,小芬才繼續道出她的故事:「那一年,我還是個護專的學生,原本和同學們一樣忙著享受青春的花樣年華,規劃燦爛的未來……」
然而,在一次拔牙之後,小芬卻展開了與白血病對抗的日子。
正盛青春的征途
那一天去拔完牙,小芬竟然血流不止,試了各種的方法,就是無法止血。由於本身就讀護理,小芬警覺地判斷:「可能是血小板出了問題吧?」急忙於大半夜裡衝到醫院掛急診,並主動要求醫生驗血。當急診室的牙醫幫小芬把傷口縫合好的時候,檢驗報告也出爐了。
「白血球數值異常地高,十五萬!」看到結果,小芬當下驚愣住了。醫生說:「妳可能罹患白血病!」小芬的心剎那間跌到了最幽暗的谷底,「怎麼會是我?」她無法理解和承受這個猝臨的事實,頓覺倍感萬分孤單地走出醫院,滿臉的淚水止也止不住。
罹患了慢性白血症的小芬,暫時先接受藥物控制,除了定時回診外,照樣返校上課;但是當遇到病情陷入嚴重狀況時,難免會影響到學習的進度。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弟弟的骨髓幹細胞經過配對檢查卻不符合,無法提供移植。目睹姊姊受那麼多的苦痛折磨,想幫忙卻無能為力,弟弟內心極為懊惱與難過。
這段生病的日子,不但讓小芬失去健康、中輟學業,交往多年的男友也在此時與她分手了。忍受著多時的現實無情與冷漠,此刻,小芬說著說著,淚水不由自主地又奪眶而出。
一心為了讓女兒身體康復的媽媽,不辭辛勞地熬煮藥材替她進補,全動員的想盡辦法四處尋找藥方,祈願著奇蹟的出現。小芬這時候才懂得,世間很多的事情隨時都可能變遷,唯有親人的愛才是堅定而恆久的。當獲知家人的骨髓無法配對,小芬轉而向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尋求配對,很幸運地在半年後,捐髓者出現了。
從「心」再出發
「如果我往生了,把我身體有用的器官捐給別人吧!」進行移植手術前夕,小芬告訴爸媽自己的心願。
在移植室裡,看著醫生手上拿著兩包像紅色血液般的袋子進來,小芬問:「那是骨髓液嗎?」話才問完,小芬的眼淚又忍不住地滑落下來。望著骨髓幹細胞一滴一滴的注入體內,淚眼婆娑的小芬,此刻在內心深處堅定有力的發願:「我一定要好起來,不能辜負捐者的愛心,而且我一定要和他相見,一定要當面親口對他說聲謝謝!」
回想住院期間,在外界對慈濟骨髓捐贈捐款費用散發誤解的訊息時,小芬即時有耳聞,她甚至因此對慈濟有所不滿。但是當自己經歷過遭受病魔的摧折與內心對信任慈濟的掙扎,又加上志工人員積極主動的關懷與解說之後,小芬不但對慈濟釋疑而且改變原來的偏見,一家人甚至都參與加入慈濟成為會員。「我們更加清楚慈濟很辛苦地在出錢出力做善事,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瞭解。」小芬說。
接受骨髓移植後,兩年時光過去,志工們邀請重拾健康的小芬現身說法。對於自己可能會曝光在鎂光燈下,小芬第一時間態度非常反感地拒絕,因為生病的那段日子實在太痛苦了,更懼怕因此而遭受眾人質
疑的目光。
然而,經過反覆思索與沉澱想法後,小芬想通了,非但為自己無禮的態度深感懊悔,她更是主動打電話向關懷志工致歉。熱心真誠、溫和親切的志工師姊對小芬娓娓分析:「妳想想,當大家見到健康的受髓者在眼前出現,是一件多麼欣慰的事。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捐贈者感受到『救人的感覺真好!』,如此一來,便會鼓勵更多人投入這樣的公益,也可以救助更多的病患。」
聽完志工師姊的循循善誘後,小芬認同地答應到勸募驗血現場擔任愛的見證。也因為關懷志工耐心的一路陪伴,小芬與大家培養出如母女般的感情。
相信自己不是最孤單的人
「當我身心憔悴時,親愛的家人日夜陪伴,使我重拾面對生命的信心。親愛的證嚴法師,謝謝您挽救了我們這些病患,讓我們有重生的機會。謝謝在這背後默默努力的慈濟人,當然更要感謝捐髓者的無私、不怕痛與勇敢的付出。我一定會好好把握住活著的機會,也呼籲大家要是有機緣,請一起來響應,救救像我一樣的血液疾病患者。」小芬上臺分享自己的心得後,她決定傚法捐髓者的愛心,勇敢地跨出去幫助別人。
小芬開始積極地參加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如果社區裡有第二次骨髓配對上的捐贈者需要抽血樣或是協助,她也都會撥出時間來幫忙。
有一天,志工師姊載她去大愛電視臺參加訪談節目,在此認識了一位曾經捐贈幹細胞的阿成(化名),彼此互生好感,於是開始認真的交往。小芬深覺隱瞞不是最好的方法,誠實互信才是上策,所以決定對阿成坦白:「醫生說,五年之內,如果沒有再復發,就可以完全脫離這個疾病。你介意我曾患得這個疾病?」結果,阿成給了小芬一個最實在的答案─求婚。
曾經,一位是捐贈者,一位則為受贈者,卻因為捐髓而成就一樁美好姻緣。
認真的人生最美麗
當小芬分享至此之際,阿成也現身上臺,臺下的觀眾們紛紛鼓掌,阿成有些靦腆的告白真情:「希望藉由我的照顧與關懷,能給小芬一個更健康的未來。」數百位觀眾熱烈地報以感動的笑聲與淚水,交織成最虔誠的祝福送給臺上這一對令人欣羨的神仙眷侶。
受髓後的小芬不但重拾回健康,也因為勇於分享自己的受髓經驗而締結美滿姻緣。生命的大落大起,讓他們一家更加心存感恩。在與關懷志工長期互動下,小芬一家人對於慈濟有更深入的瞭解與認識,也更加認同慈濟的精神宗旨。小芬的媽媽常常利用下班的空暇時間投入社區的環保工作,或是參加志工服務。
重生,給予小芬的啟發,就是要努力地活在當下,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做一個有能力助人的人,因為她堅信:不讓自己遺憾的人生,才是最美麗的人生。
(本文摘錄自《流動的生命之河》 一書112~119頁,感謝「靜思人文志業公司」慨允轉載。本書全部內文原連載於慈濟醫療人文月刊《人醫心傳》。)
Tags: 流動的生命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