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一個孩子等於幫助一個家庭

文/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第一成立的故事

民國六十九年,「第一」剛創立時,台灣的大學還沒有特殊教育系,三位從國外學習特教的女士看到國內的中重度障礙的孩子不但沒有受教的場所,就連法定受教權也沒有,憑著一股熱忱開始招兵買馬,籌措了六十萬元,租下一個六十坪的地下室,加上一台中古娃娃車,招收十五位中重度障礙的學生,就這樣開始「第一」的運作,成為台灣第一個由專業人士成立服務心智障礙者的社福組織。

為了有一個可以長期固定訓練孩子的場所,「第一」於民國72年貸款買下位於台北市的一棟小樓,即將遷入之際,卻遭當地居民強烈抗議,在當時封閉傳統的台灣社會造成莫大轟動,最後全體家長聯名上書總統蔣經國,捍衛身心障礙孩子在社區中受教育的權利,並在各方人士的協助和警察進駐站崗一個月,抗爭才落幕。

 

「第一」的發展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以照顧及訓練智障、併智障的自閉症及腦性麻痺者等心智障礙者為宗旨,本著「讓身心功能障礙者在熱忱專業的服務中,獲得尊重與成長,促進社會的平等融合」的使命,陪伴心智障礙孩子走過32個年頭,從剛開始成立「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三位專業老師、十五位學生,因著家長的信賴和政府的肯定,服務規模逐漸擴大,而變更為全國性的組織-「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第一」目前設立有十一個直接服務中心,三百多位服務人員組成專業團隊,每天服務將近一千名心智障礙者,提供0-6歲特殊需求嬰幼兒的早期療育、15歲以上特殊需求成人的生活照顧、工作技能訓練、就業輔導、住宿照護等全方位的服務。

 

責任與服務現況

幫助一個孩子等於幫助一個家庭,32年來「第一」陪伴心智障礙孩子成長,在孩子們和家庭的需求上看到「第一」的責任;從孩子的學前早期療育,到成年後的各個生涯階段,都致力在有限的資源裡提供最符合孩子需求的服務,而近年來隨著醫療的進步,心智障礙孩子的平均壽命也不斷增長,然而他們也比一般人提早退化及老化,家長面臨自身體力漸衰,已無力照顧加速老化的子女,「第一」對心智障礙者的服務,延伸至老年階段的責任刻不容緩。我們陸續設立住宿單位,提供100名成人住宿照護服務仍供不應求,於今年執行「中高齡智障者支持及照護籌備工作」計畫,籌募增設「全日型服務機構」;同時辦理社區服務方案,提供社區中有需求者到宅服務,幫助尚未能受到機構安養服務的個案也能安居家中。

提供符合心智障礙孩子各生涯階段專業且多元的需求,是「第一」堅持的服務理念,然龐大的服務經費也是沉重的負擔,我們需要社會各界的善心捐助,攜手幫助無助的心智障礙孩子及其家庭得到溫暖和最有力的支持。(本期電子報由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更多好文章歡迎至部落格閱讀。)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