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你們生出我:家庭影響力

文/郭家宏

 

我的同學們絕大多數都是在2017年6月離開校園,完成大學學業。在這裡恭喜你們!也祝福你們有更好的發展,不管是選擇繼續讀研究所、或是和我一樣技術性延畢、出國交換、當兵、Gap Year、結婚或是很快找到第一份工作,這都是相當重要的經歷。怎麼樣的選擇對自己會比較好,也只有自己清楚。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會相同,這無法拿來比較!但你要知道自己有什麼選擇?

也因為自己選擇延畢,所以剛好我的同學們或朋友就變成所謂的「先鋒部隊」,已經到職場工作至少幾個月了。(附註:男生因為要當兵,但收到兵單的時間又不一,有的甚至空窗期至少半年,想找工作也有困難,因為中途離職也不是辦法。)我自己看到的部分狀況是「被消耗」,幾乎都是抱怨居多。現在的社會對年輕人越來越不友善是個殘酷的事實,但對於我(還有更多的身障者而言)其實是更嚴酷的挑戰,先不論工作的選擇性比一般人更少,就算面試錄取之後可能還要進行個別化調整(也就是所謂職務再設計),但到底會有多少公司行號願意做到這種程度? 關於這一點我抱持懷疑的態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大五這一年要跑去考證照、走操場練身體、聽很多演講培養內涵,甚至去練習製作PPT的技術!做這些不一定會立刻見效,也沒有很了不起,但如果你不做,有可能什麼都沒有!

這裡我提供一些有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相關就業管道,稍後是輔具補助,希望有符合你們的需要:

 

就業管道

一、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簡介(考選部中文版)

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事求人」機關徵才系統

三、桃園市政府勞動局(身心障礙就業專區)

四、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就業相關資訊)

五、台灣就業通

六、1111人力銀行身心障礙求職專區

七、104人力銀行身心障礙求職專區

 

輔具補助

一、桃園市輔具資源中心

二、桃園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暨團體資訊整合平台

三、桃園復康巴士預約

四、桃園市政府社會局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

五、桃園市政府社會局身心障礙者生活

 

如果不是你們生出我:家庭影響力

我的父母這樣想,這樣教,這樣做。

一、生出身心障礙的小孩,我們沒有相信宗教因果輪迴,沒有見不得人、照樣帶出門不在意別人眼光,其他小孩問就回答腳沒長好,其他大人問就說早產。雖然會擔心、煩惱,卻也是下定決心要好好照顧他、教養他。

二、國中之前每周二次的復健對他來說很重要,在上班的父母一定要分工合作,都交給一方處理身心方面負荷過大。

三、對於孩子在學習或復健當中所受的苦,我們都感同身受。但父母不要太沉溺於其中,那很容易造成我們更憂鬱或更躁鬱,當我們也生病了,我們的小孩該怎麼辦?

四、小孩有太多階段與問題要我們一起去決定怎麼做,通常我們會蒐集資料仔細考量做出對他最適合的選擇(例如緩讀、讀一般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二次手術……)。

五、在他小學階段常問為什麼我是身心障礙的時候,當報紙和電視出現障礙更嚴重或一般小孩被遺棄時我們都會叫他來看,這樣做是讓他知道他不是最可憐、最辛苦。不過他在大學時告訴我:小時候很沒安全感,覺得自己是累贅,總有一天會被遺棄的。這想法我倒是嚇了一跳(我想有時教功課沒耐心時會說一些這類的話,沒想到他信以為真)。

六、不論甚麼原因造成小孩學習不佳,也應該盡力而為不要輕易放棄,因為他們可進步的空間還很多、很大。

七、我們的小孩可能會造成學校班上有些影響(例如:行動不方便拖到時間、分組活動貢獻度不大、教室大部分只能在一樓……) ,但他們是不應該被霸凌的。碰到這類情形我們會忍耐2、3次,若未改善我們會請爸爸去跟同學道德勸說,再不行我們就一直跟導師報告,直到改善為止。

八、我們都希望別人能體諒我們小孩、幫助我們小孩,但我沒有這樣教他。我是認為除了父母有義務照顧他、教育他,對於其他人的任何幫助我們都要心存感激,即便是兄弟姊妹亦是如此。這樣的好處是凡事小孩都會先試著先自己解決,真的不行再求助他人。

九、我從來都看不到他的FB或Line的內容,我並不在意也樂得清閒,只要求內容不要太自憐、太灰色就好。自己當自強,不要太多的同情。

十、將來就業我們當然希望他考公職,憎多粥少也不是那麼容易考,我們只好順其自然讓他好好考慮清楚。

十一、關於婚姻,雖然是獨生子(有一姊姊)但因為是身障者娶妻不易,希望婚前能把將來婚後會碰到的問題先詳細談過並考慮清楚再考慮結婚,這樣我們也樂觀其成。若真的沒結婚,我們也無力在意傳宗接代的問題了。

我的父母是這樣看待我的出現,這樣教我,或許有些人並不同意這樣的做法(其實就連我自己都不完全同意),但卻是我能走到現在的理由!「有怎麼樣的父母,就會有怎麼樣的小孩」這句話我是100%相信。

我覺得人生當中有太多問題是沒有所謂的「導師」的。我們就只能照著自己認為是「對的」方式去做,而且一旦開始了…… 不見得馬上看得到結果,而這些經歷的過程中只能不斷請教有類似成長經驗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母親很早就加入「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成為會員的原因,會有一種「依靠」的感覺。知道不是只有自己的小孩有這樣的情況,在彼此需要的時候可以拉對方一把!我想,在我畢業開始工作以後,也會加入腦性麻痺協會成為會員之一,每年固定繳一筆會費來幫助協會,在提供各項服務的同時也能更健全的發展。

(本書作者為腦性麻痺患者。本文摘錄自《慢飛天使X迷航之旅》一書第127~133頁,感謝「白象文化」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