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Debra
生活中,我們有資訊取得的需求,取得的方式可能是看報紙、聽廣播或者是看電腦的網路新聞,不同障別的朋友,獲得資訊方式也不太一樣,比較常見的是盲人使用點字,或者是聽障者、聾人手語翻譯或者是聽打,而在台灣比較少被討論到的則是「易讀」。
那什麼叫做易讀呢?誰需要易讀呢?易讀到底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關聯?英國里茲大學博士郭惠瑜表示,易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蠻常出現的,例如百貨公司或車站,清潔人員拖完地之後可能會擺一個黃色的標誌牌,上面寫上小心滑倒,或者是一個圖案的提醒,這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的「易讀」訊息。
郭惠瑜進一步說明,易讀就是簡單讀,如果我們今天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訊息都沒有辦法看得懂,那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呢?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我要來買一瓶葡萄酒,我一定會先看產地、味道,有沒有果香,偏酸還是偏甜,但如果你連這些訊息都不清楚,就只能問老闆、只能依賴別人告訴你這一瓶酒的特性。可是在國外,例如在英國買酒,有一些酒標上面有點字,所以盲人朋友可以用摸的方式知道這瓶酒偏酸,或是產地是法國、西班牙,而如果酒標有易讀的話,智能障礙朋友也可以清楚知道這個酒的資料。
郭惠瑜在英國念書時,曾到一個叫change的非營利組織擔任志工,也因此開始接觸易讀服務。這組織做易讀服務已經20年了,工作人員中有些也是心智障者,當時發展易讀是為了跟這些同事溝通,譬如易讀版的會議紀錄、易讀版的文件,這樣智能障礙的同事就可以自己使用,後來就慢慢發展易讀服務,把很困難的文字轉換成是比較簡單、容易了解的文字。
可是易讀真的只有智能障礙者會需要嗎?其實易讀文件對許多群體相對來說是受益的,譬如外來的居民、旅客等,母語不是當地語言的人,若有易讀資訊就會非常容易了解訊息,或者已經開始有一些失智狀況的老人,他們閱讀文字的能力可能也開始退化,那易讀文件對他們來講也是會有幫助,因此整體而言,易讀主要是設計給智能障礙者使用,但是也會有其他的族群因此惠受。
所謂的易讀就是英文的easy read,它是一種服務,以手冊或文件來說,會有固定格式:圖案跟文字是要並列,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智能障礙者在閱讀文字時可以對照旁邊的圖,透過兩方對照清楚去掌握這些資訊。
設計易讀的文字要注意什麼呢?首先,就文字的部分,會先把一些很困難的字改用簡單的字去作替換,舉例來說,百貨公司的周年慶,「周年」兩個字對一般人來講很清楚,可是如果去問智能障礙者,他可能會不明白,這時候就可以用「每一年」來代替。
透過一次又一次跟智能障礙朋友的討論,找出大家可以理解的字作替換,就是易讀文件的產製過程,其中若有一些專有名詞不能改變,就透過小字典的做法放在易讀文的最後一頁。至於圖像的部分,可以用照片也可以用插畫,各有不同優點,照片真實感比較高也比較易懂,但有一些事件發生過後照片取得不易,那就可以用插畫處理。
但如果智能障礙者沒有文字能力或閱讀能力時怎麼辦呢?英國現在有幾個單位開始在發展全圖(沒有文字)的易讀,就像四格漫畫或影片的分鏡圖一樣,用圖去呈現情境。會有這樣的發展是因為當初有位作者的小孩是智能障礙者,他想跟小孩討論家庭旅遊計畫,他發現用畫的跟小孩子溝通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開始去慢慢發展沒有文字的易讀版本。
易讀文件的產製過程其實是非常耗費時間,舉例來說,英國某個醫療單位想做一個易讀版本是給智能障礙者看病時候,可以跟醫生溝通的文件,醫療單位就來找Change,並且提供一份原始資料如看病的指引或手冊,工作人員要先把這份資料消化,摘要出重點做簡單的轉譯然後配圖。這些圖是從過去累積下來的圖庫抓出來以配合這份文件,如果沒有適合的圖就先空白。
這樣完成的文件只是初步的草稿,然後此時志工入場幫忙順文字,這份草稿即便已經簡譯了,但其實還是有很多困難的字要換掉,有時篇幅太長也得在段落上做取捨,並且找適合的圖來呈現草稿中空白的圖片。這樣往返的討論與溝通,即便只是一份幾頁的小文件,也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易讀版。
會願意花上一個月的時間與精力,只是將一份幾頁的文件做成易讀版的服務,背後的思維就是,「訊息是人權」的概念,他們認為智能障礙者是有權獲取這些訊息。
易讀文件的製作,一定都會經過與6-8位智能障礙朋友討論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步驟,因為易讀服務就是要提供給智能障礙朋友,所以如果今天沒有智能障礙朋友參與的話,那這個服務就沒有意義,因為我們認為的易讀可能不是他們的易讀。由於Change這個組織製作易讀文件的討論經驗已經非常豐富,而且這些志工朋友們也都是智能障礙者,所以可以很清楚知道說看到這份文字的時候要搭配什麼圖,例如提到時間他就會想到時鐘配圖,諸如此類的經驗累積與熟練度,可以加速討論速度。
在台灣,許多人都會有些刻板印象,覺得智能障礙者不懂、不需要知道,或者我幫助他就好了,以選舉來說,選舉公報上候選人的政見用字艱深,一般人還不一定看得懂,更何況是智能障礙者,但卻不見選舉公報上候選人的政見有易讀版本,可是在英國,連脫歐這樣的議題都有易讀版。
郭惠瑜說明,脫歐對英國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議題,因為其實加入歐盟對整個英國來說產生很大的影響,譬如他們的居民可以自由地移動整個歐盟,如果英國脫離歐盟,那移動權、工作機會或各企業、單位的經濟財務等可能都會受影響,它是會影響整個英國人民的生活,所以當時在英國關於脫歐的討論非常熱烈,也因此有單位針業脫歐這個議題做易讀版,讓Change確認看看是否有問題。
相反的,在台灣,一般人一直覺得智能障礙者不需要知道這些很嚴肅的政治議題,覺得他們與政治、與舉選沒有關聯,但在英國製作脫歐的易讀資料時,她發現智能障礙者透過易讀資料了解脫歐的影響後,他就有能力去表達他要不要支持脫歐、他就可以表態說明他的立場,這充份顯示出資訊的取得如何影響智能障礙者做決定的過程,如果今天智能障礙者連資訊都無法取得、沒有一個基礎可以做選擇,就不用進一步談要做什麼決定。回來看台灣的選舉,中選會有沒有注重這樣的服務,對候選人來講,如果你的政見有易讀版就能夠更快速地傳達給民眾。
易讀乍聽之下容易被誤會成跟小孩講話,但事實上易讀並非稚化資訊,它是給社會一般大眾、成人的智能障礙者的資訊,因此易讀文件的設計就不是在設計兒童繪本的概念,易讀服務就是一般資訊的傳達,只是設計得比較容易了解。
郭惠瑜分享了她在台灣協助製作一份易讀版導覽手冊,當時是跟智障者家長總會裏的智青(智障者青年)討論草稿,告訴他們這份手冊是要做什麼,你要讓他知道為甚麼要討論這個、手冊是要做什麼,否則討論會很難進行。當時智青們其實也提出一些製作者都沒想過的問題,例如草稿裏有用波浪這個詞,但他們有人聽不懂波浪就問可不可以用海浪,又或者在圖樣的設計上,希望我們把檯面畫出來他們才有辦法理解位置圖等,換言之製作一份導覽手冊易讀版本的過程,不能只是策展單位、專家學者的意見,裡面最關鍵應該就是智能障礙青年他們的意見。
易讀在英國Change已經發展20年了,也累積了不少圖庫,而台灣做易讀的單位則比較多是製作一次性的文件,例如一個展覽、特展或是一個常設展,例如台灣歷史博物館也有做一些易讀的版本的文件。
如果台灣要讓易讀服務更加普遍的話,還是必須要有一個單位可以長期執行這個服務,因為每次一次性的設計會累積一些圖,些圖如果可以累積成圖庫就會讓之後的易讀服務更加省事。以change為例,他們已經做了20年了,也建立了有系統性的圖庫資源,例如食衣住行育樂或是一些特殊如身心障礙人權議題的相關圖庫。
郭惠瑜再次重申,易讀處理的是我們一般人生活中的資訊,並不是特殊資訊,例如醫療院所就醫指示、用藥指示:太陽表示白天吃藥,月亮表示晚上吃藥,甚至災難時的求助資訊等,她表示在英國時也曾有消防隊接洽將報案程序易讀化的製作案例,因為一般人在危難時打了119但卻因為緊張、心急而無法說清楚求助資訊,他們希望做一個小單張,告知智能障礙者說,你要打119的時候就可以看著傳單上面說什麼資料,例如我要先報我的地址、或是要講什麼名字。
最後她補充,易讀資訊的圖像可以用照片也可以用插畫,如果使用插畫的話,畫面不要太多元素、太複雜,想凸顯的顏色也避免紅色或綠色,以免色盲的人無法閱讀,版面上使用的圖儘量色系不要太過複雜。
本文為「障礙新勢力」直播節目內容稿,本節目是由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補助,共同的主辦單位有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以及開拓文教基金會,以及余秀芷的粉絲專頁,有任何問題歡迎至行無礙粉絲團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