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豪教我的事

豪揚坐在馬上,與媽媽倆人頭戴聖誕帽面對鏡頭微笑

原本不應該屬於這世界的人,經過一連串與命運的討價還價,終於試管成功,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早產。一個巴掌天使的誕生,很慶幸的長的一表人才,直到醫生宣布——腦麻。

如果父母親一直傷心難過,那小孩子該怎麼辦?既然改變不了事實,那就讓事實變得精彩吧!除了醫院的必要課程外,吃、喝、玩、樂當然也不能少,雖然如此,但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偶然的一次機會看到「超殺的」腦麻戰士孫育仁,騎馬這件平凡人不會做的事,便從此與揚豪永不分離。

未滿三歲還吃著奶嘴、包著尿布,就坐在馬背上繞圈圈,揚豪覺得好玩,媽媽覺得新奇,卻忘了最重要的治療並不是愉快就好,還必須持之以恆。每個禮拜從苗栗到中瓑,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只為了半個鐘頭的騎馬課程;每個禮拜看著弟弟跟爸爸開心地逛街、看電影和玩耍,卻都不能參與。重覆做著同樣的動作,汗流浹背,你說不累嗎?好在治療師的耐心及堅持;陪走姐姐的開朗與陪伴;馬吉、Super的信任和予取予求,讓揚豪有強烈的安全感及無比的信心。不知何時,彎曲的背悄悄直挺起來,細如竹竿的的腳也慢慢變粗,只會墊腳尖走路的方式也慢慢的往下踩。這些改變,不斷、不斷的帶給我驚喜及雀躍,除了身體姿勢變正常外,身心發展也悄悄的不一樣:從依賴黏人變成十足自信;從膽小懦弱變得勇敢努力。這一切一切的改變與不同,就是從接觸台灣馬術治療中心而開始。現在的揚豪即將上小學,接受另外一項挑戰,不管未來會遇到如何的困難,是不是能做得到,相信他一定能堅持下去,勇敢嘗試。

生到腦麻的小孩,如果連父母都放棄,我想孩子一輩子也就愁雲慘霧,感謝上天給我的指引,嘗試著不同的治療,人說「危機就是轉機」,也許就是這個意思,除了孩子學習外,揚豪給我的功課,也讓我學習到勇敢、堅持、樂觀。

原來——腦麻也能活的不一樣,只有父母先學會正面思考,才能傳遞給孩子,而孩子也就會與眾不同。

馬術治療相關連結:

(作者為揚豪媽媽,本期專由財團法人方興中馬匹輔學健康社福基金會台灣馬術治療中心提供,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更多精彩故事請至基金會Youtube觀賞。)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