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哪裡呢?

文/吳惠晶

曾經聽過:「你們身心障礙者的家長真難搞。」原因是有些家長會認為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外界應該更加包容,反過來要求別人要怎麼怎麼地配合這孩子,結果弄巧成拙,導致別人觀感不佳,甚至退避三舍。

「其實是每個家長對孩子愛的方式不一樣。但不管是正常的小孩還是身心障礙的孩子,我們都一定要教會他們待人要有的基本尊重和禮貌。」

除了基本禮貌,淑雅還特別要求行為舉止,例如從小時候,家人看到仕軒都會抱一抱,結果他開始上學了,也會跟同學抱抱,「你想要跟同學認識,就跟他握握手,說你好,不可以隨便去抱別人,尤其是女生。」淑雅不只再三叮嚀,也請學校老師幫忙注意,尤其仕軒有次曾去碰到女同學胸口的號碼牌,淑雅看到就立刻阻止,其實他只是好奇號碼上的數字,想要念出來,可是他不知道這個動作後面是女同學的身體,因為他很天真,不懂有什麼區別。

她曾經問過醫師,這樣的孩子以後會不會有性行為或性衝動?醫師很明確的回答:「就算沒有,妳也要做好性教育,以免因為不懂,被有心人士欺負。」而一開始請教生育問題時,邱醫師以為是要討論培養下一代,就安慰她:「醫學發達是倍數在成長,搞不好以後會有基因改造……」淑雅趕快說:「不是的,我不期待他將來會結婚小孩,只要照顧好他自己就好了,我是擔心他會對女生沒有禮貌。」

淑雅嘆口氣:「我會怕,其實這也是保護自己的孩子,他如果沒有學習兩性的不同,以後很可能因為不自覺的行為,被當成色狼,也可能被打。不能因為他是身心障礙,就要求外界一定要體諒,在別人體諒我們之前,首先,還是要努力把小孩教好。」

格外要求之下,這孩子也因為「特別有禮貌」,衍生出許多趣事。例如他小時候還不會發音「叔叔、哥哥」,只會叫阿伯,有一次去便利商店遇到大學生,他也叫:「阿伯好!」全部的同學都笑翻了,淑雅不好意思的解釋:「抱歉,這小孩還不會分辨。」全家要出去玩,他在電梯裡遇到不認識的人,也會跟人家說:「我要去玩三天。」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用心教養孩子,仍需要社會的肯定和支持。「像我們親戚有個孩子是滿嚴重的智能障礙,但我們家也不會排斥他,很小的時候我哥帶他去麥當勞的兒童區玩,就聽到有兩個媽媽跟自己的小孩說:『那個小孩是智障哦,是白癡哦,你不要跟他玩,待會被他傳染到。』我哥哥在旁邊聽到好難過,當場就把他從遊戲間帶回家了。」

淑雅覺得很不可思議,智障跟白癡會傳染?為什麼會有父母這樣教自己的小孩?這樣的錯誤觀念極度傷人,若沒有正確的教育,他們的小孩長大後,一樣會繼續去傷害這些無辜的罕疾兒。一出生就是罕疾兒的小孩內心其實充滿無力感,家長更是挫折連連,若不能獲得外界的理解和包容,那也罷了,至少,請大家不要再用言語上、行為上,來霸凌這樣的孩子。

有多少家長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生養了這樣的小孩?

其實很多。

如果我們能夠用坦然的態度接納他們,就已經是最好的鼓勵了。

淑雅想要鼓勵這些家長,需要時間「療傷」那是必然的,重點是「願意療傷」,怕就怕不願意療傷,根本完全拒絕外界的一切,閉瑣的結果將會是:孩子的資源完全斷絕,導致家長帶得更辛苦。

有個令人傷痛的個案即是如此,家長不只拒絕外界的一切,甚至拒絕就醫,把兒子整天關在家裡就怕別人知道,兒子的種種情緒一再被壓抑,衍生出暴力行為,不但會打家人,某一天,還把家裡養的小鳥抓在手上,拔掉一根根羽毛,直到小鳥全身流血而死……。我們要如何評判這孩子?這一切都是他的錯嗎?是什麼原因讓他變成這樣?

「所以為什麼我會跟「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這麼密切聯絡?會有很多新的資訊啊,尤其我發現把小胖的孩子帶得不錯的家長,都是很積極的,積極參與活動,積極學習新資訊。唯有家長接納了自己的孩子,外界才能跟著接納,然後,我們的孩子才有機會活得更好。我身邊的人幾乎都知道我的小孩是這樣,那又怎樣?我們也沒做壞事,也儘量把他教好,出去玩都會帶他一起去。」

住民宿時要求提供清淡的餐點,對方以為是腎臟病的小孩?他們就會和老闆多聊,希望他們了解小胖威利症;有學校來邀請分享,淑雅更加把握機會說明這種病症,以避免老師們將來遇到這類孩子,因為不知道怎麼教而起衝突生誤會,造成老師痛苦、孩子痛苦、家長也痛苦。他們期待越多人認識小胖威利症越好,也才會知道小胖的孩子不是那麼可怕,只要願意接納,他們其實很可愛。

「有個小胖的孩子能夠在7-11上班喔,哇,實在太棒,不但認真把事情做好,也不

會控制不住而偷吃,一開始店長只給他每天3個小時的試用期而已,後來發現他表現得很好,就開始讓他上正常班,也領正常薪水。這個孩子的媽媽一直都是我的老師,自從認識她後,有什麼問題都會去請教她,我覺得最厲害的就是,每個階段教育小孩的方式都不一樣,她很有方法也很有耐心,當然,也讓我看到希望。」

希望在哪裡?

就在每一顆勇敢的心靈裡。

祝福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長,人生當然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勇敢就有力量,堅持就有希望!

(本書主角涂仕軒為小胖威利症患者,對繪畫極有天賦,畫作屢屢獲獎。本書榮獲白象文化第八屆「公益教育出書獎」本文摘錄自《當小胖威利遇見虎媽》一書第179~183頁,感謝「白象文化」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