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成為障礙者的靠山

三位女性面向夕陽並且背對著鏡頭,每個人手上高手一隻手表示開心

Photo by Simon Maage on Unsplash

 

這些年,因為對障礙女性相關的權力有比較多的關注,所以常常被問到,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這個社會上走跳,到底身為障礙者,尤其是障礙女性有什麼不同,但我卻也總是說的不清不楚的,因為對我來說,除了生理上的不方便,我與他人並沒有不同,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直到長很大了,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成長經驗與其他障礙者相較之下,有很大的的差異,甚至可以說我是在"天龍國"的環境中長大的,來炫燿一下我小時候的生活吧。

小時候,因為父母親為事業忙碌,就將我及姐姐托給外婆照顧,外婆家在苗栗大埔……對,就是之前被強拆的大埔,家裡有4個阿姨及2個舅舅,除了外公外婆的照顧,阿姨們也都對我很好,舉凡大事小事都不能少了我一份,記憶中,因為8歲開刀後就可以穿肢架走路,不再在地上爬行,所以外婆的母親(阿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的從遙遠的山裡,花了半天的時間,就為了親眼看看我走路的樣子;在學校,因為班級不多,所以老師都會交待同學們要順手協助,就有些高年級的同學會在放學時背我回家,最好笑的是,若同學當天不小心惹我不高興,我還可以威脅她說:今天不讓你揹我回家!

這樣成長的環境,養成了我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也讓我永遠有一種"永遠有靠山"的安心感,一直到了出社會……

出了社會,認識了相同是障礙者的同儕們,才聽到一些在我的世界不曾出現的故事:因為行走不便,所以同學們會在他的椅子上留下嘲笑的紙條,在走廊上模仿他走路的形態,也因為障礙的關係,所以父母將他丟棄在豬圈旁任由他自生自滅,最後因祖母不忍心才將他撿回來,也造成他一生堅忍勤奮,誓言賺大錢來給自己生父母難看…

那女性障礙者在社會上與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小時侯,適齡女性未婚時,家人總會安排相親,一般來說,到有姊妹的家庭裏說媒,每每姐姐不滿意時,介紹人總會問:那妹妹要不要?但這樣的場景在我家是不會出現的,因為妹妹我行動不便,介紹人若這樣問,總讓人覺得不悅,但是我心裡也總是落下個疙瘩,為什麼不問我?(雖然我也不想撿)那種被切開隔離的感覺總是令人不快。

又說到過年吧,每逢過年,家族聚會,網路總是年年上演交戰守則,如何避免親戚逼婚,但是場景若是移到障礙女性的家……

 

一家子圍坐餐桌,大姑姑首先發難:

我說小全啊,過了年不都三十了,怎麼不見你交個女朋友呢?

此時小全立馬PASS說:表哥今年35,也未見有什麼女伴出現啊,不急不急,這時表哥立馬使出太極第一式:推~別說我啊,我現在以事業為重,小妹也30好幾了,你怎麼不說她?

 

就這樣一人一句,眼見再下來就輪到障礙女性出牌了,卻在這時,氣氛突然凝結,一桌子人彷彿不小心說了"佛地魔"三字一樣,眼神急飄,腳在桌下互相踢著,暗示著說錯話了,一陣尷尬中,突然就有人會岔開話題,大聊天氣食物,救援成功,一桌子人大大鬆了口氣……再再顯示連親友都覺得障礙女性與一般人不一樣。

諸如此類的生活小小事,身為障礙者,我們總拿來茶餘飯後說著笑著,但是細想背後的思惟,是否一般人都認為障礙者過著自己與自己做朋友,也不會如常人一般結婚生子,主持一個家的人生呢?是否也因此造成這個社會環境的包容性不足,不能如我家人們全力支撐著我?若是我們想像中的障礙者都如常人一般,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許未來,我們的社會環境對障礙者會有更完整的支撐,讓我們覺得"永遠有靠山",安心地在社會中生活。(文/海幹法師)

 

Tags: ,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