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明信片:唐寶寶街頭藝人

口述/林啓通,執筆/蘇瑩瑩等

 

當初會促成唐寶寶從事街頭藝人的工作,其實是與孩子相處久了,每每在父母口中就是擔心孩子的未來,一天天長大、離開學校之後何去何從?

要工作,以他們的能力應該很難吧!在鼓勵孩子參賽中,孩子增加了很多演出的機會,常常受邀商演,肯定與鼓勵讓唐寶寶個個信心大增。

偶然的機緣下,鼓勵孩子們嘗試去考街頭藝人證照,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街頭藝人這條路,誰也料不到現在居然成為這群孩子的職業。藉著演奏陶笛磨練自己的能力、學習與人群互動,接受社會大眾的打賞與鼓勵,賺取將來的養老金。

這些的成功經驗,不僅僅是唐寶寶個人改變了,連整個唐寶寶的家庭也跟著改變,不再是談到孩子的未來只能哀聲嘆氣。

 

不再畏懼‧勇敢面對

有幾個唐寶寶更是因為這些改變,讓他們不再畏懼人群,勇敢面對外界,在其他方面的學習都有長足的進步,各方面的表現令人寡目相看。

相繼有得到總統教育獎、衛服部金鷹獎、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勞工局身障楷模……等等的好消息傳來,甚至受邀至日本、非洲肯亞、韓國、越南、柬埔寨、芬蘭、瑞典等等地方表演陶笛,還有考上大學就讀的。

看著唐寶寶們的這些成就,我覺得當初沒有被挫折打敗,堅持與唐寶寶為伍,繼續教下去是對的。

當唐氏症孩子們開始從事街頭藝人的工作而受到各界善心人士的肯定與打賞,從手心向上受人協助到如今能自力更生。

除了他們本身的努力,背後家長的付出更是令人欽佩。我常在心中思考該如何讓他們懂得感恩回饋?即使只是一點小小的心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行,所以課堂上我常常會指正唐寶寶們的規矩、行為。

有幾個孩子,或許是父母的溺愛,對父母的態度並不恰當,不只不願意接受父母的教導,甚至會揮手動怒,這些行為的養成,我猜想父母或許是心中懷有虧欠與愧疚,他們默默承受,只會笑笑地跟我說:「老師,不好意思。孩子動怒的對象不是我」。

沒有所謂的不好意思,只是心痛這些孩子,不懂父母從他們出生時,要拉拔他們長大所面對的煎熬辛苦,一路走來,每個父母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感人心路歷程。

我也是養兒育女後,更能體會父母養育我們的恩情。

所以,我會跟唐寶寶的父母培養默契,讓我來扮黑臉。

 

老師威信‧同儕力量

在上課中,利用老師的威信和同儕的力量,去糾正這幾個唐寶寶的行為,不厭其煩讓他們慢慢的改正。

曾經有個男生的唐寶寶,連三餐的偏食習慣,都是靠電話每餐要跟我報告他吃什麼菜,來訓練不偏食;不吃的東西,就由我太太買來給他吃。

回想當初這個孩子是父親一句話不順他的意,一拳就往父親身上揮去,到現在願意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做很多的學習,甚至有時也會對父母開口說「謝謝」二字。

其實陶笛吹得好壞,除了努力勤練外,本身的天份也占了一部份,所以對唐寶寶的要求,是視個別程度而有所不同,行為舉止的養成,也是我教學上很重要的一環,我希望我的唐氏症兒在外都是有禮貌有規矩、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在2015年的夏天之前,有天我和幾位家長談起,我偶而會和薩克斯風的同好、慈濟的師兄師姊一起到老人安養院義演,是不是也能帶這群考上街頭藝人的唐寶寶,利用平日不用工作的時間,做點社會服務,也到安養院去表演,回饋社會大眾對唐寶寶從事街頭藝人展演的支持鼓勵。

想不到立刻得到家長們的認同、響應,因為我曾經跟家長分享過,我的夢想是帶領這群唐寶寶有朝一日能登上大舞台表演,所以我們從公益這個區塊起步,就把樂團名稱取做「夢天使樂團」。

 

第一場公益巡演

在2015年的8月5日從我的家鄉臺中豐原的私立田園老人養護中心,開始第一場「愛分享‧公益巡演」之旅。

想不到那天的演出,養護中心的老人家,對這群唐寶寶除了感動,還給了十足的鼓勵,甚至連立法委員江啟臣先生,聽聞有一群唐氏症孩子組成的樂團要做公益活動,也親臨現場加油、打氣,還邀約樂團,在後續由他的服務處所舉辦的兩場公益活動中演出。

雖然唐寶寶的力量很微薄,但他們努力的過程,只要能感動到一個人就是功德一件,我藉由樂團的巡演去宣揚、鼓勵正面思想、撫慰人心,散播歡樂。看到安養院的老人家臉上的笑容,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每當表演結束要離開時,院民拉著我的手殷殷期盼說著:「老師,你們什麼時候要再來?有時還會有阿公阿嬤紅著眼眶,流著淚告訴我:太棒了,太感動了。」

樂團的初期目標,是由中部縣市出發,舉凡老人安養中心、仁愛之家、身障教養院、育幼院等地方,一個星期演出一場。

 

送愛離島獲迴響

意料之外,獲得不錯的迴響,邀約不斷,報章、新聞也多次報導,我們甚至遠到金門去做公益演出,金門文化局長呂坤和還親自頒發「金門大同之家」感謝狀。於是,規劃第二期的巡演目標,在大家集思廣義下,「唐寶寶大器樂團」誕生了。

而目標也擴及到偏鄉校園巡演,及各級學校的生命教育分享,以達到「讓愛分享、讓善循環」的理想。

盼望透過更精彩的公益展演,讓唐寶寶的樂觀、勇敢、熱愛生命,及永不放棄的精神帶到社會各個角落,鼓勵大家「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激勵人們用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的挑戰,相信一定能突破困境。

雖然,陪著這群唐寶寶到處去巡演、授課及巡演前的排練,幾乎占去了我所有的時間。尤其,是演出前的排練,從基本的上台、下台、鞠躬敬禮都要一遍遍的教,台下教好了,上台卻不受控制隨意走動。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所謂的「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用在唐寶寶身上是再適合不過了。

不只陶笛的吹奏要下足功夫,連上台秩序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練習。

但我的內心是歡喜的,因為當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電腦前看著一張張演出的相片,讀著信箱中的留言,連我自己都深受感動,所以我是「歡喜做、甘願受」。

只是有幾次在公益演出中,看到以前教過的孩子,心中有萬般的感受,像是在台中育嬰院,我曾受邀去教課,裡面有兩個孩子,當年上課時是非常認真,學得不錯,可是院方礙於規定,沒有繼續開課,終是無法成行。還有在「十方啟能中心」有位我在「唐氏症關愛者協會」 開課第一期就來上課的孩子,活潑開朗、程度也不錯,可是因為媽媽生病、爸爸往生,在就讀的學校發生了一些事情,致使封閉退縮。

看到我們去,怯生生的,一直到我們要離開時,才打招呼說要跟記得的幾個孩子拍照……。

每每遇見這些特殊遭遇的孩子,都讓我為自己的無能為力,無法幫助他們而輾轉難眠,心痛不已。

假日有空時,我會和我太太一起到唐寶寶們做街頭藝人展演的地方,像是曼軒、育瑋的國道3號清水服務區,以嘉的台中草悟道,唐寶寶向日葵樂團的苗栗水牛城、大潤發量販店……等地方去看看孩子。

了解他們在街頭演出時,有沒有遇到甚麼困難,順便了解什麼樣的曲目,適合他們當街頭藝人表演,作為我備課的方針。孩子們看到我的出現,都非常開心,有時看到孩子獲得大眾的肯定,心中感到非常的欣慰。

但有時看到孩子,夏天在毒辣的太陽下、冬天在冷冽的寒風中表演,一站站一整天或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奔波演出,我的心中非常捨不得。

甚至會思索,以前他們不會吹陶笛,每天可以安逸的待在家中,夏天吹冷氣、冬天躲在溫暖的被窩,現在我教會他們吹陶笛,他們卻變成要忍受風吹日曬,辛苦奔波—我的堅持到底是對還是錯?

 

陶笛翻轉唐寶寶的生命

14年來,陶笛班的唐寶寶來來去去,有資質較優的曼軒,一張譜給她大概就會個五、六成,一首曲子上第二次課他幾乎都能吹了,既學聲樂又學舞蹈是個多才多藝,獲獎無數的孩子。

還有十多年不曾喊過我「老師」的靜慈,每回見面總是我一個人自言自語:「靜慈,老師好。」

有家長曾問我:「老師,現在是你喊她老師嗎?這麼多年一見面都是你在說『老師好』。」真希望有天她能先開口叫我一聲:「老師好。」

尚哲也是位程度不錯的孩子,可能軍事片看多了,肢體動作硬梆梆的,可是吹起陶笛來音質、技巧的表現都不差。

春霖是跟曼軒一樣程度不錯的孩子,可能是自由慣了,對課堂上的要求,下了課就還給我,一些技巧上的東西一直無法突破,心中非常惋惜他有那麼好的資質……。

一張張的臉孔,一幕幕的上課影像,這些唐寶寶們不管去到何處,是否繼續學習陶笛,我對他們的初衷永遠都在,就像他們當初打動我的純真笑容一樣。

希望能藉由他們,勇敢融入社會,鼓勵更多的身障者走入人群,自力活命;藉由他們從事公益的活動能帶給社會更多的正能量,勇敢面對、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是我從孩子和家長身上看見的。

 

亟盼後繼有人‧共襄盛舉

在教導他們的過程中,也是支撐我的理念,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能投入身障者的教育行列,幫助更多的身障家庭勇敢的走出來。不久前有朋友告訴我,一些我以前教過的唐寶寶,也跟我現在一樣組一個團體,到安養院去表演。

還有另一個以前教過的唐寶寶,他現在的陶笛老師,也會帶著他跟其他一般的學生去養老院演出……。

聽到這些訊息,我的心中湧現一股暖流,這些唐寶寶現在雖然已經不在我的門下學習,但他們把我所要傳達的正向理念—「愛分享、善循環」,帶走了。

每個唐寶寶像一顆種子,把這些正能量散播到每個角落,期待將來這些種子發芽、茁壯長成一棵棵大樹,變成一片充滿溫暖與愛的森林。

而我也深深感動,現在已經有多位老師願意教唐寶寶陶笛,雖然他們都曾經在我的班上學習很長一段時間,基礎能力都已具備的孩子。

但從以前家長口中說:「找不到老師願意教他們的孩子陶笛」,有些唐寶寶必須千里迢迢的從外縣市到臺中的「唐氏症關愛者協會」上課,到現在已經有多位老師加入教導唐寶寶陶笛的行列。

我很高興我做到了,我不敢自比開路先鋒,但我十多年教導唐氏兒的成果,藉由這群孩子讓世人看見,讓社會大眾接納、認同這群孩子,願意伸出雙手提攜教導他們,真的達到了另一境界的「愛分享、善循環」。

(作者林啓通義教唐寶寶吹陶笛14年,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7年第20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帶著陶笛去旅行─林啓通與唐寶寶們的冒險》 一書第259~270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