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電視新聞台製作的影片叫sun on tape,這部分有很嚴謹繁複的流程,公民記者不易製播。
- 身邊周遭許多小故事、都可以是題材,不需要去做什麼很重大的主題。要能找到有特色點的議題,就是好新聞。找新聞要從生活周邊找起,任何蛛絲馬跡都是一則好的報導。
- 任何活動紀錄等一定要有二個元素
- NS natural sound
- SO sound bite就是影片中要有人講話、是相關的人事物的訪談,這個最重要,因為當事人去講最有公信力。可以邊拍邊聊,讓記者聲音在裏面出現。如果可以,盡量要長期紀錄。
- peopo上有一位公民記者叫「公義使者」,他的新聞切入點很特別,常常可以把很普通的人物故事,拍成值得大家去關心的影片。
- 公民記者「大暴龍」關於江子翠農村公園砍老樹蓋警局的報導裏,影片裏的大家不會去看鏡頭,拍得很自然,這樣的功力需要花時間。長期與被報導者在一起,被報導者熟悉了這個鏡頭後就會有這樣的效果。「花時間」是公民記者最大的優勢,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工作、服務裏面,看到哪些不同的小故事,哪些人跟你們相處更久,所以拍出來的影片會好看、會更具真實性跟感動,這就是影片的力量。
- 我們常常拍活動時就只是一直拍,但這樣的影片人家是看不下去的,也不容易聚焦,最好的方式是,要從活動中找到感人的點、故事,做這樣的訪談報導,才有辦法讓人看下去。
- 例如活動當中某一個人,藉由他去講他的故事跟活動,那就有趣了,或者藉由這個人去講這個組織、這個活動,耶也比較吸引人。
- 如果真的沒時間拍攝影片,那就用照片說故事,用photostory去串,但要有遠中近不同的拍照概念跟穩定度,影音也是。這樣的表現形式若可以加一點訪問會更好,但建議盡量不要在影片上下文字,盡量把參考資訊打在網站上。
- 好的公民記者需要多觀察、常思考、不畏懼、有熱情
- 拍攝的撇步:井字構圖(拍照訪談時,人不會在正中間)、對角線構圖:在畫面裏有一條線,增加層次感。
- 從靜到動態的案例
- 可以四宮格呈現
- 人和物之間的關係
- 拍近景手的細微動作
- 臉部表情
- 空景跟補充畫面(含遠中近大中小左中右)空景越多(從他講話的內容去抓畫面要什麼),畫面會越豐富有層次。例如二手書的伯伯訪問,伯伯說都賣歷史書,那就可以去拍一段有歷史書的畫面,又說喜歡我的老婆,就再去拍老婆炒菜的畫面。
- 不要讓相機做移動的動作,但也不要在固定的地方拍,要善用遠中近的畫面拍攝。
- still的拍法:拍10-15秒,剪接後3-5秒,拍的時候,雙腋要夾緊,拍影音時不要分心,畫面不要移動,當下要專心拍同一個人,就算旁邊有其他人插話,寧可用鏡頭拉遠讓其他人也拍進去。
- pan水平移動,不要超過90度,第一個畫面跟最後一個畫面先選好。錄影後2秒才移動,最後一個畫面停2秒後再STOP。
- tilt上下移動,範圍也不要太大。
- arc,把一個東西當主題,對著主題360度旋轉拍攝,一般少用。
- zoom,若會拍到zoom in zoom out的鏡頭,就不要用相機跟手機拍,要用dv拍,但不建議這樣拍攝,因容易晃動,可以改用dolly,就是自己走過去把它變大。注意事項跟pan一樣,開始拍2秒後才移動,最後一個畫面拍2秒後才結束。
- 一般來講,still用最多也最好用,用still拍遠中近的畫面拍再接就可以是很好的影片了。
- 如果要用照片去串成一個影象,照片最好全都是橫拍或全都是直拍,最多十張就好。
- 一段影片拍攝一個人的故事,總長度不要超過5分鐘,3分鐘更好。
- 若影片需要配樂,可至www.jamendo.com尋找,可以免費在網路上使用,但要在影片下面寫引用自哪裏,誰做的。儘量不要在影片裏放文字,影片會比較乾淨,上傳到網站時,文字
- 放網站下方說明就好,把圖文分開。jamendo的音樂引用,不能在電視台播,音樂在電視台跟網路是不同的版權。
- Peopo有提供影音製作的訓練,如果大家的組織有志工、工作人員需要學習,可以幾個組織一起邀請。在臉書上放影片,最好也是在Peopo上傳後再把url貼到臉書上,或者放youtube,因為最好可以建立自己的頻道來累積組織的影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