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亞斯
敬愛的列祖列宗:
我是你們自福建渡台後第八代的媳婦,生了一個亞斯伯格兒子,這個身心障礙身分的事實,像一把尚方寶劍,而寶劍的銳利與凜然,使得我違背了文化禮教,變成一個徹底絕情的執行者。
自從這位子孫17歲之後,有了身心障礙手冊那刻起,第八代媳婦,我,開始背負著結清家族血脈的殘酷任務──否決祖宗血緣。五年前,他拒絕為祖父奔喪,直接忤逆了祖宗家譜的印記;今年,我們母子歸還了一筆繼承自祖上的土地,再次解開一個宗族關係的糾纏。
報告列祖列宗,我終於再次輕盈地鬆了一口氣,而非哀怨地嘆一口氣。亞斯伯格顛覆了我對「一口氣」的原先想像,此刻看待關於誠實、良善、情感、胸懷、孝道,這些都轉向絕對的清澈透明,更精準地說:是清白。然而,我的人生明明是一片血的海洋,血的顏色源自婚姻所締結的緣分,其所延伸的千絲萬縷是悠遠繁縟的,在這必須絕情的血色之中,我編織著一種孤絕的清白,並且使用那把劍去斬斷血緣的動脈,一切的關鍵在於這位子孫沒有親情感受是無解、無奈和無從苛責;於是乎,隨之引發的驚動與脫序,我首當其衝地成為罪人一般的承受者。
在這個世界上,護衛兒子必然是我的終極使命,即便必須與祖先認同產生對立或衝突。亞斯伯格對親情連結所表現的缺陷是不可逆的事實,加上他因憂鬱症和失眠困擾而長年服藥,這多重現實使得他變成了家族的異類份子;而我,則無語地沉入靜默的海洋。靜默是指在言說的藝術上,我含蓄低調地用「沒有父母緣」一語應對龐大親族的關切和疑惑;在生活的情境裡,我刻意與親族間減少互動,如今七八年過去了,靜默的路線暫時保住了我的尊嚴底線。
亞斯伯格曾經像是心靈的瘟疫在2008年重創我的身心。這個災難年的重大事件是公公過世,我18歲的兒子拒絕奔喪,而我則被迫挺身向家族親人告白;既要擋活人的眼光,也要守死人的亡靈,以及撕裂自己隱瞞的傷痛……。當時我那如「喪子之痛」的翻攪大過失去一個公公;兩種死亡的形式不同,悲哀與茫然的心境有別,深層的、纖細的一團灰色的冷氣團,把我凍結在一股極致的憂傷中,愁緒像深秋濃霧,我的魂魄躺平在幽谷的底部,冷冷的像是公公要下葬的屍體。
拒絕奔喪事件逼使我告白,這個告白發生在親族辦喪事的敏感時段,我的處境是母親角色的絕對傷痛疊上媳婦身分的相對低調,瀕臨崩潰的壓迫感只能在無聲與黑暗中自行分解消化;前世與來生、憂傷與哀悼、恐懼與脆弱,在在提點我是「人」。出殯時刻,當我放聲大哭那當下,同時也吐出爆裂的「喪子」之哀。身為母親,靠近死亡之後,我更加體悟人生如刺刀的殘酷事實。家族長媳身分的婆婆雖然沒有對我直接苛責,但她也表達了很嚴肅的價值批判,那就是子孫怎麼可以不認同祖先。
敬愛的列祖列宗,這是倫常上的重罪,婆婆多次囑咐我要問神、卜卦、做法事;就在我婉拒推託了四年之後,她發生了車禍,健康條件的惡化現實產生了照料上的難題:我無法依照「三個兒子平均分擔」的提議,輪番接她到台北就近照顧,其關鍵難處就在我兒子的特殊狀況,換句話說,我捍衛兒子的私心牴觸了孝順婆婆的規定。繼之,親人間的耳語暗潮洶湧,家族一些舊仇新恨逐一搬上枱面。先生長年在大陸工作,遠水救不了近火,那時的為難、僵持、膠著、壓力有如海嘯襲擊,大伯、我先生、小叔三個兄弟間的談判出現了危機、危險、放話、指責、怨聲、詛咒……,兄弟間的親情價值撞裂開來,甚至開始惡言相向,孝親的負擔令眾人苦不堪言。在共識難成、對策難立的時刻,小叔決定相挺他二哥這個男主人在大陸、姪兒有自閉症困難的家庭,一人肩負三分之二的照料負擔,我則承諾不定期回雲林探望婆婆,我和小叔的情誼,以一種莫逆於心的溫慰方式合力守護雙方的家庭。
小叔同理我這個二嫂的處境,也承接了照顧老媽媽的擔子,是我當今最大的恩人。今年七月,我們母子完成了一件法律程序,經由贈與形式,一塊早年繼承自祖父的農地已經歸還給住在雲林麥寮老家的小叔。我歸還這塊血緣地有回饋感恩之意,也有因孝親護子難兩全的折衷謙讓之心。這件贈與土地的事並未公開,連婆婆我都不敢提及。我在書信起頭自稱是徹底絕情的執行者,是想表達我與兒子所存在的處境無法用常理化約和規範。絕情的絕指的是絕緣、隔絕;而非對立、衝突。土地在兒子名下對我而言充滿了包袱感與沉重感,如今歸還祖上更合適的後代,衷心希望土地與我的絕情作風,能暗自耕耘出深層含意中的溫暖。
敬愛的列祖列宗,我認為人間有一種靈性磁場,一種生命中不期而遇的和煦微風叫做緣分。緣分引領我認識愛情、踏入婚姻、而後墜入親情命題的痛楚;我反覆申論痛苦的本質,最後得出痛苦不是語言文字的結構物。我寫這一封信的意義是抽象甚至形而上的情感交流,藉著文字的靈氣,我的心頭可以湧起母性的暖意,繼之,能沉思親情血緣賜予的人生寓意,無緣有情或有情無緣都不足以達意,我的絕情是中性的緣分,我的靜默並且不帶批判是祥和的心靈歸屬。願你們能同理我的心意。
遷台第八代的媳婦亞亞斯2013年12月寫於台北
(本文摘錄自《泛自閉人生的書寫課》一書第32~37頁,感謝「財團法人台北市林芳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
Tags: 泛自閉人生的書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