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的意外之旅

文/陳淑真

  我想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我出生在一個純樸的鄉間,出生後不久即趕上小兒麻痺熱潮,所幸我有一對非常照顧我的父母,他們為了我四處借貸、求醫,為了讓我與別的小朋友有「一樣」的童年,不斷的、不斷的灌輸我「不怕輸、只怕努力不夠」、「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甚至於更好」的觀念。小小的心靈只知道,如果能好好的聽父母的話,如果能好好的讀書,一定能減輕父母的負擔。

  童年到求學階段一直很平順,因為家境不佳,高中念的是夜間部商校,白天打工,晚上讀書,但能減輕家裡負擔而又能求學,並將所學應用在實際中,日子雖然過得非當辛苦,但也覺得值得。高中畢業後因有感於所學的不夠,重新報考了夜二專電腦資料處理科系,學得了日後賴以為生的電腦專業知識。現在在一家專業的傳播公司擔任電腦美工設計及DVD編輯的工作,深得老板信賴及同事照顧,以為從此應與其他人一樣就這樣過一生。

  要承認或接受自己的缺陷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尤其是我有著凡事好強、不願服輸的個性。四年前的5月——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帶媽媽到振興醫院看眼科,無意之中看到復健科的水療,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郤從此與水療結下了非常深的關係。第一次穿泳衣、第一次下水學游泳、第一次在治療師面前毫無芥蒂的剖析自己的缺陷,都要投入極大的勇氣。從來沒有接觸到游泳,要將頭埋入水中、要在水中如何學會自救,而又要學會游泳,這當中當然經過了無數次的自我掙扎。現在的我已能優游自在的在水中……。

  現在我學會拿枴杖,因為它也可以保護我的殘肢,減緩它的惡化;學會了開車,因為它會帶我走更遠的路;學會了自在的與其他殘障朋友相處,甚至於幫助他們;學會了游泳,參加了運動會,同時拿了運動獎牌,你能想像一個在體育課或各類校外活動時只能顧教室的人,在接受獎牌掛身時的興奮與成就感嗎﹖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接觸到馬術,這是我的另一項自我的挑戰。正常人騎馬已經不容易,何況是雙腳不良於行,要如何在馬背上求平衡及克服心理的障礙﹖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一次又一次的在不熟悉的領域中尋求漸趨完美的表現。

  在1999年8月1日,我榮幸能代表國家參加丹麥所舉辦的國際殘障馬術比賽。當換上白襯衫、黑外套、白手套及黑長靴時,當哨聲響起、柵欄升起時,全場一片靜肅,只聽到夥伴的路線指示聲(在比賽時允許有人以聲音引導路線)、自己的呼吸聲及馬的腳蹄聲,雖然只是短短的8分鐘不到的時間,有如時間及世界為你停頓般,在最後轉彎及行禮,在掌聲響起時,這才欣喜原來已完成比賽,這也才深深的了解到比賽的真正的意義。或許成績不夠理想,但相信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我們相信人皆生而圓滿、平等,上天關了一道門,必會為你再開另一扇窗,只要我們肯努力,肯踏出人生這麼多的第一步,也才會知道原來外面的的世界是這麼大,便不會有「白過日子」或「白活此生」的遺憾了。

(本文由「中華民國傷健策騎協會」提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