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

文/大頭班長

  滿街的coffee shop,有著相似的招牌、相似的餐點、相似的服務笑容……是否有過哪一間曾經真正吸引你的注意?

  有那麼一間coffee shop曾經在我匆忙走過騎樓時,因為一塊小小的招牌而抓住我的眼光,我瞪著那塊招牌看了很久,也在玻璃門外觀察裏面的動態,最後,在這次電子報的出刊前夕,我有機會去一探究竟。

  那間位在永康街與信義路口的西雅圖咖啡,在滿是咖啡店的信義路上,其實不太能突顯出它的特別,不過那塊招牌上寫著「本公司與聽障人協會合作」、「請體恤聽障朋友」卻讓我佇立良久,幾次的電話連絡,我拜訪了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的劉昭君小姐,之前該協會幫忙連絡的曾小姐曾經聽到我要拜訪協會與西雅圖咖啡店合作的過程時,還很不好意思地說他們並沒有很大、很完善的計畫,深怕我採訪不到什麼資料,不過我相信因為許多的好點子都是從小小的、不起眼的動作開始,我相信這樣的合作計劃,仍是有助於其他身心障礙朋友、團體參考。

  這樣的合作關係始於西雅圖咖啡公司欲將原本部分的員工名額開放給身心障礙朋友,不過,公司在拜訪相關團體之後,評估這樣的工作較適合聽障朋友,因此轉而向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尋求適當的人選,展開為期一年的訓練、觀察,並於評估適任之後,開放其他分店的名額給聽障朋友,就這樣這兩位聽障朋友擔任起打先鋒的頭陣。

  和其他聽人員工相同,這兩位聽障朋友也是從基層工作做起,清潔餐桌、清潔化妝室做起,不過,和速食店的清潔員不同的是,這兩位聽障朋友有機會接觸糕餅製作、各式咖啡調製的學習,劉昭君小姐更計畫與店長爭取聽障朋友可以有在職進修、晉升管理階層、甚至輔導開店的機會。

  「人都需要成就感來支持他走下去,有誰會把清潔工作當成終身志業呢?」,也因此為他們爭取更多機會是她的目標,目前許多聽障朋友的職業大多以勞力付出為主,並且換工作的頻率相當高,相較之下,西雅圖咖啡店的時薪高於其他餐飲店,以及店方相當善意的溝通態度上,劉小姐認為更應該好好地把握這次的合作。

  這次的合作過程相當順利,店裏的員工、顧客都沒有排斥聽障朋友的態度出現,顯示出社會對於聽障者的接受度相當高,唯一的障礙就是聽障朋友與聽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其實,對聽障者而言,他們和一般聽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手腳靈活、反應迅速,然而卻因為溝通方式得依靠手語、筆談而非主流的語言礙,聽障朋友的求職路就會順利許多。

  由於這樣的溝通障礙,聽障朋友得花更多的心思在學習技巧、溝通上,工作態度尤其重要。餐飲業的工作相當忙碌,員工下了班就回家休息,如果自己想多學點工夫,就得找空檔或留下來請同事教,和其他員工一樣,多背多練習是不二法門,唯有自己多花時間努力,工夫才能學到手,聽人或聽障人走的都是同樣的路。

  除了和西雅圖咖啡的合作計畫外,許多聽障朋友在就學時,雖然有接觸過電腦,但卻因為學校並不是很重視電腦技能訓練,造成聽障朋友仍以服務業為主,其實聽障朋友們是很喜歡玩電腦、玩網路的,加上求職所需,聽障人協會也往開始在下年度為聽障朋友加開電腦相關課程,希望能藉由額外的電腦課程訓練,讓聽障朋友在就業的路上有另一層的選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