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兒時復健的自己

 文/Emily

  一張氾黃的相片,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那個場景是在台大醫院的復健部。

場景一
時間:1980年代末期
人物:一位腦性痲痹兒與她的母親

  印象中,那是我上小學前最常去的地方。那時我們家住在三重,媽媽每天帶著我坐39號公車去台大醫院作復健,讓我的手腳能夠更靈活,走路的步伐能夠更平穩。所以從一歲半開始,我便成為台大復健科裏的「常客」。

  走進了一間類似兒童遊戲室的教室,裡面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這在一般小朋友口中是玩具,但對我們來說,它卻是我們的好朋友,陪伴我們度過了每個治療過程。透過遊戲或手工操作,給予日常生活中各種功能、動作的基本訓練,並包括︰感覺統合、日常生活自理、認知訓練、輔具及副木製作等。而在一旁有媽媽與復健老師的陪伴,每當我做完成一個訓鍊或動作,她們都會給我口頭上的鼓勵。有時候,會看到其他的同伴在一旁哭鬧,拒絕接受治療,而我卻能自然、認真的學習,把它實質的意義當成一種樂趣。

場景二
時間:2002年初的某一天
人物:一對夫妻與他們的女兒

  吃完晚餐後,全家人坐在客廳看電視聊天。

  「看電視時,順便做做運動,當成自我復健。」媽媽對我說。
  「您們還記得那時我做復健的情況嗎?能不能告訴我您們當時的心情呢?」我開口問爸媽。
  「那時候在復健室,看到一些跟妳一起復健的小朋友後,總覺得跟他們比起來,我們實在太幸運了。」爸爸回答。
  「如果當初沒有早一點讓妳去做復健,也許妳現在的情況不會那麼好。」媽媽則說。
  「是不是愈早治療愈有幫助呢?」我繼續問媽媽。
  「那是當然的。」
  「那時您有沒有和其他家長作交流呢?」
  「是有啦,但是互動仍不是很多。那時候特殊教育資源缺乏,所以我們都只是在醫院互相聊聊小朋友的狀況,不懂的就只能請教醫院的醫生或復健師了。」

  從我開始復健之後,每當報章雜誌刊出有關於身心障礙兒童的文章,我的父母都會剪下來當作參考,也更能瞭解這方面的新資源。到了我上高中,換成我開始蒐集、整理這些資料,讓自己更清楚該如何做持續性的復健。發展遲緩兒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使得患有肢體功能及身心發展障礙的兒童能夠矯治障礙,發揮潛能,增加獨立自主的能力,進而減少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一個小女孩在台大醫院復健科的走廊,扶著牆面上的欄杆慢慢學習走路……。這個畫面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也算是我最珍貴的回憶。

 

Tags: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