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唇顎裂兒童語言相關問題的心理因素及因應之道

李筱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基金會臨床心理師

  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在口語互動中除了 要瞭解別人所說的話之外,也要將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確切地說出來,讓別人能夠理解,才算達到良好的溝通。
  想要讓別人正確地瞭解自己的意思,咬字發音是影響因素之一,語言的內容和結構、以及和語言密切相關的溝通行為也是很重要的。

  唇顎裂兒童的語言發展跟一般孩子的情形並罐有什麼不同,但是先天性的缺陷讓這群孩子在語言溝通方面有其特別之處,家長密須先對一般兒童的語言發展有所瞭解,再針對唇顎裂小朋友的特性加以注意,才能掌握小朋友的語言相關問題。

兒童語言發展
  兒童因為正在成長,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也跟著改變。孩子的發展有其個別差異,不過大致上是依照由簡單到複雜的原則,在質與量都慢慢地提昇。

  • 兒童語言發展階段

1. 嬰幼兒時期的語言發展(0-3歲):此時期的說話可分為兩個階段:
  語言前的說話:小嬰兒的哭笑、對聲音的注意、發出咿咿啊啊的聲音、呀呀學語等,這些聽起來不像是真正的語言,所以稱為語言前說話;
  語言式的說話:從簡單的單字開始,慢慢累積字彙和詞,然後形成短句子。小朋友通常在10-14個月開始說話,內容多與日常生活需求或經驗有關。
2.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展(3-6歲):字詞和句子更為豐富,話講得更流利,文法的錯誤減少。說故事能力也是這個時期的語言發展特點,從片段地描述事件,逐漸可以說出主題明確、結構完整的故事。此外,孩子也應用語言滿足社交的需求。
3. 學齡兒童的語言發展(6-12歲):小朋友開始土小學之後,接觸的人事物變多,溝通機會大為增加。
孩子對自己的溝通能力產生瞭解,從經驗裏意識到自己的語言能力好或不好。如果小朋友覺得自己說得不好或是經常在語言表達上遭到挫折,可能就會採取一些方法來因應。

  • 語言發展遲緩

何謂語言發展遲緩呢?簡單地說,就是小朋友的語言發展明顯落後於一般同年齡孩子應有的表現,例如:兩足歲的孩子只會發出咿咿啊啊的聲音。四足歲的孩子還叫不出日常物品的名稱。

家長如果懷疑小朋友的語言發展遲緩,可以找專業人員進行評估。

影響兒童語言學習的因素

  • 生理:性別、身體健康狀況、生理的成熟度、語言器官條件等生理因素可能會對語言的發展造成影響。例如:一歲的孩子便不可能有五歲孩子的語言水準;聽力嚴重受損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容易受到威脅。
  • 氣質:「氣質」是指小朋友與生俱來的反應特性。受氣質的影響,每個孩子所需要的刺激強度、對語言刺激的接受度都不相同。有些孩子的發展起步很早,有的較晚;有些小朋友進展得比較快,有些則比較慢。
  • 智力:孩子的智力和語言發展會互相影響。一般來說,智力程度較高的孩子,語言發展的情況也不差;智能不足的孩子,語言發展通常比較不好。
  • 環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某些先天條件無法改變或是改變的幅度有限,但是後天的環境卻是可以改善的。小朋友的語言刺激是否足夠、成長的環境是否有利於語言發展等,都是經常需要與家長討論的問題。一般來說,親子互動較多、與玩伴互動機會較多、生活經驗豐富的孩子,語言曾發展得比較好。這是因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往往透過觀察、模仿、遊戲與互動等方式進行,所以在生長環境中能夠從事較多這類活動的孩子。自然有較好的發展條件。

 

唇顎裂兒童可能有的語言相關問題
唇顎裂兒童不一定會有語言問題,但是產生語言相關問題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來得高,所以家長要細心觀察和注意。唇顎裂小朋友可能出現的語言相關問題如下:

  • 構音問題:有些音發得不夠標準。別人不容易完全聽懂孩子的話。
  • 語言發展遲緩。
  • 不喜歡用口語的方式溝通,因此說話的句子非常簡短,或是只用搖頭點頭、肢體動作來表達。
  • 在社交場所容易退縮、沈默,尤其是在陌生環境,或是有不熟悉的人在場時,語言表現與平常在家的情況完全不同。
  • 對別人的反應非常敏感,如果別人表示聽不懂、要求再說一遍或是百接糾正時,小朋友出現沮喪、生氣、甚至攻擊等反應。
  • 到醫療院所進行語言治療或是在家做語音練習時,不願意跟語言老師或家長配合。
  • 小朋友拒絕跟別人接觸或溝通。

 

影響唇顎裂兒童語言相關問題的心理因素
  如果唇顎裂小朋友出現上面所提到的問題,除了先天性器官條件較差的原因之外,與唇顎裂有關的心理社會因素往往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家長的態度和做法:

唇顎裂兒童的語言問題需要家長們的關心,但是在態度和做法上必須適當,否則容易造成親子雙方很大的壓力。家長如果過於忽視,將使孩子減少適當的語言刺激或是早期治療、早期改善的機會;但是太過緊張、急躁,或是對孩子的語言表現出負面的反應,反而會議孩子對說話產生排斥與恐懼,造成孩子不願意說話或是不配合治療的問題。

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其實他們可以感受得到大人的態度和情緒,從而影響自己面對語言問 題的反應。此外,由於家長主導著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以及發展環境的提供,如果方法不對,即使家長有心幫忙,還是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甚至造成預期之外的反效果。

  • 孩子的壓力:

唇顎裂兒童的成長過程比一般小孩辛苦,得花費更多的心力去克服手術、外觀、語言等問題。當孩子發現自己跟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時,除了好奇,可能還有不好意思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當中,語言溝通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有語言問題的唇顎裂兒童每天都必須將自己的弱點呈現在別人面前,其壓力可想而知。有時候孩子很想努力改善,卻又無法立刻獲得很大的進步,很容易感到挫折。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唇顎裂兒童可能曾採取一些自我保護的措施,像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等。

  • 外在環境的壓力:

唇顎裂兒童的外在壓力包括他人的不瞭解或不接納,像是其他小朋友刻意模仿唇顎裂兒童說話的方式、對唇顎裂兒童的語言表示聽不懂或是批評、嘲笑等。被老師要求上台演講或唸課文的經驗不佳,也常讓學齡的唇顎裂兒童視說話為畏途。

因應之道

  • 預防勝於治療

1. 充實有關兒童語言及心理發展的正確知識,以作為教養上的參考,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惶恐、緊張、焦慮,或是將壓力帶給小朋友。

2. 增加親子之間良好的語言互動,尤其是對0-6歲歲的小朋友。

(1) 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對小朋友而言,將語言帶入生活化的情境是最自然、最有效的語言練習方式。家長可以跟小朋友玩遊戲,例如唱兒歌、講故事、畫圖、扮家家酒等,以製造語言互動的機曾,同時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2) 提供雙向互動的刺激:有些家長曾買故事書、錄音帶或錄影帶給小朋友,如果只讓小朋友獨自使用這些教材,學習的管道是單向的,吸收效果有限。建議家長參與孩子的活動,跟孩子進行雙向交流。例如:聽兒歌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唱,或是孩子一句、家長一句;唸故事書時,可以邀請孩子一起編故事,問問孩子對於故事內容的感想,如此雙向的互動方式可以增加孩子練習語言溝通的機會。並且讓孩子體會說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3) 提供開放式的口語互動:許多家長跟孩子的對話常用命令句或是封閉式問旬(例如:你要不要吃東西?),小孩子只需要回答是人不是、好/不好、要/不要就結束了。這樣的方式小朋友比較無法利用日常生活學到的語言,故建議問話的方式可以改為選擇性的問話(例如:你要吃麵包還是飯?)和開放式的問話(例如:你要吃什麼啊?)。

3. 促進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機會。由於小朋友有他們自己的互動模式,有時候小朋友在一起互相學習的速度比大人教要來得快。家長可以為孩子搭起友誼的橋樑,為孩子製造接觸和溝通的機曾。此外,建議家長讓學齡前的小孩在適當時機上幼稚園,以增加刺激和互動的來源,並學習適應團體生活。

4. 家長平常要多觀察小孩的行為,若有不清楚或懷疑之處,最好儘速帶到醫院請教專業人員。如果真的有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 採取適當的態度和行為
  1. 體諒唇顎裂兒童的不講話或話講得不好,並不是故意要讓家長丟臉、找麻煩。適當的做法是找出孩子的困難點或是背後涉及的生理/心理因素,對症下藥。
  2. 避免在孩子面前,把他不好的語言表現跟別人做比較,以免傷害唇顎裂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說話的意願。
  3. 減少對小朋友語言的直正接糾正,以支持、鼓勵、引導代替命令或責罵。當家長真的聽不懂孩子所說的話時,可以很誠懇地邀請孩子再說一次;當孩子說得不錯時,別忘了給予正向的回饋。
  4. 減少阻礙孩子表達的行為:家長應注意避免打斷孩子的說話或是代替小孩回答問題,即使小朋友要回答得很久或是回答得不好也沒關係。因為家長若打斷或代替小孩回答,小孩便沒有講的機會,地無法累積說話的成就感。
  5. 對於孩子接語言治療的效果,家長須有合理的要求和期待。因為孩子的講話習慣已經持續很多年,要求孩子在短期內不花力氣就有明顯改善是不合理的,家長一定要耐心期待小朋友的進步。
  6. 適度肯定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孩子的語言改善,是由一點點的進步累積而來的。孩子每進步一點,就是離目標更近,不要忽略了些微進步的重要性。肯定自己與孩子的努力,將會提高孩子的動機和配合度,對語言治療的效果有正面的幫助。
  7. 家長與專業人員的配合:孩子需要接受語言治療的話,家長需與老師多多配合。相對於專業人員而言,家長與小朋友的相處時間更多,有更多的機曾利用日常生活做為語言練習的材料,如果家長也能成為語言老師的好幫手的話,小朋友的治療效果將會更快更好。(本文選自顱顏會訊季刊,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Tags: , ,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