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當前情況

A、概述
37. 現在全世界身心障礙的人很多,而且還在日漸增加。對部分人口進行抽查的結果以及透過有經驗調查人員的觀察,都證實了身心障礙者的估計數字為5億。在多數國家裡,每十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因生理、心理或感官缺陷而致殘障,任何人口中至少有25%的人,因身心障礙的存在而受到了不利的影響。
38. 造成身體缺陷的原因,世界各地不盡相同,身心障礙普遍程度和身心障礙造成的後果也各有不同。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在於社會經濟條件有所不同,也在於各個社會對其成員提供的福利不同。
39. 一項由專家進行的調查估計,至少有3億5千萬身心障礙者所居住地區難以得到協助他們克服身體缺陷的服務。除極少數例外情況,身心障礙者到處碰到物質、文化和社會方面的種種障礙,妨礙他們的生活,即使他們能得到傷殘復健方面的協助,情況也依然如此。
40. 造成致殘率升高和把身心障礙者排擠到社會邊緣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

a. 戰爭和戰爭的後果;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破壞、貧窮、疫症、人口的重大變遷;
b. 負擔過重和貧困的家庭所占比例很高;過於擁擠和對健康不利的居住和生活條件;
c. 人口中文盲比例很高,對基本的社會服務、衛生和教育措施缺乏了解;
d. 缺乏關於身心障礙、致殘原因、傷殘預防和治療的正確知識,這包括把身心障礙看作恥辱,歧視身心障礙和對身心障礙的錯誤觀念;
e. 沒有充分的基本保健和服務方案;
f. 各種限制因素,包括缺乏資源、地理上的距離、物質和社會障礙,這一切使許多人無法利用所具備的各種服務;
g. 把資源提供給高度專門化的服務機構,可惜這種服務與需要幫助的大多數人無關;
h. 社會援助、保健、教育、職業訓練、就業安置等方面的基本服務設施,或是缺乏,或是薄弱;
i.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有關機會平等、傷殘預防和傷殘復健的活動未獲優先考慮;
j. 與工業、農業和運輸有關的各種事故;
k. 自然災害和地震;
l. 自然環境的污染;
m. 由傳統社會邁向現代社會所引起的緊張壓力和其他心理、社會問題。
n. 輕率用藥、濫用治療藥物以及非法使用麻醉藥品和興奮劑。
o. 災害發生時對傷者的錯誤處理,這很可能是造成本來可以避免身心障礙的原因;
p. 城市化和人口增長及其他間接因素。

41. 身心障礙與貧困有著明顯的關係。對貧困的人們來說,產生缺陷的危險性要大得多,反之亦然。生下一個有缺陷的孩子,或家裡有人殘障,往往對家庭有限的資源造成沉重負擔,並且產生精神壓力,因而使得這個家庭更為貧困。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所產生的影響,使得社會最貧困階層中身心障礙者的比例特別高。因此,受到影響的貧困家庭,數字絕對不斷提高。這些趨勢的不利影響嚴重阻礙了發展進度。
42. 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預防許多缺陷和殘障的產生,能夠幫助有殘疾的人克服或儘量減輕身心障礙,也能使各國消除把身心障礙者排擠在正常生活之外的種種障礙。
(1)開發中國家的身心障礙問題

43. 開發中國家的身心障礙問題需要給予特別重視。所有身心障礙者中有多達80%的人居住在開發中國家偏僻的農村地區。其中有些國家身心障礙人口所佔比例估計高達20%,因此,如果算上家屬和親屬,就有50%的人口受到身心障礙的不利影響。由於多數身心障礙者通常也是極端貧困的人,問題因而變得更加複雜。他們往往居住在醫療和其他有關服務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的地區,在這種地區,身心障礙現象無法及時發現。因此,如果真有治療可言的話,當他們能夠得到治療時,其缺陷很可能已達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在許多國家,所擁有的資源不足以發現和防止身心障礙,也無法滿足對身心障礙族群進行傷殘復健和支助性服務的需要。它們非常缺乏訓練有素的人員,也很少進行更先進和更有效的策略及復健辦法的研究,輔助器材及設備的生產和提供也都嚴重不足。
44. 在這類國家中,身心障礙問題由於人口激而變得更加複雜,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使身心障礙者在比例和絕對數字上繼續升高。因此,迫切需要幫助這些國家制訂人口政策,防止身心障礙人口的增加,把這一工作列為首要的優先項目,同時努力對已殘障的人進行傷殘復健並提供服務。
(2)特殊族群

45. 缺陷和身心障礙造成的後果對婦女的危害特別大。在許多國家中,婦女本來在社會文化和經濟方面已處於不利地位,阻礙她們獲得諸如保健、教育、職業訓練和就業的機會。如果再加上生理或心智方面的缺陷,減少了她們克服身心障礙的機會,她們參與社會生活就更困難了。在家庭中,照顧家中身心障礙成員的任務通常也落到女性身上,因而限制了她們的自由和從事其他活動的機會。
46. 許多兒童由於身體有缺陷而遭到排斥或孤立,因而不能正常成長。在兒童處於性格和自我形象發展的關鍵年齡時,如果家庭和社會對他們所持的態度和表現的舉動不當,就會使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47. 在大多數國家,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有些國家中,三分之二的身心障礙者是上了年紀的。造成他們身心障礙的大多數原因(如關節炎、中風、心臟病以及聽力視力的減退)不同於年輕的身心障礙者,因此需要不同的預防、治療、復健和支助服務。
48. 由於犯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受害程度學」的問世,人們現在才逐步看清,造成終身或暫時身心障礙的罪行對受害者的傷害到底達到何種程度。
49. 受到酷刑迫害而致生理或心智障礙的人,他們的身心障礙不是由於出生時或正常活動的事故而是由於故意加諸的傷害,這是另一種的身心障礙者。
50. 由於人為的災難,當今世界上有一千多萬人淪為難民或流離失所。其中許多人由於遭受迫害、暴力和各種危險而形成生理或心理上的殘障。多數是發生在各種服務和設施都極其有限的第三世界國家。做為難民,本身已是一種障礙,如果是一個身心障礙難民就是雙重障礙了。
51. 在國外工作的人,往往發現自己處於極為困難的境地,由於環境的改變、對移居國的語言缺乏了解或了解不夠、偏見和歧視、缺乏或缺少職業訓練、居住條件不合適等原因,他們面臨了一系列的障礙。移民工人在其就業國家的特殊地位使他們及家屬受到往往導致缺陷和身心障礙的健康危險和職業事故的威脅。殘障移民工人由於必須要回到他們的原籍國家,那裡專門為身心障礙者設立的服務和設施都非常有限,於是他們的情況就變得更加嚴重了。

B、傷殘預防

52. 預防缺陷的措施正在日益增多,例如:改善衛生、教育和營養條件,提高食物質量,通過基本保健改善保健工作,特別是婦幼保健;輔導父母有關遺傳和產前保健的知識;免疫、控制疾病與感染;預防事故;改善環境品質。世界上某些地方,由於實行這些措施,生理和心智缺陷的發生率已明顯降低。
53. 但是,對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來說,尤其是居住在處於經濟發展早期階段的那些國家的人民,能夠有效獲得這些措施的人只是占極小的部分。大多數開發中國家還有待建立制度,通過定期健康檢查(特別是對孕婦、嬰幼兒)以早期發現和預防缺陷。
54. 1981年11月12日關於傷殘預防的「里茲堡宣言」中,國際上一些科學家、醫生、醫療保健行政人員和政治家要求注意下列傷殘預防的實際措施:

a. 由營養不良、傳染和忽視造成的缺陷可以在基本保健過程中,透過花費不大的改進而得到避免。
b. 許多後天的身心障礙可以預防或避免,對控制遺傳和退化情況的研究也大有希望。
c. 殘障不一定造成障礙。往往只是由於未能採取簡單的補救措施,而使殘障更為嚴重,社會的態度和體制安排也會增加對身心障礙者的不利機會。因此,急需對公眾和專業人員進行持續的教育。
d. 在一切國家中,包括工業化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可以避免卻未避免的身心障礙是造成經濟浪費和個人不幸的重要原因。這種損失是可以迅速減少的。
e. 可以避免或控制多數身心障礙的技術是存在的,並且正持續發展。社會必須為克服這類問題而承擔義務。國家和國際目前的醫療保健方案必須轉移重點,以確保知識和技術的傳播。
f. 雖然現已存在對多數身心障礙預防和補救控制的技術,但最近在生物醫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大幅進展顯示,還可以採用更能加強各種措施的創新手段。在今後幾年內,對基礎性和應用性的研究都需要給予支持。

55. 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實行預防缺陷或保證缺陷不致發展成為最具重要性的身心障礙方案,從長遠來看,要比以後不得不照顧身心障礙者,對社會造成的代價小得多。例如,職業安全方案就是如此,但很多國家對這方面仍然未予重視。

C、傷殘復健

56. 傷殘復健服務往往是透過專門機構提供的。但是,現在有一種越來越強的趨勢,即更加強調要把各種服務歸併到一般公共設施中去。
57. 被稱之為傷殘復健的活動,無論是其內容還是精神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按照傳統的做法,傷殘復健被看作是在一種機構環境下,往往由醫療人員向身心障礙者提供的一種治療和服務。這種做法現在正逐漸被下面所列的方案取代:一方面提供合格的醫療、社會和教學服務,並且以家庭和社區能夠支持其身心障礙成員所作的努力,以使他們能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克服缺陷造成的身心障礙影響。人們日漸認識到,即使是身心嚴重障礙的人,如果獲有必要的支助性服務,他在相當程度上也能獨立生活。需要住在安養院中的人數比以前所想像要少得多,即使這樣的人,其生活的主要環節上也可以是獨立的。
58. 許多身心障礙者需要輔助器材。在某些國家,生產這類器材的技術已很先進,生產出十分精密的器材來協助身心障礙者的行動、交往和日常生活。然而,生產這類器材的費用很高,只有少數國家能夠提供這種設備。
59. 許多人只需要簡單的器材以便利自己的行動、交往和日常生活。不少國家可以生產並得到這種器材。但也有許多其他國家,人們由於不知道有這類東西或由於費用太高而不能得到這種器材。現在越來越注意設計更簡單、便宜的器具,採用更切合當地國情的方法生產更適合多數身心障礙者,並且更容易得到的器具。

D、機會平等

60. 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生活的各項權利大部分可以透過各種政治和社會行動獲得。
61. 許多國家已經採取了重要步驟來消除或減少充分參與的障礙。他們已制訂了法規,保證身心障礙者有求學、就業與利用各項社會設施的權利和機會,以移除使身心障礙者行動受到限制的種種文化和物質障礙,並禁止對他們歧視。還實行了離開安養機構住到社區的辦法。在有些工業化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裡,身心障礙者上學的重點逐漸放到「開放教育」上,安養機構和特殊學校相對減少。已設計出利用公共交通系統的辦法,並且設計出感官殘障的人利用消訊息資料的辦法。人們進一步理解到採取這種措施的必要性。許多國家已推動公眾教育和提升認知的運動,以教育大眾改變對身心障礙者的態度和做法。
62. 身心障礙者往往帶頭使人們進一步理解到機會平等的過程。關於這一點,他們自己主動鼓吹了融合到社會主流的運動。
63. 儘管做了這些努力,但在大多數國家中,身心障礙者取得平等機會和參與社會的程度仍然不能令人滿意。

(1)教育

64. 至少10%的兒童有身心障礙。他們與正常人同樣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需要積極的對策和專門的服務。然而,在開發中國家,大多數身心障礙兒童無法獲得專門服務,也沒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
65. 各國情況千差萬別,有些國家的身心障礙者可受高等教育,有些國家則這類設施很有限或根本不存在。
66. 目前一般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潛能缺乏認識。而且往往欠缺用以照顧他們需要的法律規定,師資和設備也不足。在大多數國家,身心障礙者都無法享受終身教育之惠。
67. 特殊教育的教學技術有了顯著進步,並且取得了重要的創新發展,因此身心障礙者的教育應可取得更好的成績。但這種進展大多限於少數一些國家或是少數一些城市。
68. 這些進展是早期發現、評估和對策以及在各種環境中的特殊教育方案,除需要非常專注方案的孩子以外,其他許多身心障礙兒童都可以在正規學校環境中就讀。

(2)就業

69. 許多身心障礙者不能就業,或者只能得到職務卑微和報酬很低的工作。雖然事實證明,只要有適當的評估、訓練和安置,絕大多數的身心障礙者都能按照現行的工作標準從事許多工作,但是情況仍然如前面所講的那樣。在失業和經濟衰退的時候,身心障礙者總是首先被解雇,最後被錄用。在一些常受經濟衰退影響的工業化國家中,身心障礙求職者的失業率比健全的求職者多一倍。許多國家制訂了各種方案並採取各種為身心障礙者創造工作機會的措施。這些包括:受到保護的生產工場,受到保護的場地,指定的工作職位,為身心障礙者規定的保障名額,對訓練然後雇用身心障礙工人的雇主給予補貼,以及由身心障礙者建立和為身心障礙者建立合作社等。無論是在普通的還是特殊的企業中,受雇的身心障礙工人的實際數字都遠遠低於可就業的身心障礙工人的數字。可以用較少的成本對工作場地、工具、機械和設備進行適當改造,也有助於擴大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機會。
70. 許多身心障礙者住在農村地區,尤其在開發中國家更是如此。當家庭經濟以農業或其他農村職業為基礎,而且傳統的大家庭還存在時,大多數身心障礙者或可獲得一些有益的工作做。隨著更多的家庭由農村地區遷往各中心城市,農業變得更加機械化和商業化,貨幣交易取代了實物交易制度,再加上大家庭體制的解體,身心障礙者要找到職業就更加困難了。對那些住在城市貧民窟的人來說,就業的競爭十分激烈,而其他有經濟收益的活動又很少。在這類地區,許多身心障礙者被迫無所事事,只得依賴別人;另一些則甚至靠乞討為生。

(3)社會問題

71. 充分參與社會基本單位──家庭、社會族群和社區──的各種活動是人生的基本要求。「世界人權宣言」中規定了這種參與機會平等的權利,因而人人都應能享有這種權利,包括身心障礙者在內。但實際上,身心障礙者往往得不到機會充分參與他們是其中一分子的社會文化系統的各種活動。這些機會之所以被剝奪,是由於無知、漠不關心和恐懼造成的物質和社會的障礙。
72. 各種不正確的態度和行為往往使身心障礙者被排斥於社會和文化生活之外。人們往往避免與身心障礙者接觸和發生個人關係。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偏見和歧視的流毒之廣以及他們被排斥於正常社會交往之外的程度之深,使他們之中的許多人產生了生理和社會問題。
73. 與身心障礙者接觸的那些專業人員和服務人員往往不能認識到,身心障礙者參加正常社會生活的潛在力量,因此未能幫助身心障礙者與其他社會族群融為一體。
74. 由於這些障礙,身心障礙者往往很難或無法與他人發生密切和親密的關係。那些被認定為「身心障礙」的人,即使沒有官能方面的限制,也往往無法結婚和為人父母。人們現在日漸認識到心智障礙的人對個人和社會關係包括兩性關係之需要的問題。
75. 不少身心障礙者不但被排斥於其社區的正常社會生活之外,而且實際上是被拘囿於安養機構之中。雖然過去痲瘋病人聚居地已經有部分不存在了,大型的安養機構也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多了,但是目前仍有太多的人被置於這類機構中,而他們的情況卻顯示這樣做是沒有道理的。
76. 許多身心障礙者之所以不能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由於諸如門口過於狹窄,輪椅不能通過;建築物、公共汽車、火車和飛機的台階無法登上;電話和電燈開關夠不著;衛生設備無法使用等原因。其他障礙也同樣把他們排除在外,例如聽覺有缺陷者聽不見談話;視覺有缺陷者無法閱讀書籍。這種障礙是由於無知和缺乏關心造成的;儘管其中多數障礙只要經過仔細規劃,花費不大的代價就可以避免,但卻仍然存在。儘管有些國家已制訂了法規,並推展社會教育運動以消除這類障礙,但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77. 一般說來,預防缺陷、傷殘復健以及使身心障礙者融入社會的現有各種服務、設施和社會行動,是與政府和社會是否願意並且是否有能力向條件不利的族群分配資源、收入和服務密切相關的。

E、身心障礙問題與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78. 根據新的國際經濟秩序構想,由工業化國家向開發中國家進行其資源和技術轉讓,以及著重加強開發中國家經濟的其他規定,如果加以實行,將會有利於這些國家包括身心障礙者在內的人民。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狀況特別是其農村的經濟狀況如果有所改善,就可以為身心障礙者提供新的就業機會,並提供資源用來支助傷殘預防、傷殘復健和機會平等方面的各項措施。適當技術的轉讓如果生效,就能促使專門從事大量生產身心障礙者輔助器材的工業更加蓬勃,這些器材可以幫助減除生理、心理和感官方面缺陷的影響。
79. 「聯合國第三個發展十年國際發展策略」(註g)指出,應特別努力使身心障礙者參與發展過程,因此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傷殘預防、傷殘復健和機會平等方面的工作。國際經濟秩序的改變和各國為使本國身心障礙者充分參與發展而做的改變必須齊頭並進。

F、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結果

80. 只要爭取較好的營養、教育、住宅、改善的衛生條件、充分的基本保健等方面的發展能夠成功,預防缺陷和治療傷殘的工作也將大有希望。特別是通過以下各方面的努力可以促進這些工作的進展:

a. 培訓社會援助、公共衛生、醫藥、教育和職業技能恢復等一般方面的工作人員;
b. 加強當地生產身心障礙者所需器材和設備的能力;
c. 在國家和一級社區設立社會服務、社會保障制度、合作社和互助方案;
d. 為身心障礙者提供職業指導和工作準備方面的服務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

81. 由於經濟發展導致人口的數量和分布、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為解決人類各種問題的必要服務通常改進和發展得都不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這種不平衡,增加了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的困難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