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家的地方

文/小面族

「我們夢想有個地方,那裡有大自然的美好,鳥語、花香、乾淨的空氣、芬芳的草地。在那裡,建立一個『家』,和一群不被社會接納、沒有地方去的精神病人。我們就像家人一般,互相照顧。在那裡我們種植有機栽培自食其力,精神病人不再只是社會資源的消耗者,而是一個資源供給者,這個地方我們稱它為『桃源二村』。」

2005年11月12日成立的「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秘書長王芯婷娓娓道出「桃源二村」名稱的緣起。她解釋,「桃源二村」一名是挪用行為學派大師史金納(Skinner)一本中譯書名,內容描述一個用行為主義建構的完美世界。當然,協會不是用史金納的行為主義的方法,而是尊重與接納彼此差異,以平等互助、夥伴關係,共同創造一個合適大家的生活與勞動空間。

至於又為何取名「風信子」呢?原來,他們在成立協會時,曾經想到「風子」、「快樂家園」、「向日葵」等名稱,「風子」實在太直接了,最後經由與夥伴們一起開會投票表決,使用「風信子」這個名字。風信子有象徵生命力的意涵,取這個花語衍生出新的意義:如果社會大眾相信這些精神障礙的朋友跟所有人一樣,也有屬於自己的生命力,那麼他們就有如風信子一般,可以讓大家看到他們也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開展不一樣的人生;但如果「不信」(拿掉「信」字)的話,那他們就只是別人眼中的「風(瘋)子」,雖然他們的人生也會開出美麗的花朵,但是沒有人會注意。看起來,草創「桃源二村」的這群人,包含精神障礙朋友,的確是挺另類的。

「台灣風信子協會」的前身為2003年成立的「桃源二村行動小組」,由一群有志於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的朋友發起,計畫找尋一塊合適的土地帶領精障朋友務農,希望可以協助精障朋友有一個合適的工作與生活空間,進行約一年的行動計畫討論並尋覓合適的土地,並於2004年初得到新竹縣的「天主教華光智能發展中心」的慷慨協助,提供新竹縣新埔鎮山上的土地,同年6月行動小組成員開始帶領精障朋友,在6甲大的農場上一起從事有機栽種的工作,他們實際行動的第一個場域便是「桃源二村有機農場」。

在農場裡,精神障礙朋友被稱為夥伴。夥伴所創造的是一種「共同」建構的空間,從細微的生活瑣事,大至農場工作、甚至在未來決定農場的經營方向,皆以共同討論的方式來決定。鋤地、灑種、植苗、施肥、澆水、採菜、摘菜,辛苦工作;吃飯、泡茶、唱歌、聊天、下棋、打牌、郊遊,愉快休息。這便是夥伴們在農場一天的生活。農場目前無法提供住宿,因此夥伴們全由專車接送,初期每週工作3天,目前則是5天。夥伴們熟悉務農事務後,漸漸對農場工作的興趣與認同感。共同參與會議,加入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從被動的眷養者轉換成主動的生產者。

目前農場有6位夥伴、1位工作人員,6個夥伴中已有2位小組長,前後總共來過8位夥伴。為了讓夥伴們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協會進而在2005年12月,於楊梅鎮上開設「桃源二村麵包坊」,總共來過3位夥伴,目前有2位夥伴,都是店員。可惜開張才半年的麵包坊因不堪賠累,將於2006年6月起歇業,下半年將繼續評估,只要找到資源,便會再次開張。

2006年,該會的年度計畫包括:農場及麵店坊業務的持續推動、家屬服務與教育活動、推動精神障礙者相關議題的研究發展計畫、與其他相關團體的合作與連結、高中大專院校及社會團體的宣導教育活動、農事體驗活動等等。

在執行上,該會與庇護工場最大的差別是,他們由康復者共同管理,社工則是協調者。這樣的對等服務觀念,國外推動有年,台灣卻剛起步。然而,這條路可不好走,該會每個月的開銷25萬元,收入卻僅有10萬元。協會的理事長劉小許和與秘書長王芯婷,兩人是東吳大學社工系的同學,目前分別就讀於輔大心理系、台大社會工作系碩士班。現年32歲的她們,為了幫助精神障礙患者,雖然已經背負了100萬元的債務,仍然賣力解決該會的財務困境。對於財源的開闢,他們將尋求政府方案的資源以及企業的募款,還有就是一些熱心人士的小額捐款。

精神障礙者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善待以及協助。有社會大眾的幫忙,精障者便可以與大家一般——同樣擁有美好生活的機會。

本期(75期)DIN電子報感謝「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的熱情協助。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