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穎/身上埋有地雷的女孩

文/吳瑞璧

吳媽媽翻開相簿指著她病發前的照片說:「妳看看!我們佳穎十年前的樣子。」話語中有著無限憐惜。照片中一個身材玲瓏、長髮及肩的活力女孩,嫩圓的臉龐上洋溢著燦爛甜美的笑容,這是24歲少女吳佳穎。

「啊!好個清秀佳人!」我心裡暗驚。相識也有六、七年了吧!雖然互動不繁,但一年見面總有兩、三回,印象中的她一直是嶙峋的身軀,消瘦的容顏,脖子上套著一圈護頸,單手拄著杖,走起路來僵直宛如生鏽的機器人。「我以前可是個漂亮女生喔!但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等這學期領到獎學金,想去買一台數位相機,玩玩自拍應該滿有趣的吧?我在想啦!」坐一旁的她言笑之間透露出俏皮與自信。

長髮飄逸下的無奈

上天在佳穎身體各處(包括皮下與體內)埋了數量、爆炸威力、置放點都不可測的「地雷」,不小心碰觸其中一個,便讓她痛不欲生。

那「地雷」即「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它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的基因突變,引發神經纖維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腫瘤,由於人的神經遍布全身,腫瘤也如同戰地上「地雷」般無所不在。它們多為良性瘤,置之不理也可相安無事,但有些瘤會影響外貌或產生骨骼病變,如果生成位置壓迫到神經,更會引發疼痛、麻痹,嚴重者會導致身體殘障。一般可以藉由外科手術或運用放射治療消除,不過所謂「多發性」,即無論如何清除仍會一再復發。

「別看我從小長髮飄逸,很浪漫,其實是不得已……」她表情肅然回首從前。小學時,因為身上出現神經纖維瘤前兆症候——咖啡牛奶斑(外觀看似可怕,卻不會傳染他人),常遭受同學們的嘲笑與排斥,後來脖子後面長出了黑色的瘤,她只好蓄留長髮,升五年級那年暑假第一次開刀將它移除。上國中時又發現後腦長了一顆,再次接受切除手術。兩次摘除的瘤對身體健康都沒什麼妨害,只因有礙觀瞻而動刀,以為從此就沒事了,不料可怕的事還在後面。

考上德育護專夜間部後,依然長髮披肩的佳穎,白天在愛國東路的郵局打工,傍晚下班後匆匆趕往基隆上課,經常出現頭頸隱隱作痛的症狀,醫生告訴她是生活忙碌,肌肉緊張所致,服用肌肉鬆馳劑與止痛藥後病情有所減輕,她也沒有太理會它。如今事後檢討:如果不是醫生的大意誤判和自己的粗心疏忽,病情可能不會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吧?

要讓世界遺忘自己

專三畢業前的寒假,佳穎與同學到美國旅行,第三天早上去玩雪,因為不曾見過遍地皚皚白雪的景象,大伙兒都玩得很瘋,中午時分只覺兩手陣陣酥麻,佳穎心想大概是凍著了吧?下午雙腳也不聽使喚,到了晚上更是整個人癱在床上動彈不得,翻身、起床都須他人扶持。雖然感覺越來越不對勁,但人在異國語言不通,又不願掃大家的遊興,未即時就醫,之後數天的行程是在同學們的協助下硬撐完成。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坐輪椅上被人推著遊迪士尼樂園,玩任何一項遊樂設施都不須排隊,為此同學們爭相要來推她,讓佳穎見識到先進國家對殘障者的體貼與尊重,只是當時尚未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殘障者了。

愉快的美國之旅結束,她的青春也跟著畫上休止符。頭部腫脹、頸脖變形、脊椎側灣,四肢麻痺僵直,右腳甚至失去疼痛冷暖的知覺,到榮總檢查才知道又是神經纖維瘤作怪,這次長在第一、二節頸椎之間,壓迫到頸椎神經導致全身癱瘓。由於生成的部位極為棘手危險,醫生不敢以手術方式摘除,改採放射治療。那一頭烏亮飄逸的長髮因接受鈷六十放射治療幾乎脫落歹盡,原本嬌小的身軀,也因體重迅速下降十幾公斤,變得形容枯槁。

由健全人變成殘障者,她說:「對我來說彷彿做夢一樣,就像突然回歸到孩童狀態,吃飯、洗澡、上廁所等瑣事都得依賴媽媽,真希望惡夢快快醒來。」佳穎一開始以為自己很快就會康復,然而這一切都不是夢。由醫生口中得知病情的嚴重性後,正值花樣年華的她哪裡受得住,數度想由榮總七樓病房一躍而下,所幸媽媽的一句「妳跳,我就跟妳一起跳。」讓她作罷。

因為行動不便,又要接受痛苦的放射療程,無法到學校上課,醫生建議佳穎休學專心養病、作復健。但她不願放棄只剩半年的學業,於是在校方的通融,老師、同學們的協助下,採在家自習,到校考試(由她口述答題,媽媽代筆)的方式,順利從德育護專食品營養科畢業。但畢業並沒有帶給佳穎多大的喜悅,她在心的四周築起高高的圍牆,幽幽的躲在裡面,拒絕春陽的暖意,阻隔秋風的柔情。佳穎說:「因為無法面對殘障的事實,每天除了上醫院外,就把自己關在家裡,以為這樣可以讓世界忘了自己。」

期間爸爸罹患癌症過世,讓吳家籠罩在更深沉的悲傷之中,幸好,堅毅的吳媽媽強忍著喪夫之慟,既要照顧高齡的婆婆、尚未獨立的兒子,還要鼓舞佳穎走出自我禁錮的心牢。當我還被母親捧在手心上疼時,長我三歲的吳媽媽卻必須獨力撐起一個家,人言「為母則強」在她身上完全顯現,吳蔡美麗女士於2002年榮獲身心障礙者尊親「大愛獎」,可謂實至名歸。

從「人助」、「自助」到「助人」

吳媽媽陪著佳穎尋求醫療、積極作復健,經過鈷六十的療程頸椎間的瘤萎縮變小了,她能夠藉著四爪助行器緩步行走,雙手慢慢恢復了功能,心緒也逐漸平和,兩年之後,終於在媽媽鼓勵下願意走出家門。

佳穎參加廣青文教基金會開辦的「身障者廣播職訓班」,「為了鼓勵我,媽媽每星期一到五天天朝九晚五,全天陪我在廣播班受訓,半年後結訓,我獲得全勤獎,媽媽當然也是。」佳穎說出對母親一路陪伴的感謝。除了習得廣播技巧之外,認識劉銘、李燕老師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他們兩位中、重度身障廣播名人的開朗進取、熱衷公益,徹底扭轉了她以往對殘障者的刻板印象,原來身障者可以不是需要「人助」的依賴者,換個方式還是有能力「助人」,只要肯走出灰暗,生命依然閃亮。漸漸地佳穎不再執著於「失去的」,她要珍惜「擁有的」口可說、眼能見、心可感……以及家人濃濃的愛,她不再逃避成殘的事實,開始「悅納」自己。

廣播班結業後,她主持過兩個地區性電台節目,還擔任廣青文教基金會的行政助理,並加入「聽你說專線」志工行列。廣青「聽你說」是一個傾聽身心障礙者心聲的服務專線,佳穎在此接聽太多痛苦與無奈的電話,發現有些個案問題不是「傾聽、同理心、陪伴」簡單的理論所能解決,促使她奮發苦讀考進實踐大學社工系在職專班,希望學得更多專精的知識與諮商的技巧,成為一名專業的社會工作者,能夠幫助其他殘障者們走出心理的幽谷。目前她每天由一位同學陪同搭乘復康巴士上、下學,在學校和同學們悉心配合照顧下,佳穎「大學之路」走得非常順利。

訪談結束之前,佳穎不經意透露上天又在她喉嚨裡置放了三顆小「地雷」,我緊張地問她:「能不能切除?」答案是否定的。再問:「如果它們長大了,妳怎麼吃飯、呼吸?」,她一派輕鬆地說:「不要想那麼遠嘛!總有辦法解決的,我一直在『盡人事』吃中藥控制它,目前效果還不錯;萬一有一天真要面臨生死課題,也只好『聽天命』囉。」初識時那個易傷易感的小女孩,如今長大了,蛻變作成熟的女子。

(作者為腦性麻痺患者,榮獲2005年台北文學年金獎。本文取材自《擁抱幸福的貓頭鷹》一書第146~152頁,感謝「健行出版」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