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文/曾國榮

過完第一次的生日,正好台北就進入了一段長時間又溼又冷的氣候。對於像妳這樣呼吸系統很敏感的孩子來說,每一年的這個階段都免不了要感冒住院。

除夕夜,我們回到爺爺奶奶家一起吃飯,卻發現妳的呼吸喘了起來,痰也變多了。我們才剛吃完晚餐,妳的手腳就變得冰冷了起來,這表示妳的血液循環也更差了,果然,妳的心跳速度有點加快,身體開始代償起有些下降的血氧濃度。

因為妳已經好一陣子不需要供應氧氣,看樣子,本來帶著的攜帶式氧氣瓶一定不夠用,我們只好趕快開車去路上找氣體行,要租瓶大一點的氧氣瓶。

大過年的哪裡找氣體行?我們翻著電信局發送的黃頁電話簿,除了墊便當之外,這電話簿還是第一次我們真的用上。從地址上尋找近一點的店家,也打了幾通電話去問,卻發現大部分都沒有營業。好不容易,最後我們找到一間,接通講好了之後就開車按著地址去找。我們緊張地在路上尋尋覓覓,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但是除夕夜的街上卻是那麼的冷清,更令人感觸良多,平安、團聚,是多麼不容易且值得珍惜。

終於找到氣體行的時候,老闆家還在吃年夜飯,但是仍然好心的幫我們把氧氣瓶搬上車。回家幫妳接上氧氣之後雖然稍微鬆了一口氣,但是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我們還是把妳送到台大醫院急診。一進急診室,「是曾晴!」醫生呼叫其他人過來幫忙,已經大致知道妳這罕見疾病的孩子接下來要怎麼發展了。想當然,妳馬上要送進加護病房。

一次次的住院經驗累積下來,我們已經對於急診住院的流程比較瞭解。醫護人員會問什麼、應該提供哪些資訊給他們、要帶哪些東西到醫院,我們大都可以事先準備。當人可以比較熟悉自己接下來要面對的困難時,未知的恐懼與壓力就會減少。

當然,沒有一次我們能說自己是已經完全準備好,或者完全沒有恐懼擔心的。這種感覺最強烈的時間,是出現在把妳從急診間換上活動病床,然後跟著醫生護士一起推往加護病房的過程中。

推病床的過程中,我們一邊盯著妳的表情還有監視器瞧,一邊還要注意別讓病床撞到了旁邊。妳的監視器不時嗶嗶地叫著,伴隨著病床輪軸滾動碰撞的聲音,還有幾雙鞋底快速在地上走動摩擦的尖銳聲、護士請人借過的呼喊聲,讓我們的心跳也不自覺地隨著移動中的場景而加快了起來。

然而這樣的感覺卻總是在妳被送進加護病房,厚重的電動門合上之後,因為家屬依規定不能再跟上,而硬生生地停下來。

文未完,完整閱讀請至《親子天下》網站。

(作者為曾晴父親。本文轉載自《曾晴教我的八堂課》一書第104~107頁,感謝「天下雜誌」慨允轉載。至親子天下網路書店馬上省50元,快來領50元購書禮金。)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