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發展家庭與親密關係

文/簡意玲

如果父母有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患者成為父母之後,通常是很有責任心的家長。由於不擅長表達正面情感,也較難依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有時會讓孩子覺得較為疏離,沒有溫暖。

他們很努力工作,讓家人溫飽,也許工作時間太長而不自覺。有些人不知如何與年幼的孩子玩耍,顯得彆扭而緊張,較難對孩子表達關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比較期待母親的柔軟與愛心,特別是青春期階段的孩子,開始有很多情緒,當發現媽媽不了解自己,甚至無法溝通時,可能會衍生其他問題。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成長過程可能會特別辛苦。

家有亞斯伯格父母,學習了解與原諒,是這些孩子一輩子的功課。

 

當配偶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亞斯伯格症患者具有一些適合做為終身伴侶的正向特質。在外型上,許多亞斯伯格症患者五官端正,初次見面給人的印象是有禮、和善、很專一,木訥而且帶有一點點的不成熟特質。

高智商的亞斯伯格症患者若擁有一份令人稱羨的職業,在婚姻條件上是相當吸引人的。他們專注於工作、不愛玩的特質,給人安心的感覺;他們少有二心,甚至對伴侶百依百順。在家庭關係中,這樣的真摯和忠誠是一股穩定的力量。

但是,他們容易固著在某些事物、不習慣表達情緒、少有主動關心、態度過於認真嚴肅、缺乏情趣,以及對某些觀點的過度執著、講理而不談情,則會讓許多配偶感到無奈,遺憾在情感上沒有滿足。結婚久了,感覺卻仍像是單身,有了孩子的,總覺得自己像是單親媽媽。

其實,對亞斯伯格症患者所執著的事物,配偶也可以換個角度去欣賞,不妨常常鼓勵自己「還好他的癖好不是到處嘗鮮」,也可以訓練他說一些甜蜜的好話,運用智慧來引導配偶成為一個良人。例如他們強調公平性,認為合理的事情,就會執行到底,如果夫妻倆能夠將家務作適度的分配,由他們負責洗碗、晾衣服、拖地等,對公平的執著就會轉變成最好的家事幫手。

 

親密關係的經營

親密關係中,愛意的表達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一位美麗的妻子帶著工程師先生來求診,他們彼此相愛,但是結婚多年,相處上總有一些困難,婚姻關係面臨危機。

太太敘述了先生如同機器人一般的例行程序,下班回家永遠只說同一句話,不多不少,也從不主動聊天,太太努力引發話題,他會接應「嗯」,不知道還需要說什麼。在親密互動中,先生每一次撫摸太太的頭都是同一個位置、同一種力道、同樣的時間長短,一切都可以預期,久了之後,太太實在感覺不到任何情意,開始焦躁起來。

後來他們尋求夫妻治療,治療師建議個案,想像把頭皮分成八份,上下各四份,記得每一次輕輕撫拍不同區塊,力道與時間長短也要變化。這位治療師的建議,真是非常高明。

在夫妻親密關係中,很多肢體或表情的訊息沒有語言資訊可以參考,患者會因為無法體會對方的感受而感到手足無措,甚至過於在意對方的感覺而焦慮異常,例如一聽到對方嘆氣,便陷入挫折負面的情緒中。無法放鬆的結果,常讓對方或自己難以從親密關係中獲得滿足。

不過,每個人需要的建議不盡相同。舉例來說,有些患者看到對方的眼神會覺得緊張,但也許關了燈就沒有問題。怎麼做才好,需要夫妻兩方的智慧。伴侶如果能化身為教練,具體而微的拆解動作,將語言和感受轉化為肢體暗號,像投手和捕手一樣,建立彼此的默契,將可幫助彼此享受親密的過程。

亞斯伯格症患者雖然不擅長體育,但是一旦決定要練好某種技能,他們的記憶力與持之以恆的耐力絕對勝過一般人。

 

幫助亞斯伯格症患者處理姻親關係

人際關係有許多層次,有伴侶關係、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職場關係等,各種關係雖互相牽連,但也親疏有別,要同時維繫各個人際圈並不容易。不同的關係深淺在不同情境中,各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一般人可以輕易分辦出每個圈子的界線在哪裡。有些話只能告訴家人,有些話跟朋友說最好修飾一下。

但對亞斯伯格症患者來說,每個圈子的關係看起來都一樣,他們只會用同一套做法來應付所有的人際圈子。這也是為何他們容易令人感到唐突的原因,在治療上,醫師必須與之討論如何因應不同親疏遠近的人際圈。

姻親關係諸如岳家、妯娌、連襟等等,其實是最具難度的關係。這些法律上的家人,成長經驗與價值觀迥異,沒有自己的血親親密,但對外還是被視為家族聯盟。在大家族中,難免競爭比較,常有面子問題,也牽涉到許多權利與義務的分配,親疏關係時遠時近,常常是最難拿捏的人際圈。

現今社會中這層關係比較淡,家族活動通常集中在年節;但此時高密度的相處與互動,對患者而言,不啻是一大挑戰,也是壓力的來源。此時,不妨酌情參與,同時保持「適量」的社會接觸、慣有的獨處時間,以及足以安心的習慣。這樣既有助於壓力調適,也能促進自我成長。

 

交往時要告知嗎?

常有未婚的成人患者詢問:「交往時,該不該告訴對方自己有亞斯伯格症呢?」

亞斯伯格症患者遇到問題時較少主動討論、尋求協助,會不自覺退縮到自己的世界,讓人難以察覺到他的情緒反應。主動告知的好處是讓對方了解這些特質,可以適時調整作法。但是,如果對方對此疾病有所誤解,或是對方的父母不能接受,很可能一說出來便關係告吹。因此,說或不說,還真是一個難題。

我的看法是,倒不必一見面就先告知自己的診斷,可以先讓對方認識真正的你。在交往過程中,當彼此熟識到一定的程度,希望朝向更親密的方向發展時,便最好坦誠溝通,耐心幫助對方了解並接受。若不讓對方知道亞斯伯格症的特質,長久生活下來,很容易累積挫折及怨恨,因為誤解而雙方齟齬不斷。

 

結婚,為何這麼難?

曾有三、四十歲的門診患者表示,希望這個世界是沒有婚姻制度的,也沒有所謂的男女差異。

他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亞斯伯格症患者普遍有交友的困難,到了成年階段,自然也渴望結交異性知己,懷抱對婚姻的憧憬。然而,建立關係對他們來說是很艱難的任務,對方的一句話、一個表情,所傳達的情意,可能是他們難以掌握的。例如有些男性患者,只能從字面上去了解女生說話的內容,以為對方無理取鬧,聽不出女生在撒嬌,這樣「呆頭鵝」的反應通常會讓女生覺得無趣。

現在網際網路發達,社交網站盛行,現代人透過線上聊天的方式交友,有時比傳統交友模式更容易結交到知心好友。許多適婚年齡的亞斯伯格患者透過網路來認識異性,但結局可能不十分樂觀。雙方約出來見面之後,對方看到他們拙於社交的表現,可能在第一次見面後就不想再聯絡,如此一來,更加重患者對交友的挫折感。

也因為社交障礙所帶來的結果總令人氣餒,有些患者會分享「我孤獨,卻不寂寞」的感觸——孤獨,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安全的享受。

人類社會的複雜程度總讓他們無法預期,也難以應付。甚至,有位患者的最大夢想是建立一套人工智慧系統,只需要輸入對方的表情、動作和說話內容,便可由電腦自動判讀對方的真意何在,是在影射什麼?還是話中有話?⋯⋯他們真的非常希望科技可以協助自己弄懂最難理解的人際溝通世界。

 

如何處理性需求?

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性需求不會比一般人高,甚至有少部分個案的性生理慾望較一般人低。

面對性的需求,不容易交到男女朋友的亞斯伯格症患者,該如何解決較好呢?

多數沒有伴侶的患者,有生理需求時就自己解決。有些中重度自閉症患者,無法分辨場合,可能在不恰當的情境處理性需求。曾經有一位患者在搭乘高鐵時,跑到空的車廂,在座位上自慰,服務員撞見後驚嚇不已,立刻報警處理。

事實上,在這過程中,個案自己也十分害怕。碰到這樣的個案,我通常會很認真的跟他們討論關於處理性需求的適當場所,提醒他們應該在自己的房間、關閉房門、在合適的時間處理,結束後也應該收拾乾淨。

男性的性生理需求有時會帶來焦慮。尤其患者在進入青春期後,若開始產生與性相關的疑問或行為,例如著迷於情色影片、圖片、文字時,家長應主動與之討論,幫助個案建立正確觀念,了解性需求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需要適當處理,毋須羞恥。另外,也要教導他們與異性相處之道,強調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患者會以自慰的方式處理焦慮或失眠,透過快感與釋放來讓自己放鬆。若次數過於頻繁,或者每天所花的時間過長,建議可藉由適度運動與轉移注意力,協助放鬆。

曾經有幾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性患者告訴我,每天睡前都必須這麼做,讓自己累倒、釋放壓力,不然無法成眠。他們為此感到十分困擾,就像是一種強迫症狀,因此希望我能開立藥物幫助降低性慾。

我通常建議先建立運動習慣,學習放鬆技巧,紓發焦慮,培養其他興趣嗜好來轉移。倘若效果不彰,才考慮開立抗焦慮藥作症狀治療,或是可能有減低性慾效果的抗憂鬱藥物。

(作者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本文摘錄自《依然真摯與忠誠–談成人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一書第168~177頁,感謝「心靈工坊文化」 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