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永興
陳五福,1918年出生於宜蘭縣羅東鎮,父親是位注重子女教育又開明的嚴父,在那個凡事聽天由命的社會中,陳五福的父親選擇信仰很多人認為背宗忘祖的洋教—基督教。信仰基督代表父親對西洋文明的肯定與開明的人生取向,父親對弱者的悲憫與關心、耿直的正義感,大大地影響陳五福日後待人處世的原則。
陳五福從宜蘭公學校畢業後,去投考基隆中學。基隆中學畢業後,陳五福進入台北高等學校。在校的期間,陳五福遇到一位終生難忘的教師—石本岩根,由於這位德文老師的引導,他涉獵了不少歐美作家的名著,給了他更寬廣的人生視野。1940年,22歲的陳五福進入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醫學院,接受日式的醫學教育。醫學院的課程後,他選擇眼科,除了因自己對眼科有興趣外,陳五福認為,眼睛雖只在人的軀體、健康佔一小部分,兩顆眼球不過15克重,卻關係重大,幾乎僅次於生命。
眼科的日籍教授告訴他要在平時訓練雙手並用的技巧,手術時不能隨意改變姿勢和方向,需要雙手靈活的運用。日後他在從事眼科工作時,便嚴格要求自己的生活作息,如經常使用左手,保持手指不受傷害、不喝酒、不抽菸、不熬夜以避免引起手的顫抖,更重要的是保持內心的平衡和安寧。1946年5月,他回到羅東創設五福眼科。五福眼科的患者包括各種行業、形形色色的人。他發覺社會上的各種不平等,面對束手無策、無法救治的貧苦病患,心情也隨之黯然。行醫第十年,他曾連續遇到兩位視力不好的年輕人,在告訴他們即將永久失明時,他們彷彿是犯人被宣判死刑一般,黯然神傷、木然呆坐著。他心裡想 :「是否能為他們做點甚麼?」
陳五福曾在看到一篇報導非洲蘭巴倫史懷哲醫院的文章,深受感動,於是他乃著手籌劃「盲人習藝所」。1959年12月,他寫了一封信給非洲蘭巴倫史懷哲醫師,史懷哲在忙碌的工作中親筆回信,對他籌建推動的「盲人習藝所」給予真誠的關切與祝福。他將習藝所的構想告訴他心愛的妻子—陳連年女士,給他極大的支持,1959年 11月,設在羅東北成街的慕光盲人習藝所舉行開學典禮。為了讓先天失明或日久延醫失效,無法恢復視力的青年,能獲得獨立謀生的技能。1974年為重視盲生身心重建的訓練工作,復定名為「慕光盲人重建中心」。1978年11月,原有規模不敷應用,遂遷到冬山鄉冬山路的新址。如今慕光成立已60年,在慕光完成學業的學生,他們散佈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憑藉著在這裡學得的技藝、拾回的尊嚴、重建的信心,展開人生另一段旅程的征途。
1989年,陳五福醫師退休。那時他在醫療、社會服務、盲人教育方面的貢獻,已榮獲台美基金會社會服務獎、吳尊賢愛心獎、吳三連醫學獎等殊榮,每一次的獎金當然全部捐給獨資首創的「慕光盲人重建中心」,那年他72歲,卻驚聞罹患了肝癌,這位虔誠的基督徒,面對宣布死亡的絕症,他說:「上天安排人出生,也安排人死亡,他要人甚麼時候得病,也一定有道理,想到並不是自己的錯,內心也就輕鬆了。」1997年7月中旬,他最後一次住院,9月2日李總統頒紫色景星勳章給陳五福醫師,這是他生平最後一次的大獎。11月8日他走完豐沛、有意義的80年人生旅程。臨終他頻頻交代家人,要繼續他一生照顧視障同胞的心願。
(本文摘錄自《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一書第292~294頁,感謝「玉山社」慨允轉載。)
Tags: 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