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Joshua Earle on Unsplash
文/邱昱程
剛拿起筆,心情就變得五味雜陳,無法形容,腦袋迸出了好多的事情,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每一幕都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回想起剛發現的那一年,我才小學四年級,剛拿起水杯,就突然發作,杯子直接掉落到地板,玻璃碎了一地,之後只要喝水就會發作。那時家裡處於緊張狀態,爸爸愛賭博常常不在家,於是全家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老媽一肩扛起,起初老媽並沒有發現我的不對勁,直到我打破了第15、16個杯子,她才發覺,隨後馬上帶我去醫院做檢查,一開始的幾間醫院都檢查不出原因,一直說沒問題,直到在高雄的長庚醫院才檢查出是癲癇,雖然檢查出結果是件好事,但卻帶給我家人無法形容的難過與震撼,因為癲癇藥需要長期吃藥治療,而且會帶來許多身體上的不方便和傷害,那時的我還年幼,不明白癲癇是什麼,現在大一點才了解,但有時還真的無法接受身體的不方便與發作所受的折磨。
從小我是個活潑聰明的孩子,教過我的老師都說我是個人才,只要好好培養,前途無可限量,但發病後一切都不一樣了,最辛苦最難過的就是我媽,嘴上說接受、要勇敢面對,但我知道她心裡還是很難過,甚至自責、無法接受,畢竟沒有媽媽能接受自己的小孩得這種病。媽常說為什麼我活潑、聰明、又帥、身材又好,老天怎麼讓我得這種病?又說如果我是壞小孩就認了,可是我不是。發作時的那種痛苦與難受,非一般人所能體會,像是常打翻飯菜、摔車、跌倒、被熱湯燙到、運動時發作,等等,都是常有的事,加上童年時發作被排斥、不受歡迎,還有只要有鐵馬、機車的活動,我都不能參與,可以說是沒什麼童年可言,還好我有一個對我很好的哥哥,了解我的痛處,在他有空的時候就會帶我去吃我愛吃的、看電影、陪我打我最愛的撞球,讓我有動力走過這許許多多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不然我可能會發瘋。
當然最辛苦的是我的媽媽,一開始為了保護我,一直沒有讓我看健保門診,從一開始的一個月一千到最後承受不了的一個月五千,因為五千也無法有效的穩定病情,加上這個費用對單親家庭來說,是一筆大開銷,最後在醫生的介紹下,找到了蔡醫師,接受了蔡醫師的治療,使我的病情穩定了許多,真的非常感謝蔡醫師,謝謝他十多年來的照顧與治療,我知道我不是個好的患者,且我的狀況有太多的變化,但蔡醫師對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真的是非常謝謝他。
我或許沒資格說什麼,但我還是想要跟許多正在跟癲癇對抗的病友說,不要放棄治療,也不要覺得自己有殘缺,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是不了解才會排斥或害怕你,自己活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生活總是要過,懂得去找能讓自己快樂放鬆的事,像我一天14顆藥,摔過無數次,我還是一樣快樂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加油且快樂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台南市癲癇之友協會109年4月季刊,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Tags: 247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