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馬場

文/藍爸爸

朋友問我,是什麼力量讓我們每週一次的馬場之旅能全年無休?

第一次來到中壢希望馬場(目前已改名為「台灣馬術治療中心」),我們就決定留下來了。從第一期到第六期,每週一次的馬場之旅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固定的一部分。

主安小時候曾在別的馬場騎過一段時間,熱心的柯老師憑她一個人的力量,吃力的維持一個馬術治療班,讓幾個幸運的小朋友,能開心的一週上一次課。但是資源的不足,加上家長帶著行動不方便的小朋友,也沒有辦法提供柯老師需要的人力支援,而無法長期經營下去。對於柯老師的愛心付出,個人一直非常的佩服。

馬術治療是相當專業的領域,需要許多相關條件的配合才能成功。這一年多來,我們看著吳媽媽(德籍林嫵恬教練)、張教練及許多無名英雄不斷的付出,不斷的吸收引進國外的專業知識,目前已粗具規模。加上心路基金會支援的醫療團隊,讓希望馬場的專業程度能更上一層樓。相信每一個來到馬場的家長和小朋友,都能感受到老師及工作人員的專業及那一份無私的愛心。

值得一提的是吳媽媽最近才通過北美身心障礙者馬術協會的考試,取得馬術治療教練資格,相信這是國內第一人。在此特別恭喜她。

這一年多來,我們看得到每一個小朋友的進步,個性也更開朗許多。每週一次的聚會,讓每一個家庭都成了好朋友,相約共同出遊,交換最新醫療資訊及小朋友的醫療歷程,讓我們成為一個彼此關心的小團體。

每一期的結束,除了小型的聚餐,幾次期末公演的安排,更是讓小朋友有一個學習的目標,不讓長期的課程失去樂趣。尤其是2005年暑假的馬術戲劇「國王嫁女兒」,整個排演及演出的過程,讓我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宗霖排演時差點中暑,千茹拉著我的手,興奮的告訴我,爸爸答應她晚上留在中心過夜。到餐廳吃飯時,佳音一個人背著自己的、千茹的以及筱智三個人的包包。綠士兵世閔和黃士兵時戊複頌著宗霖國王的命令「國王有令,所有的小朋友要把飯吃光光」。這一點一滴到今天還常在我腦中浮現,相信它們也會深深的留在這些小朋有心中。

(作者為學生家長。本文由「台灣馬術治療中心」提供,感謝該中心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